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責任是提升銀行管理水平的關鍵

  知道銀行管理的論文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整合關於銀行管理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希望你喜歡哦。

  摘要:責任是每個人做好社會賦予你的任何有意義的事情。責任是成果,責任是創新,責任是效率。打造一個勃發的和諧銀行,必須建立一種以責任為核心的氛圍。本文論述了責任的本質,揭示了當前銀行管理中責任缺失的表象,提出了提升銀行管理需要強化責任。

  關鍵詞:責任; 銀行; 管理

  一、責任到底是什麼

  ***一*** 責任概念的一般涵義

  在古代漢語中“, 責”同“責任”,其意義大致有五種。①求,索取; ②非難; ③義務; ④處罰,處理; ⑤債。在現代漢語中,有學者認為責任一詞有兩種基本含義:“一是份內應做的事;二是有做好應做的事而應承擔的過失”。為了明確責任的現代含義,馮軍博士收集了《法制日報》1993 年4 月1 日至30 日76 個有關“責任”的用語例,對所收集的用語例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 責任”一詞在三種意義上被使用,即“義務”、“過錯·譴責”、“處罰·後果”。常譯成中文“責任”一詞的英語單詞有Duty , responsibility ,Culpability ,liability。其中duty 譯為“義務、職責、責任”; responsibity 譯成“責任、責任感、負擔、職務、任務、能力、可靠性”; culpability 譯為“應受處罰、有罪***行為*** ”; liability 譯為“責任、義務、負擔; 不利、缺點、***複數*** 債務、負債、賠償責任”。

  從以上由語義學的角度對責任概念所作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其涵義是在不斷改變和發展的,責任概念具有多義性,在不同的場合和環境中,有不同的涵義。在一般日常生活中“, 責任”一詞被廣泛使用,涵義豐富,然而歸結起來不外乎實質和形式兩方面的要素,而實質要素又可分為客觀要素和主觀要素。客觀要素即義務,責任的產生基於一定義務的違反,沒有義務就沒有責任,“其實責任是義務的結果,義務是責任的原因。”而義務的違反是一種事實狀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因而義務是責任的客觀要素。主觀要素即歸責,義務之違反的事實是否必然引起責任的產生;這就取決於行為者主觀上有無過錯和社會對其所作的評價,表規為“譴責”、“非難”、“公平”、“合理”。形式要素即負擔或約束力。它是責任實質要素的外在表現形態,是責任得以存在和實現的要素。

  一個完整的責任概念,應當由客觀、主觀和形式三要素組成。所謂一般“責任”,在廣義上乃指人之行為作為某種評價物件時,基於一定的事實之價值,而使為一定的負擔之一種概念。它是評價物件與物件評價的有機統一體。因此,責任是基於一定義務而產生的合理的負擔。這種負擔可能是肉體上的,也可能是精神的,還可能是財產上的。根據義務的性質、歸責的要求和約束力的形式不同,人們通常所說的“責任”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基於道德業務的違反而以社會心理意識約束力為表現形式的道德責任;二是基於紀律業務的違反而以社會團體約束力為表現形式的紀律責任;三是基於法律業務的違反而以國家強制性為表現形式的法律責任。

  ***二*** 責任的二維界定

  從實際的角度來看,責任應該從兩個維度來界定:一是“對誰”負責,二是“為誰”負責。作為人,隨著其逐漸成熟,會發現對自己、對家庭、對朋友、對社群和社會負有責任。同時還知道為自己的行為、自己說過的話、自己的天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和自己所擁有的每一件東西負責。

  一個人選擇對某事負責,意味著他對此事作出了承諾。承諾成為他履行自己責任的動力來源。在“對誰”負責的維度上,他可以選擇多承擔一點兒責任,也可以選擇少承擔一點兒責任。也就是說,他在責任圈子裡可以選擇多承擔責任和少承擔責任。既然人對自己、家人、公司和社會的責任有的多一點兒,有的少一點兒。那麼,到底是什麼使得一個人看起來比其他人對工作、對家人、對社會更負責任呢? 大多數人自認為是負責任的。然而,不太有責任感的人往往會為行為承擔責任,比如準時出現在一些場合、竭盡全力地完成任務等。而那些被指出更負責任的人,往往是對結果負責。他們為自己的行為產生的結果負責, 即使結果並不令人愉快。

  對結果負責的人一旦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裡,他們就會全力以赴,克服所有的困難去達到。因而他們具有更強的責任感。

  更有責任感的人傾向於承擔更多維度的責任。他們不滿足於僅僅為自己的行為過程負責,他們想為結果負責。事實上,對於真正負責任的人,如果你只讓他為過程負責,他是不會高興的。因為這使他們離開了遊戲圈,讓他們沒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創造力、判斷力和決斷力,也感覺不到自己作出了貢獻。對於一個真正負責任的人,你只需要告訴他你需要的結果,他就能把這件事情處理好。

  ***三*** 這就是責任

  我認為:“如果你能真正地釘好一枚鈕釦,這應該比你縫製出一件粗製的衣服更有價值。”忠誠負責地對待自己的工作,無論自己的工作是什麼。重要的是你是否做好了你的工作。事實上,只有那些能夠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賦予更的使命,才有資格獲得更大的榮譽。一個缺乏責任感的人,或者一個不負責任的人,首先失去的是社會對自己的基本認可,其次失去了別人對自己的信任與尊重,甚至也失去了自身的立命之本———信譽和尊嚴。

  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並勇敢地扛起它,無論對於自己還是對於社會都將是問心無愧的。人可以不偉大,人也可以清貧,但我們不可以沒有責任。任何時候,我們不能放棄肩上的責任,扛著它,就是扛著自己生命的信念。

  那責任到底是什麼?

  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生活中飾演不同的角色。無論一個人擔任何種職務,做什麼樣的工作,他都對他人負有責任,這是社會法則,這是道德法則,這還是心靈法則。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一種角色又都承擔了不同的責任,從某種程度上說,對角色飾演的最大成功就是對責任的完成。正是責任,讓我們在困難時能夠堅持,讓我們在成功時保持冷靜,讓我們在絕望時懂得不放棄,因為我們的努力和堅持不僅僅為了自己,還因為別人。

  社會學家戴維斯說:“放棄了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就意味著放棄了自身在這個社會中更好生存的機會。”放棄承擔責任,或者蔑視自身的責任,這就等於在可以自由通行的路上自設路障,摔跤絆倒的也只能是自己。

  這就是責任。第一,做事之前要想到後果;第二,做事過程中儘量控制事情向好的方向發展,防止壞的結果出現。第三,出了問題敢於承擔責任。責任就是對自己所負使命的忠誠和信守,責任就是對自己工作出色的完成,責任就是忘我的堅守,責任就是人性的昇華。總之,責任就是做好社會賦予你的任何有意義的事情。[論文網 LunWenData.Com]

  二、當前銀行管理中責任缺失的表象

  ***一*** 我並不十分清楚這個工作,所以才沒有做好這是很多銀行管理領導者的理由。因為不清楚所以才沒有做好,看起來很順理成章。其實在這個理由的背後隱藏著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為什麼不清楚自己的責任? 如果你對自己的責任邊界還沒有清楚的認識,那麼你在做什麼你自己清楚嗎? 別告訴別人你根本就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這種追問歸根結底就是個人缺乏責任感,就是自己沒想弄清楚自己的責任,或者即使清楚也不想承擔責任,才找到這樣一個理由。這個理由其實比較孱弱無力,經不起推敲,它根本不能為你擋住什麼。

  不清楚自己的責任還有一種表現,就是將自己的責任無限範圍地擴大,這樣最終會導致缺乏付諸實際行動的著力點。責任範圍擴大,就會使責任邊界模糊,容易造成責任的無法實現,並且為個人推卸責任找到理由。

  ***二*** 誰有權力誰負責,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這是很多工作人員的理由。“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領導指哪我打哪兒,打錯了也不能怨我呀。”這個理由看起來的確很有說服力。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你的確沒有很大的權力,但作為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有忠誠於銀行的義務和對銀行負有責任,比如你有責任忠誠地執行領導下達的命令。但更有責任履行國家的法律法規,比如在領導命令正式執行之前,你已經意識到這個決定有缺陷或者不適合執行,你就有責任把你的真實想法反映給你的領導,無論你的領導是否接受你的建議。

  ***三*** 我不是故意的

  這是許多銀行領導者和工作人員在其工作失職被發現後作出的一個很無辜解釋。“我不是故意的,我也不想出錯。”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不是故意出錯,就說明可能就是不小心、不留神、馬虎才出錯的,一個對待工作不小心、不留神、馬馬虎虎的人,又怎麼能夠把工作完成得圓滿出色呢?

  如果一個鍊鋼工人不小心煉出了一批劣質鋼材,一家建築公司準備把這批鋼材用作建築材料,他的一個不小心可能就關乎很多人的生命。一句“我不是故意的”這樣的解釋,能推卸掉他應該承擔的責任嗎? 如果一個護士不小心抱錯了一個嬰孩,她的一個不小心,就會導致兩個家庭的悲劇,而一句“我不是故意的”的解釋,能推脫了責任嗎? 能夠挽回這出悲劇嗎? 她又能承擔起這份責任嗎? 你作為一名銀行的財務人員,在匯款時不小心寫錯了一個賬號,你的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使銀行蒙受巨大的損失。一句“我不是故意的”的解釋,能推卸掉責任嗎?

  其實,這些事實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一個人能保持高度的責任感,有一顆強烈的責任心,這些問題還會出現嗎?“我不是故意的”這個理由的確很讓人憐憫,也會給人一種無辜感,但是無論怎麼樣,該承擔的責任一點都不會少,想推卸責任也推卸不掉。

  ***四*** 如果……,我就不會這樣了

  把出現的問題歸咎於某種假設,如果怎麼樣,我就不會出現問題了。這是比較無力的一個理由。

  “如果不是別人拖欠我的貸款,我一定不會這樣”、“如果其他環節沒有問題,我這兒肯定不會有問題”、“如果不是領導強調這樣做,我一定不會不遵守制度”……

  如果不是因為別人的原因,你一定不會有問題的。不論這種原因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總之,你沒做好的原因肯定不是你的。難道,這不是你在找的推卸責任的理由嗎?一些人不去考慮怎樣解決已經出現的問題,而是強調,“如果……,我就不會出現問題了。”假設不能代表現實,無論是懊悔也好,逃避責任也罷,這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三、提升銀行管理需要強化責任

  ***一*** 責任會使人更勇敢

  —位著名的企業家說:“當我們的公司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時,我突然不知道了什麼叫害怕,我知道必須依靠我的智慧和勇氣去戰勝它,因為在我的身後還有那麼多人,可能就因為我,他們從此倒下。我不能讓他們倒下,這是我的責任。所以我在最艱難的時候,才變得異常的勇敢。當我們走出困境的時候,我對自己的勇敢表示難以置信,我會這麼勇敢嗎? 是的,那一次遭遇讓我真正明白了,惟有責任,才會讓你超越自身的懦弱,真正勇敢起來。”

  一個有責任感的人,當他面臨挑戰和困難時,他會迸發出比以往強大若干倍的能力和勇氣。一個逃避困難,不敢面對挑戰的人,很難讓人相信他能真正擔當什麼責任。責任不僅讓人勇敢,責任還能戰勝死亡和恐懼。

  ***二*** 責任能使人更敬業

  敬業是一種責任精神的體現。一個對自己工作有敬業精神的人,才會真正為其單位的發展做出貢獻,自己也才能從工作中獲得樂趣。這樣的人是真正有責任感的人。責任的確認在某種程度上還有一種強制性,因為有自己的工作範圍就有責任,這一點不容置疑。但是敬業是人的一種主動精神,不僅要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且要以一種高度負責的精神來完成自己的工作。

  海爾的張瑞敏說“, 有缺陷的產品等於廢品,所有的產品都應該是精品。”只有具有敬業精神的員工才能夠生產出精品,也正是這種敬業精神才創造出了海爾產品的“零缺陷”。因為他們知道,1 %的差錯就會造成l00 %的問題。敬業,讓銀行的生命更有力量;敬業,是責任的延伸和昇華;敬業精神使銀行具有他人無法比擬的競爭力。

  ***三*** 責任能保證績效

  現在,很多銀行都在尋找各種方式和方法來提高工作的績效。不過很多銀行發現,無論是優秀的管理模式還是先進的管理經驗,一應用到自己的銀行就“不靈”了,工作績效並沒有明顯的提高。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責任。

  對於一個人而言,責任意味著他在自己的工作範圍之內要把該做的都做好。明確責任,這是提高工作績效的前提。對於一個銀行而言,權責不明不僅會出現責任真空,而且還容易導致各部門之間或者職工之間互相推諉責任,把自己置於責任之外,這樣做的結果使整個銀行的利益受到損害。明確的責任體系,是讓每一個人都清楚自己做什麼,應該怎麼做;可以使銀行中的職工能夠依據這個責任體系建立權責明確的工作關係,有助於職工之間彼此信守工作承諾,最終確保任務的完成。

  ***四*** 信守責任能使你做好一切

  現代銀行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職工的一丁點兒不負責任,都可能導致整個銀行蒙受巨大的損失。所以,銀行的各級領導者應注重對職工責任感的培養,有較強責任感的職工不僅能夠得到領導者的信任,也為自己的事業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奠定了堅實的人格基礎。

  試想,一個在責任感方面很欠缺的職工又怎麼能給顧客提供優質服務呢? 又怎麼能樹立銀行良好的形象呢? 銀行裡一個人缺乏責任感,那麼他所影響的不只是他自己,還有整個銀行。這就是那些管理成功企業為什麼要把責任融入到職工的日常生活中的原因。

  不必找一些理由作為自己不負責任的藉口,藉口永遠不能成為一個人不負責任的理由。承擔責任雖然有些壓力,但總比不負責任要好得多。對別人的不負責任其實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對個人如此,對銀行如此,乃至國家也如此: 責任是成果,責任是創新,責任是效率。打造一個勃發的和諧銀行,必須建立一種以責任為核心的氛圍。

  參考文獻:

  [1 ] [ 美]傑拉爾德·W ·福斯特,理查德·I ·萊爾斯著. 陳小龍譯. 責任制造結果[M] .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 ]渝紀法. 關於問責制有關問題的思考[ J ] . 探索, 2005 ,***04*** :82 - 84. 168.

  [3 ] 王宇東,張蓓,李傳俊. 淺議問責制[J ] . 中國衛生法制,2004 ,12 ***04*** :15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