關於銀行管理的相關論文錦集

  知道銀行管理的論文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整合關於銀行管理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希望你喜歡哦。

  商業銀行管理會計問題研究

  管理會計產生於20世紀上半葉,以泰羅的科學管理學說為基礎形成、發展起來的標準成本系統,是管理會計的雛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企業經營管理中對決策、控制和考核的需要,加之計算技術的發展,管理會計的理論與方法逐步完善,管理會計在經營管理中的應用日益受到重視。近些年我國一些商業銀行開始重視管理會計的應用問題,提出了一些發展戰略。下面談談我對管理會計在商業銀行應用中若干問題的思考。

  一、管理會計的核心是責任制,主線是預算管理

  我國已在20世紀80年代全面引進西方管理會計的理論與方法。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管理會計是一項系統性極強的管理機制,其應用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不可以隨意拆解。若將其中某一單項技術拆分應用不可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或者結果是花大錢辦小事,得不償失。

  管理會計不是一門純粹的管理技術,而是一種管理機制,這種管理機制就是目標管理責任制。它以責任制為核心,以預算、控制、考核為主線,以核算為基礎,構成管理會計的全部內容。

  ***一***管理會計的事前管理是以預算編制為重心。管理講究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後管理,管理會計的理論與方法也是從這三方面著手的。事前管理內容包括預測、決策和預算三部分,但管理會計是以預算為重心。在企業管理中,一切預測活動是為決策分析服務的,決策分析的結果就是確定下一步行動目標。為了保證決策確定的目標得以實現,必須通過編制總預算將確定的目標具體化,並通過量化形式將經營目標落實於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面,形成總預算統馭下的分級預算、分部門預算、分產品預算、分客戶預算、分貨幣預算等,為經營管理的過程控制提供標準,為經營管理的事後評價和考核提供依據。

  ***二***管理會計的事中管理是以預算執行中的差異分析與控制為重點。管理會計事中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對預算執行情況在年度內進行監控,以期企業的經營運轉按照預算量化的目標推進。分級預算、分部門預算、分產品預算、分客戶預算、分貨幣預算確定後,必須按照管理的頻率將各類預算進一步分解為月度預算或旬度預算,配之以分級核算、分部門核算、分產品核算、分客戶核算、分貨幣核算,按月或按旬反映實際經營管理結果。

  分級預算、分部門預算、分產品預算、分客戶預算、分貨幣預算一般情況下是按月監控的,預算數與實際核算出來的結果之間會有差異,而差異又有有益差異與有害差異之分。對差異進行分析,確定是有益差異還是有害差異,進而制定調控措施,干預和調控有害差異向有益差異轉化,保證企業的經營朝著預算確定的方向執行,這就是管理會計事中管理的基本內涵。

  ***三***管理會計的事後管理是以業績考核為要點。管理會計事後管理的內容就是對企業一年來執行預算的結果進行分析與評價,分析完成或未完成預算目標的主客觀原因,評價業績,確定考核的獎懲方案,並與薪酬掛鉤。

  ***四***管理會計是以責任制為核心。無論是分級預算管理、分部門預算管理,還是分客戶預算管理、分產品預算管理,其核心都是責任的落實與管理。分級預算管理的責任人是各級機構的主要負責人,分部門預算管理的責任人是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分客戶預算管理的責任人是客戶經理***個人、組、處***,分產品預算管理的責任人是每種產品的經營管理者***小組、處室、部門***等等。管理會計以責任管理為核心,通過責任主體的落實,確定每一責任體的預算管理目標,並通過對責任體預算執行情況的如實核算,實施預算控制,最後對責任體的業績進行以責任目標完成情況為基礎的考核。

  綜上可見,預算是企業未來發展的目標,是企業控制管理的標準,是企業評價與考核業績好壞的尺度。以預算管理為主線、以責任管理為核心的管理會計,是企業管理流程再造的一項系統工程,是一項管理機制,而不是一項管理技術。

  二、分級管理、分部門管理、分產品管理、分客戶管理和分貨幣管理

  推行管理會計應以引入一項管理機制為認識上的先導。同樣,推行管理會計下的分級管理、分部門管理、分客戶管理、分貨幣管理,是這一管理機制下的具體應用。無論是分級管理、分部門管理,還是分客戶管理、分貨幣管理,管理的迴圈框架均由確定責任主體、制定預算、核算、差異分析與實時調控、分析評價與考核五部分組成。但是不同類別的管理,其內容是有別的,現簡要探討如下:

  ***一***分級管理。對商業銀行來說,就是按總行、一級分行、二級分行、支行的不同級次進行的、以責任管理為核心、以預算管理為主線的管理。分級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實施按管理級次確定責任主體、按管理級次分解預算並確定每一級次的經營管理目標,按級次進行核算,按級次進行預算控制,按級次進行目標責任考核的管理體制。分級管理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將每一級次機構的經營管理業績與該級次機構負責人的經營管理目標責任考核結合起來,為考核提供客觀的資料基礎。

  ***二***分部門管理。對商業銀行來說,就是在同一級次的機構內部,對各經營和管理的所有部門進行的以責任管理為核心、以預算管理為主線的管理。分部門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實施按部門確定責任主體、按部門分解預算並確定每一部門的經營或管理目標、按部門進行核算、按部門進行預算控制、按部門進行目標責任考核的管理體制。分部門管理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將部門的經營管理業績與該部門負責人的經營管理目標責任考核結合起來,與該部門員工的目標責任考核結合起來,為考核提供客觀的資料基礎。

  ***三***分產品管理。對商業銀行來說,就是對銀行經營管理的金融產品進行的、以責任管理為核心、以預算管理為主線的管理。分產品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實施按營銷每種產品的人群確定責任主體、按責任主體分解預算並確定每一種產品的經營管理目標、按產品進行核算、按產品進行預算控制、按產品進行分析並進行目標責任考核的管理體制。分產品管理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將每一產品的經營管理業績與該產品經營管理負責人的經營管理目標責任考核結合起來,與該產品經營管理相關人員群組的經營管理目標責任考核結合起來,為考核提供客觀的資料基礎,為分析評價每一產品盈利能力提供客觀的資料基礎。多年來,商業銀行一直在進行分產品管理的探索,但尚未有實質性的進展,難點很多,其中許多概念性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例如,如何科學、合理地確定商業銀行“產品”概念,把工商企業的產品概念、產品成本概念、成本核算方法和產品管理方法,如何借鑑到商業銀行等等問題。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將“存款”、“貸款”、“結算”定義為金融產品,這種觀念對不對,需要研究。我個人認為,“存款”、“貸款”、“結算”不具備產品的基本特徵。

  ***四***分客戶管理。對商業銀行來說,就是對銀行的重點客戶進行以責任管理為核心、以預算管理為主線的管理。分客戶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實施按客戶經理確定責任主體,按重點客戶分解預算並確定每一重點客戶的經營管理目標,按重點客戶進行核算,按重點客戶進行預算控制,按重點客戶進行分析並對客戶經理***個人、科組或處室***進行目標責任考核的管理體制。分客戶管理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將對重點客戶的營銷及客戶對銀行貢獻率的大小與該客戶經營管理負責人的經營管理目標責任考核結合起來,與該客戶經營管理相關人員群組的經營管理目標責任考核結合起來,為考核提供客觀的資料基礎,為分析、評價和進一步開發重點客戶提供客觀的資料基礎。

  ***五***分貨幣管理。對商業銀行來說,就是對銀行經營管理的貨幣幣種進行的預算管理工作。分貨幣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實施按銀行經營管理的幣種分解預算並確定每一幣種的經營目標、按幣種進行核算、按幣種進行預算控制、按幣種進行分析並進行經營決策的管理體制。分貨幣管理所要解決的問題,一是分析評價每一經營貨幣的盈利能力,二是為進行由於貨幣之間的不匹配所帶來的缺口損益和缺口風險進行管理和提供資料。

  ***六***分級管理、分部門管理、分客戶管理、分產品管理、分貨幣管理之間的關係。

  一方面,它們是相互關聯的。這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分級管理、分部門管理、分客戶管理、分產品管理、分貨幣管理的起點是預算目標的確定,而分級預算、分部門預算、分客戶預算、分產品預算、分貨幣預算是銀行總預算下按照不同管理要求進行的分預算,是總預算的分解預算。二是分級預算、分部門預算、分客戶預算、分產品預算、分貨幣預算與總預算之間,以及各種預算之間是互動的,任一預算項下的專案金額變動,都會影響總預算和其他分預算金額的變動。三是分級管理、分部門管理、分客戶管理、分產品管理、分貨幣管理之間及其與綜合管理之間是相互影響和相互映襯的,綜合管理是以分級管理、分部門管理、分客戶管理、分產品管理、分貨幣管理為基礎的,而分級管理、分部門管理又與分客戶管理、分產品管理、分貨幣管理為依託,另一方面各種管理的目標是一個,就是完成總預算確定的經營管理目標。

  另一方面,它們又是有差別的管理,側重點不同。前文已經論述,各種管理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確定的分解目標有差別,管理的方法不同,責任確定的主體不同,核算計量的方法也是有差別的。

  三、還應研究分渠道管理問題

  該渠道是指銀行經營產品的營銷渠道***Channels***,又稱分銷渠道。前面我們談的是分部門的管理、分產品的管理、分客戶的管理、分貨幣的管理。但銀行營銷產品、服務客戶都是通過各種營銷渠道完成的,營銷渠道的管理對商業銀行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西方國家的商業銀行設定了專門的部門管理營銷渠道,這一點值得我們借鑑。

  營銷渠道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與客戶進行面對面營銷服務的渠道,叫做有人機構網點;另一類是非面對面營銷服務的渠道,包括ATM機營銷渠道、電話銀行***Call Center***營銷渠道、手機銀行***Wap***營銷渠道、網上銀行營銷渠道等。傳統的銀行營銷渠道是通過單一營銷渠道棗有人機構網點向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的。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競爭的需要,銀行的營銷渠道多樣化,客戶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但是,商業銀行建造每一種營銷渠道是要投入鉅額資金的,而建造每一種營銷渠道的目的是增強銀行整體盈利能力。因此,必須建立並進行以責任為核心、以預算管理為主線的營銷渠道管理。首先要確定每一種營銷渠道的責任主體;其次要建立分渠道的預算管理體系,包括分渠道的預算編制體系、核算體系、控制與分析體系;最後要建立分渠道的評價與考核體系。同理,分渠道管理與綜合管理、分級管理、分部門管理、分客戶管理、分產品管理、分貨幣管理之間是既相互關聯又有管理差別的關係。

  四、會計核算從一維核算發展到多維核算

  按照會計科目進行核算,是人們對會計核算特徵的常規認識,當計算機廣泛應用於會計工作時,一些人對會計科目產生懷疑,進而又對會計核算產生懷疑,認為進入計算機時代,會計科目沒了,會計核算也不存在了。我不同意這種看法。因為,進入計算機時代,會計科目並沒有消失,會計核算依然存在,會計核算已從一維發展到多維,核算功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一***會計科目的實質,就是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分類。會計是對經營活動的觀念總結和過程控制,而觀念的總結和過程的控制是以對經營活動進行科學分類為基礎的。在以手工核算為主的落後時代,會計核算僅採取一種分類標準,即經濟內容。所以說,傳統的會計科目定義是指對企業經營活動按照經濟內容的分類,而對企業經營活動按照其他標準的分類反映,由於核算手段跟不上,則通過統計來完成。但是,會計科目並不僅僅限於按經濟內容標準來分類,隨著核算手段的現代化,可實現按多種標準進行分類。

  ***二***計算機時代,會計科目可以實現多重分類。隨著電算化的應用與完善,核算已跳出一維空間,會計核算的分類標準已不再侷限於按經濟內容分類,它已擴充套件到按部門分類、按產品分類、按客戶分類、按貨幣分類、按區域分類、按行業分類、按期限分類、按風險分類。人們對會計科目的認識也不能停留在按照經濟內容分類的標準上,要與時俱進。同時,會計核算也不再侷限於按照經濟內容分類標準進行的財務會計核算,它已發展到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的事後反映,發展到對企業經營活動按照管理需要設定的各種分類標準進行的事後反映。只要管理需要,我們可以實現同源資料下的按經濟內容分類的財務會計核算、按部門分類的分部門會計核算、按產品分類的分產品會計核算、按客戶分類的分客戶會計核算、按貨幣分類的分貨幣會計核算、按區域分類的分割槽域會計核算、按行業分類的分行業會計核算、按期限分類的分期限會計核算、按風險分類的分風險會計核算,等等。從這一意義上講,將會計劃分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已失去了實踐意義,將會計分類為管理會計與核算會計更具有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在當今高度發達的資訊社會,無論在理論上還是技術條件上,都已實現會計科目從一維分類到多維分類的飛躍、會計核算從一維核算到多維核算的飛躍,這一飛躍值得理論界及時總結,更值得實務界搶抓戰機。

  五、分部門核算、分產品核算、分客戶核算、分貨幣核算的意義僅僅是為推行管理會計提供基礎

  在商業銀行應用管理會計的實務中有一項重要的邏輯關係,即管理會計是一種管理機制,它以責任管理為核心,以預算、控制、考核為主線,以核算為基礎,構成管理會計的全部內容。在這一管理體制的內在邏輯中,核算僅僅是基礎,核算為管理體制服務,在確定了預算模式、控制方式和考核內容後,才能確立核算體系,確保核算體系為管理體制服務。這一邏輯順序不能倒過來,不能在沒有建立分部門、分產品、分客戶、分貨幣預算模式、控制方式、考核和分析體系的情況下,先行建立分部門、分產品、分客戶、分貨幣的核算體系,這樣違反了管理會計的基本規律,這樣做投入大,收益小。

  這裡還需指出,分部門核算、分產品核算、分客戶核算、分貨幣核算不是管理會計,它們是推行管理會計工作中的一個環節,屬於事後核算的範疇,不能把建立與推行分部門核算、分產品核算、分客戶核算、分貨幣核算簡單化為管理會計在銀行的應用。這種觀念上的偏差和處理上的簡單化,不僅理論上是錯誤的,而且實務上是有害的。

  六、內部資金價格在管理會計應用中的重要作用商業銀行在推行管理會計時,會遇到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即內部資金價格問題,也可以稱為內部資金轉移價格問題。內部資金價格有兩個範疇,一是在一個法人內部的資金轉移價格,二是在一個企業集團內部的資金轉移價格。這裡討論的是前者。

  ***一***內部資金價格的重要作用

  1.內部資金價格是定價的依據。如信貸部門發放貸款,其定價不得低於從“內部資金市場”取得資金的價格;又如存款部門吸收存款的價格,不得高於“賣”到“內部資金市場”的價格。

  2.內部資金價格是衡量內部機構業績的“蹺蹺板”。如內部資金定價高,存款部門的業績會受益,但貸款部門的業績會受損;相反,如內部資金定價低,存款部門的業績會受損,但貸款部門的業績會受益。

  3.內部資金價格是實施銀行經營戰略的工具。內部資金價格同樣具有槓桿作用,用以引導資金的流向,是銀行貫徹經營戰略的工具之一。

  4.內部資金價格是進行資產負債管理的手段。例如存款部門將存款“賣”到“內部資金市場”時存在資產與負債之間利率缺口、期限缺口問題;又如信貸部門從“內部資金市場”買入資金髮放貸款,也存在資產與負債之間的利率不匹配、期限不匹配等問題。這些內部資金交易的過程既可以進行量化缺口風險的工作,也可以進行缺口風險的轉移和控制工作。

  上述四點列舉了內部資金價格的作用,然而內部資金價格發揮其作用則是通過兩種途徑:一是虛擬的“內部資金市場”,也叫做“內部資金池”;二是實體的“內部資金市場”。

  ***二***內部資金定價方法

  在虛擬的“內部資金市場”下,內部資金的定價有成本法、市價法兩類,其表現形式又有低進高出、平進平出和高進低出三種交易方式:

  1.虛擬的“內部資金市場”下的低進高出定價,是指資金供給部門和資金剩餘部門以低於基準價格強行將資金“賣”給內部資金池,資金使用部門從內部資金池“買”資金用款時是以高於基準價格交易的。這種定價交易方式將部分利潤強行留在內部資金池,侵佔了資金供應部門和資金使用部門的部分業績,容易挫傷各部門的積極性。

  2.虛擬的“內部資金市場”下的平進平出定價,是指資金供給部門和資金剩餘部門以基準價格將資金“賣”給內部資金池,資金使用部門從內部資金池“買”資金用款時也是以同樣的基準價格定價交易的。這種定價交易方式不存在內部資金池截留利潤問題,但這種單一價格定價的合理性問題就顯得十分突出。

  3.虛擬的“內部資金市場”下的高進低出定價,是指資金供給部門和資金剩餘部門以高於基準價格強行將資金“賣”給內部資金池,資金使用部門從內部資金池“買”資金用款時是以低於基準價格定價交易的。這種定價交易方式是通過內部資金池向內部各經營管理部門讓利,內部資金池每年都有“政策性”虧損,是一種擴張型戰略取向的定價交易選擇。

  在實體的“內部資金市場”下,內部資金的定價都是通過內部各經營管理單位***部門***與內部資金市場實際交易完成的,內部資金價格隨著期限、風險、外部市場價格、經營戰略等各種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同時內部資金市場的交易品種不僅包括實有資金的交易品種,而且包括衍生金融交易品種。

  ***三***內部資金定價的步驟和原則

  內部資金價格在推廣、應用管理會計工作中的作用是廣泛和重要的,然而定價的方式和實現的形式也是多樣和複雜的。我認為,要解決內部資金價格問題,首先,要確定是選擇“虛擬的內部資金市場”交易形式,還是選擇實體的內部資金市場交易形式,這一點非常重要。它涉及到組織架構和機構設定問題,涉及到管理體制的方方面面,而且常常被忽視。應該說,上述兩種交易形式各有優缺點,銀行要結合經營戰略和自身的實際情況加以選擇。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實體的內部資金市場交易形式不僅能夠實現內部資金價格在應用管理會計方面的功能,而且能夠實現銀行資產負債管理中缺口風險量化和缺口風險轉移的功能,而“虛擬的內部資金市場”交易形式則無法實現這些功能。

  其次,在確定的交易方式下研究內部資金定價問題。概括起來,內部資金定價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定價要有依據。要麼以成本為依據,要麼以市場為依據,要麼以經營管理戰略為依據,不能靠拍腦袋定價。

  2.定價政策要有相對穩定性。不能朝令夕改,隨意調整。

  3.定價政策要透明。因為定價政策關係到各責任主體的利益,關係到各責任主體的經營管理決策。

  4.定價要公平。儘量避免因價格的不公平導致一些責任主體享有政策上的收益,而另一些責任主體被迫擔負政策上的損失,從而挫傷各責任主體的積極性。

  七、科學的成本核算體系能否建立是推行管理會計的關鍵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成本資訊對於分部門、分產品、分客戶、分貨幣、分營銷渠道管理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沒有建立起成本核算體系***包括分部門、分產品、分客戶、分貨幣、分營銷渠道成本核算體系,同下***,建立在成本核算體系基礎之上的預算管理體系就不可能搭建起來。如果沒有建立起成本核算體系,就無法對部門的、產品的、客戶的、貨幣的、營銷渠道的效益進行分析和研判。如果沒有建立起成本核算體系,就無法從部門、產品、客戶、貨幣和營銷渠道各自不同的角度,進行科學有效的決策。如果沒有建立起成本核算體系,更談不上控制與績效考核工作了。

  成本核算體系的建立非常重要,是推行管理會計時不能忽略的一個環節。

  ***一***商業銀行的成本概念

  對於成本,人們並不陌生。一般認為成本就是費用,就是業務費用加人事費用,控制成本就是控制業務費用和人事費用。而成本的概念更是五花八門,有認為是利息支出和手續費支出,也有認為再加上折舊,還有認為是全部支出,等等。上述認識都是錯誤的,錯誤的認識會影響科學管理機制的應用效果。

  實際上,費用與成本是兩個並行的概念,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絡。費用是資產的耗費,它與一定的會計期間相聯絡。成本則是按一定物件所歸集的費用,是物件化了的費用。將費用物件化到部門上時就是部門成本;將費用物件化到產品上時就是產品成本;將費用物件化到客戶上時就是客戶成本;將費用物件化到貨幣上時就是貨幣成本;將費用物件化到營銷渠道上時就是營銷渠道成本。談成本,一定要有物件化的目標,不能泛泛而論,商業銀行在研究、分析和推行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工作時,尤其要注意這一點。成本核算體系的建立要與管理體制相適應,是會計工作的一項法則,不能違背。只有在確定了分部門管理體制之後,才能著手搭建分部門成本核算體系。分產品、分客戶、分貨幣、分渠道成本核算體系的建立也是這個道理。

  ***二***要認真、嚴肅地借鑑工商企業的成本核算方法較之商業銀行的成本核算與管理體系,工商企業的成本核算與管理體系發展比較成熟。商業銀行在建設成本核算與管理體系時,需要認真地學習、借鑑工商企業的做法。在借鑑工商企業成本核算體系方面談談我個人的一些思考:

  1.完全成本與變動成本問題。

  會計上有完全成本與變動成本之分,完全成本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成本概念,是指生產經營產品或提供服務所消耗人財物的全部費用;變動成本則是指生產經營產品或提供服務所消耗人財物的部分費用,是指在相關範圍內隨生產、銷售產品或提供服務的量進行正相關變動的費用;在相關範圍內不隨生產、銷售產品或提供服務的量變動而變動的費用叫固定成本。三者之間的數量關係為:完全成本=固定成本+變動成本。

  管理會計提出變動成本的概念,意義在於經營管理決策需要邊際利潤***價格-變動成本***的分析與管理。同樣,商業銀行的經營決策也不能缺少邊際利潤的管理理念。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在設計、搭建成本核算體系時,要考慮經營管理的需要,一方面要建立完全成本核算體系,這是基礎;另一方面要考慮在完全成本核算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變動成本核算體系。

  2.直接費用、間接費用與期間費用問題。

  對於工商企業的成本計算規則來說,企業直接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其他直接費用,直接計入產品或勞務的成本;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標準將這些費用分攤到各項產品和勞務的成本中;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為銷售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銷售費用,不參與產品和勞務的成本計算,作為期間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作為商業銀行,成本的核算是否要依循工商企業的做法,將費用首先劃分成直接費用、間接費用和期間費用,然後再對其中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進行成本的計算?我認為,商業銀行的成本核算要借鑑工商企業的做法,但不能盲從,否則銀行的成本核算體系的建設會走向“死衚衕”。我認為:

  ***1***期間費用的劃分不適合商業銀行。這是因為工商企業經營的是有形產品,其經營產品的資金流和物資流常常是脫節的,而工商企業的收入確認往往與物流掛鉤。為了貫徹穩健性原則,會計上把與生產經營產品的物流關聯度不太緊密的企業管理費、財務費、銷售費,作為期間費用直接列入損益,不再進行成本核算。也就是說,對於一家運轉著的工業或商業企業,不管它是否生產了產品,也不管它是否銷售出去了產品,對於維持正常運轉所必須開支的企業管理費、財務費、銷售費,全額列入當期損益表中,避免出現企業產品大量積壓,而已消耗的資金也大量掛在庫存產品中,隨物流的靜止而停放資產負債表的庫存商品項下,造成虛盈實虧的問題。但商業銀行經營的是貨幣,屬於服務行業,不存在經營產品的物流問題,商業銀行的收入確認不與物流掛鉤,因此期間費用的劃分不適用商業銀行。

  ***2***通過會計分錄的賬務處理來直接核算成本的設想是行不通的。直接費用直接計入成本物件,間接費用通過合理的分配比例分配計入成本物件,這是建立成本核算體系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則。在商業銀行進行成本核算時,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是否可以通過設計一套賬務處理體系,在通過記錄經營事項的借貸會計分錄的同時,便可核算出部門成本、產品成本、客戶成本等?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道理很簡單,直接費用可以通過會計分錄的賬務處理在配加部門碼、產品碼、客戶碼、貨幣碼的情況下,將費用直接歸集到成本物件項下,但間接費用不可能通過會計分錄完成成本歸集的過程,因為間接費用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在不同的成本物件之間進行分攤,而且分攤的結果也不可能再通過會計分錄將間接費用記錄在各成本物件項下,而是通過成本計算的系統方法、通過編製成本計算表、通過編制部門損益表、產品損益表、客戶損益表等工作來完成。

  ***3***建議的工作方向。對於商業銀行的成本核算,將費用劃分為直接費用、間接費用和期間費用三類是無意義的,僅劃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即可,並且按照“直接費用直接計入成本物件,間接費用通過合理的分配比例分配計入成本物件”的原則,建立成本核算體系。在此基礎上,將費用劃分為變動費用和固定費用來計算部門、產品、客戶等物件的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對商業銀行的經營決策也是有意義的。

  3.成本計算方法的應用問題。

  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種。品種法是以某一種產品品種為成本計算物件,來歸集費用、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批法是以某一批產品為成本計算物件,來歸集費用、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步法是以產品的生產步驟為成本計算物件,來歸集費用、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成本的計算是企業進行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手段,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經營管理情況,選擇適合本企業特點的成本計算方法。

  對於商業銀行,如何根據銀行經營管理的特點和自身的管理要求,借鑑工商企業的成本計算方法,建立銀行的成本計算與核算體系,這是需要認真研究的。在設計商業銀行成本計算與核算體系時有兩個問題需要著重考慮:一是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在商業銀行的適用性。每種方法都有它的特點和適用範圍,這些產生於工商企業成本計算方法的應用特點和適用範圍能否結合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特點和管理要求引用到分部門成本核算、分產品成本核算、分客戶成本核算、分貨幣成本核算、分營銷渠道成本核算中?我認為是可以的,但必須具體結合每種管理體制的經營特點和管理要求加以確定。二是每一種管理體制下***指分部門管理、分產品管理、分客戶管理、分貨幣管理、分營銷渠道管理***,都有自身的經營特點和管理要求,都對應不同的成本計算方法。商業銀行在建立成本核算體系工作中,不能僅將一種成本計算方法作為其內部各種管理體制下成本計算的惟一方法。在分部門管理體制下,其經營特點和管理要求決定了它所對應的成本計算方法。同理,分產品、分客戶、分營銷渠道的管理體制都對應各自的成本計算方法。即使在一種管理體制下,由於金融產品經營特點的不同和管理要求的差別,也可能對應不同的成本計算方法。

  八、推行管理會計不能違背的幾條原則

  ***一***主體框架不可拆分原則

  如上所述,管理會計是一項系統性極強的管理機制,其應用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它以責任制為核心,以預算、控制、考核為主線,以核算為基礎,構成管理會計的主體框架。在此框架內,責任主體的落實、全面預算的確定、核算反映、差異分析與適時的控制、績效的考核,一環扣一環,環與環之間存在著極強的內在邏輯關係,不可拆分,不可倒置,不可“缺斤少兩”,否則,將破壞管理會計作為一項科學管理機制的功效。

  ***二***責權利相結合原則

  管理會計是以責任制為核心的,企業經營管理的責任隨著責任主體的確定而落實到各個經營管理的責任中心。在分部門管理體制下,是以企業內部各部門為責任中心;在分產品管理體制下,是以企業內部各產品營銷的部門、處室、科組或團隊為責任中心;在分客戶管理體制下,是以企業內部各客戶經理、客戶營銷服務處室或客戶營銷團隊為責任中心等。這些責任中心在充分享有經營決策權的同時,承擔與其經營管理決策權相適應的經濟責任,並且配套與其承擔責任相對等的利益機制。責權利結合是運用管理會計必須遵守的原則,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忽略。

  ***三***責任認定的可控性原則

  由於各責任中心的業績與其責任主體相關人員的利益是直接掛鉤的,因此對其業績的考核評價必須遵循可控性原則。這是因為一個責任中心若不能控制其可實現的收入或控制其可發生的費用,也就無法合理地反映其真正的業績,從而也就無法合理地評價與考核其業績。一般情況下,銀行發生的收入和費用,總體上來看都是可控的,但對於每個責任中心來說,並不都是可控的,管理會計要求將這些收入和費用,通過“直接收入與費用直接確認,間接收入與費用分配確認”方式,分解到各可給予其控制的責任中心。為此在設計和執行分部門管理體制、分產品管理體制、分客戶管理體制和分營銷渠道管理體制時,須考慮如下內容:

  1.責任中心責任預算的編制與確定,要注意可控性原則。

  2.配合各管理體制設計的核算體系,收入的核算和費用的核算要注意可控性原則。

  3.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執行必須注意可控性原則,各責任中心不可能對自己無法控制的因素採取調控措施。

  4.對責任中心的分析、評價和考核,一定要貫徹可控性原則,否則,考核的結果就不合理、不公正,會挫傷各責任人的積極性。對於因不可控因素所影響的責任中心業績,考核時一定要予以扣除,只有可控的收入或費用,才是責任中心真正的業績。

  ***四***區分責任中心與責任中心責任人業績的原則

  管理會計以責任主體落實為起點,以業績考核為落腳點,而且在進行業績考核時,必須區分責任中心與責任中心責任人的業績。不能簡單將責任中心的業績與責任中心責任人的業績劃等號。舉一個例子,一個能力較強的零售業務經理花費同等的努力,在北京分行零售業務部門創造的利潤與在青海分行零售業務部門創造的利潤是不一樣的,或者說在創造同等的利潤情況下,所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樣的。道理很簡單,因為所處的區域環境、經濟環境、人文環境是不同的。因此,在進行業績考核時,一定要區分責任中心的業績和責任中心責任人的業績,這對於一個分支機構遍佈全國或全球的商業銀行而言,尤為重要。不能對處於不同區域環境、經濟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同性質的責任中心***如所有一級分行的公司業務部門***,實施同一指標值下的利益掛鉤考核。在區分責任中心業績與責任中心責任人業績方面,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同等能力的人在付出同等努力後,應該取得同等的利益。

  ***五***管理會計與核算會計相分離原則

  從會計學科分類上,管理會計的實質是“過程的控制”,它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生產經營過程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後考評。核算會計的實質是“觀念的總結”,它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事後反映,如實、完整、及時地反映生產經營的結果和財務狀況。然而在會計的管理迴圈中,管理會計與核算會計是管理迴圈中相互連線的鏈條,不可分割。但從內部控制角度考慮,兩者必須分離,因為管理會計工作涉及到經濟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按照《會計法》要求,會計核算必須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經辦和財物保管分離,並相互制約。否則,就會出現內控失衡問題,就會導致其他一系列問題的產生。因此,落實內部控制要求,將管理會計與核算會計分離,是推行管理會計必須遵循的原則。

  管理會計與核算會計分離的另一個好處是,強化專業化管理。管理會計專司事前、事中和事後的控制與管理工作,將責任的落實工作、預算的編審與分解工作、差異分析與控制工作、業績考核和分析工作抓細抓實抓精;核算會計專司事後的反映工作,不僅僅要做好綜合核算工作,更要按照分部門管理、分產品管理、分客戶管理、分貨幣管理和分營銷渠道管理的要求,組織分部門核算、分產品核算、分客戶核算、分貨幣核算和分營銷渠道核算工作,做到每種專項核算既要如實、客觀,又要及時、完整,充分發揮核算工作應有的基礎管理功能。否則,會計工作就會顧前不顧後,或者顧後不顧前,管理控制工作抓不上去,核算工作也無精力抓實、抓細、抓到位。

  ***六***效益原則

  應用與推廣管理會計工作要遵循效益原則。這裡的效益包含兩個內容:

  1.推行管理會計的目的是促進效益的提高。不是為推行管理會計而推行管理會計,也不是僅僅為加強內部管理而推行管理會計,應該是為了促進業務發展提高效益而推行管理會計,為了通過加強管理提高盈利水平而推廣管理會計。

  2.機制的選擇要有成本與效益的分析。管理會計是一種管理機制,機制不是萬能的,每一種機制都有它的優缺點、適用環境和適用條件,而且一種機制的建立與執行是有成本的。因此推行管理會計之前要進行可行性研究,要研究新機制的建立與執行所要花費的成本,要研究新機制的應用會給企業帶來的有形效益和無形效益,要進行成本與效益的分析。如果效益大於成本,則可行;如果成本大於效益,需要三思而抉擇。

  ***七***組織保障原則

  推行管理會計涉及到銀行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參與銀行經營管理的每一個員工,為保障管理會計推行工作的有序和有效,必須有組織上的保障。首先,商業銀行的決策層在推行管理會計的決策上要明確和堅定,並給予推行工作大力支援,因為應用管理會計是一項機制創新工作,涉及到各方面利益的重新組合,會遇到各種困難和阻力,如果沒有決策層堅定的支援,推行工作會夭折,管理會計會“走樣”。其次,要建立組織保障制度,一方面要建立預算管理委員會、計財部、會計核算部、各責任中心各負其責的組織機構保障系統,確保組織上的落實;另一方面要建立應用管理會計的規章制度保障系統,確保制度上的落實;第三要建立以責權利相結合的人員管理機制,確保責任人的落實。

  商業銀行管理資訊系統開發方法淺探

  我國加入WTO後,國家最終將放棄對國有商業銀行提供無限量的信用支援,金融機構必然會在市場經濟的"大海"中按自然規則"物競天擇"。要想在激勵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國有商業銀行必須加快金融電子化的步伐,採取有效措施,迅速建立以決策支援系統為核心的管理資訊系統,高效地處理和利用資訊,提高資訊化水平,增強競爭實力。如何根據開發系統的規模、技術複雜的程度、管理水平的高低、技術人員的素質及開發時間的要求等不同要素,確定管理資訊系統開發方法,確保以較小的投入取得最優的效果,這一直是管理資訊系統開發人員所關注的課題。筆者根據開發實踐,將管理資訊系統的開發方法,歸納為以下幾種:

  一、週期法  該方法是由結構化系統分析和設計組成的一種管理資訊系統開發方法, 圖1結構化生命週期法的開發過程 亦稱結構化生命週期法。其基本思想是將系統的生命週期劃分為系統調查、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施與轉換、系統維護與評價等階段。應用系統工程的方法,按照規定的步驟和任務要求,使用一定的圖表工具,完成規定的文件,在結構化和模組化的基礎上進行管理資訊系統的開發工作。結構化生命週期法的開發過程一般是先把系統功能視為一個大的模組,再根據系統分析設計的要求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模組分解或組合。基本做法如圖1所示。 結構化生命週期法主要特點是:

  ⑴開發目標清晰化。結構化生命週期法的系統開發以"使用者第一"為目標,開發中要保持與使用者的溝通,取得與使用者的共識,這使管理資訊系統的開發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之上。

  ⑵工作階段程式化。結構化生命週期法每個階段的工作內容明確,這便於開發過程的控制。每一階段工作完成後,要根據階段工作目標和要求進行審查,這使階段工作有條不紊,也避免為以後的工作留下隱患。

  ⑶工作檔案規範化。結構化生命週期法每一階段工作完成後,要按照要求完成相應的文件報告與圖表,以保證各個工作階段的銜接與系統維護工作的便利。

  ⑷設計方法結構化。結構化生命週期法採用自上而下的結構化、模組化分析與設計方法,使系統間各個子系統間相對獨立,便於系統的分析、設計、實現與維護。 結構化生命週期法被廣泛地應用於銀行管理資訊系統的開發中。該方法適合於銀行業務工作比較成熟、定型的系統,如作為銀行管理資訊系統資訊採集的自助銀行、企業銀行、電話銀行、銷售點服務系統、多媒體查詢系統等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資訊諮詢的系統。在管理系統開發方式上,銀行根據系統的複雜程度以及自己的人力、資金等狀況,可在獨立開發、合作開發、委託開發、購買現成軟體這四種模式中選擇其一。 二、原型法 該方法是一種根據使用者需求,利用系統快速開發工具,建立一個系統模型,在此基礎上與使用者交流,最終實現使用者需求的快速管理資訊系統開發方法。 原型法開發過程包括系統需求分析、系統初步設計、系統除錯和系統轉換、系統檢測與評價等階段。使用者僅需在系統分析與系統初步設計階段完成對應用系統的描述,開發者在獲取一組基本需求定義後,利用開發工具生成應用系統,快速建立一個目標應用系統的最初版本,並把它提交給使用者試用、評價、根據使用者提出的修改補充,再進行新版本的開發,反覆這個過程,不斷地細化和擴充,直到生成一個使用者滿意的應用系統。 原型法的開發過程如圖2所示。   目前,我國市場上的管理資訊系統快速開發工具有:POWER BUILDER、VISUAL BASIC、VISUAL FOXPRO、DELPHI等。利用這些面向物件的開發工具,可使開發者的精力和時間集中於分析應用問題及抽取反應應用系統實質的事物邏輯上,而不再拘泥於應付處理繁瑣的開發實現細節,節省了大量的程式設計工作,並且使系統介面美觀,功能較強。 原型法具有開發週期短、見效快、與業務人員交流方便的優點,被廣泛地應用於銀行的財務報表系統、信貸管理系統、工資人事管理系統、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等的開發中。 三、綜合法 綜合法是將週期法和原型法兩者結合使用,採用結構化生命週期法的設計思想,在系統分析與系統初步設計上採用原型法作出原始模型,與使用者反覆交流達成共識後,繼續按結構化生命週期法進行系統詳細設計及系統實施與轉換、系統維護與評價階段的工作。 綜合法的優點是它兼顧了週期法開發過程控制性強的特點以及原型法開發週期短、見效快的特點。商業銀行在管理資訊系統開發中,可針對不同的實際情況,合理採用綜合法,使開發過程更具靈活性,往往會取得更好的開發效果。 四、例項 今年上半年筆者採用原型法,開發了交通銀行南通分行計劃資訊管理系統,下面就以該系統為例具體介紹一下原型法的主要開發過程。

  *** 1***系統需求分析、系統初步設計。通過與計劃處交流,明確了本系統的設計目標,即通過對財會處人民幣和國外部折美元會計月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及計劃處信貸收支表資料進行收集、儲存、檢索、傳輸、加工、分析,為計劃處及其它管理部門的科學決策服務。並根據確定的設計目標初步完成系統基本資料流圖、主要功能模組圖、網路結構圖的設計。

  ***2***系統模型的確定。為實現不同部門間資訊資源的共享,本系統的基本模式設計為典型的Client/Server體系結構,在分行計劃處設立資料庫伺服器,作為資料處理中心,計劃處及其它管理部門的客戶機,通過區域網與伺服器相連,進行操作。Server端採用Sybase資料庫作為資料庫系統,Client端採用PowerBuilder 6.5作為開發工具,網路協議採用TCP/IP的通訊協議。

  ***3***系統模型的實現。使用面向物件的PowerBuilder 6.5設計介面快速且美觀,因此本系統的Client端設計重點不是在介面設計上,而是在提高系統的通用性上。由於計劃處報表統計條件改變頻繁,這給生成報表資料帶來一定的難度。本系統設計上採用?quot;引數表驅動法",使資料與程式相分離,即基於通用報表結構的報表程式,極大地減輕了報表的程式設計工作量。Server端設計主要是建立帳務類、字典類、控制類系統資料庫表。

  ***4***使用者稽核。將本系統的最初版本提交給計劃處使用,筆者根據計劃處在使用過程中提出的修改意見,不斷完善系統,如此重複,直至計劃處滿意為止。

  ***5***系統維護與評價。本系統提交給計劃處正式投入使用,為維護方便,筆者建立系統開發檔案,至此,本系統的開發過程基本結束。 電子商務網站訪問量的統計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王建華 內容提要:作者就電子商務網站建設中的一個實際問題--網站訪問量統計,介紹了電子商務網站訪問量統計資訊和方法。 關鍵詞:點選數;頁讀數;訪問人數;訪問量 我們的主頁的頁讀數是多少?有多少人在訪問我們的網站?這往往是電子商務網站迫切需要知道的實際問題。 遺憾的是,大多數電子商務網站建立初期,往往只考慮網站的內容和版面,並沒有想到某一天會要跟蹤網站的訪問量。當廣告客戶詢問網站的訪問量,想知道有多少人訪問網站,瀏覽網頁時,為跟蹤訪問量忙得疲憊不堪的工作人員往往拿不出令人信服的統計資料。本文就此問題,談談電子商務網站訪問量的統計資訊和方法,目的在於拋磚引玉。

  一、點選數和頁讀數 Web伺服器能記錄它得到的每次請求的資訊。對我們有用的請求的資訊包括:點選的日期和時間 、主機名 、請求 、被授權的訪問者的登入名、Web伺服器的反應碼、涉及者、訪問者的user agent、訪問者的IP地址、訪問者的主機名***如果其IP地址可以被翻譯出來***、傳輸的位元組數、被訪問的檔案的路徑、訪問者傳送的Cookies 、Web伺服器傳送的Cookies 。 上述能收集到的訪問量資料不多,而且得到的資訊也不可靠。可用的資訊不準確,但不是完全不可用。雖然資料不精確,但仍然可以知道有多少人在用我們的網站。正如我們知道的,用計數器可以很容易地知道有多少點選數,但對於更精確的分析,我們將不得不儲存得到的點選數。一個簡單的辦法是把資訊儲存在Web伺服器的log檔案中,然後定期地載入資料庫的table或直接把資訊寫到資料庫的table中。 點選是我們的伺服器收到的任何檔案請求,包括影象、聲音檔案和任何出現在頁面上的東西。如果直接載入資料到資料庫中,我們需要一個已經實現這種功能的Web伺服器***如Microsoft腎IS***,或需要原始碼。也可以用第三方的API,如Apache的DBILogger。實現了這樣的功能,就可以收集失敗點選的次數***只需計算狀態碼為4xx的點選的數量***。 頁讀數更準確些,因為它把一頁當作一個整體 ,而不是它的各個部分。計算點選數不如計算頁讀數得到的資訊量大,而且點選數計算的結果與其它網站很難進行比較。頁讀數就不同了:按時間塊的頁讀數,可以檢視每5分鐘的頁讀數變化;按訪問者的域名分類的頁讀數,可以確定他們是在工作時,工作前還是工作後訪問我們的網站;按登入使用者的頁讀數和非登入使用者分類的頁讀數,可以確定允許使用者登入是否值得;按資訊來源分類的頁讀數 ,可以確定訪問者進入頁面是通過一個連線還是一個旗幟廣告?他們從哪裡來?這些資訊可以幫我們瞭解訪問者的興趣,可以確定往哪兒投資,與哪些人合作;按訪問者的硬體平臺、作業系統、瀏覽器及其平臺統計的頁讀數 ,可以確定 Mac使用者和PC使用者的比例各為多少?Netscape和IE的使用者各為多少;按訪問者主機統計的頁讀數 ,可以確定訪問者中有多少人用AOL?有多少人用Earthling? 總之,頁讀數的統計,也就電子商務網站訪問量的統計鼻子

  二、頁讀數的統計 為了計算頁讀數,需要制定一些把頁讀數從點選數中區分出來的方法。下面是電子商務網站經常考慮到的一些因素:檔名、檔案型別***HTML、GIF、WAV等***、Web伺服器的反應碼、訪問者的主機。一旦確定了哪些點選是頁讀數,哪些不是,就可以計算網站的頁讀數了。我們按照檔案的路徑確定頁讀數算在哪個具體部分,如: 電子商務網站頁讀數的統計方法通常有如下幾種。

  1.遠端資料跟蹤 頁讀數增長的速度是多少?年底的時候我們期望的頁讀數是多少?網站的哪部分頁讀數增長得最快?哪部分最慢? 各種瀏覽器的比例隨著時間變化的趨勢是怎樣的? 人們過多久訪問我們的網站一次? 從其它網站的旗幟廣告第一次進入我的網站的人,他們隨後讀了多少頁? 一旦我們看到可用的各種型別的資訊,我們就會得到需要長距離回答的各種問題。如果我們對回答這些問題感興趣,那麼多天的跟蹤就會有用。 進行遠端資料跟蹤,可以考慮使用資料庫。我們可以編寫程式從點選數日誌中提取想要的資訊。如果資料庫設計得合理,查詢資訊的時間比用程式從日誌檔案中提取資訊快好多倍。資料量越大,這種差別越明顯。 如果只儲存感興趣的點選,可以節省大量的資料空間。 也可用SQL從資料庫中提取資料。SQL是一種小型的、簡練的只需學很少的命令和語法的語言。而且,其命令結構簡單明晰,好的程式設計師建立一個SQL查詢比程式設計做同樣的事快得多。而且其結果錯誤更少,更容易理解。 如果不想用SQL,可以用一種資料庫訪問工具如MS Access 或 Excel。這些工具都很好用,而且是圖形介面。

  2.計算訪問時間 電子商務網站的市場部和廣告部都喜歡統計訪問時間,即某人在離開我們的站點前停留了多長時間。但是,用HTTP是不可能確定這個數值的。 假設一個客戶在正午時訪問Hot的一個頁,然後該客戶在12:28 p.m.訪問Hot的另一頁,那麼該客戶對Hot的訪問時間是多長呢?該客戶可能在這28分鐘內一直盯著第一個Hot頁,但是該客戶也可能在這28分鐘內新開了一個視窗,瀏覽另一個網站。 但是,我們的使用者確實需要這種資訊,那麼該怎麼告訴他們呢? 我們可以去Internet Advertising Bureau,它定義了一個訪問為"沒有連續30分鐘的不活動的訪問者的一系列頁面請求 "。當有人問起我們的網站的訪問時間時,我們也可以在IAB的定義的基礎上告訴他們。

  3.計算訪問來源 如果訪問者點選某個連線或某個旗幟廣告到達我們的網站,他的瀏覽器會隨著這個請求傳送他剛離開的站點的URL,這個URL稱為"referer"。 Netscape和IE對訪問的來源的處理方式不同。如果我們點選原始頁到一個有frame的頁,Netscape將把原始頁作為對包含frame的頁和每個frame中的頁的來源;IE把原始頁作為包含frame的頁的來源,這個包含frame的頁反過來把它本身作為各個frame頁的來源。進一步,我們可能還會得到每頁的頁讀數的資料。如果把網站分成頻道或部分,則可能得到每部分的資料。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方法計算出的頁讀數不是我們的網站的實際頁讀數。這是因為我們統計的是在Web伺服器的訪問日誌中計算訪問記錄,而很多請求從不在訪問日誌中留下痕跡。因為沒有十全十美的方案,所以使用哪種統計方法取決於網站的實際情況。

  三、計算訪問人數 計算訪問人數比計算頁讀數難得多,而且沒有絕對可靠的計算訪問者人數的方法。 基本上有三種資訊可以用來跟蹤訪問者:IP地址、成員名***如果網站使用成員註冊***和cookie。 最簡單的辦法是計算log檔案中的唯一IP地址的數量。但是,最容易的辦法通常不是最好的辦法。這種方法是可用的最不準確的辦法。大多數人在每次連線時得到不同的IP地址。這是因為很多ISP為使用者賦予動態的IP地址,例如,當一個AOL使用者上網時,AOL給他一個IP地址,當他斷開連線時,AOL把這個地址賦給另一個使用者。這樣,當我們進行統計時,我們不知道這是兩個使用者。 如果要求使用者使用成員身份登入,統計將很容易和準確。但很多人不喜歡需要登入的網站,這就使得跟蹤成員名的統計沒有實際意義。 最後,可以使用cookies。為每個訪問者定義一個包含唯一值的cookie,我們把它稱為機器ID。如果某人訪問我們的網站時沒有提供機器ID***可能她是第一次訪問,或者她的瀏覽器不接受cookies***,把她當作新使用者,併為她訪問的頁傳送一個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