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的風險控制論文代發表

  在新經濟模式的不斷衝擊下,財務風險的分析和控制已經成為各企業關注並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商業銀行財務風險控制

  【摘 要】在不確定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面臨著各種風險,因而風險管理的成敗很大程度決定了商業銀行自身的生存問題。本文重點闡述了商業銀行財務風險控制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成因,並就下一步加強商業銀行財務風險控制提出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財務管理;風險控制

  一、商業銀行財務風險控制概念及特徵

  1.商業銀行財務風險控制概念

  所謂商業銀行財務風險,就是指其在進行資金運營過程中,由於外界存在無法預測或控制的不確定性因素,使銀行財務也處於一種不確定性的狀態中,從而可能影響本行財務狀況,以致銀行處於不利局面,並在財務報表中能夠清晰地將這種虧損狀況反映出來。財務風險貫穿於商業銀行各個經營管理環節,主要有銀行資本風險、資產質量風險、資金流動性風險、利率和匯率風險以及表外業務風險等。而商業銀行財務風險控制則是商業銀行按照全行統一的經營思想和經營原則,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標和風險的防範,對各個經營管理環節中產生的風險進行控制。

  2.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特徵

  商業銀行經營的是貨幣這一特殊商品,以辦理存、貸款業務為主,以獲取最大利潤為目的特殊企業。這種特殊的經營模式決定了其財務風險的特徵。

  ***1***財務風險的滯後性

  商業銀行吸收存款的渠道多且相對分散,業務品種繁多,且期限長短不一;貸款品種較多,期限長短各不相同。特別是不良貸款或者不良資產的形成,有可能需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暴露出來。在一些風險暴露出來前一般不太會影響商業銀行的正常執行。

  ***2***財務風險的隱蔽性

  商業銀行的風險與其所處的環境存在依存關係,只有在一定條件具備後,風險才會變成現實。如由於銀行具有信用創造能力,因此,其可在較長一段時間內通過建立信用來維繫與客戶的信貸關係,並將已發生的信用風險損失加以掩蓋。一旦無法掩蓋,暴露出來,將給銀行和社會帶來嚴重危害。

  ***3***財務風險的突發性

  鑑於財務風險的隱蔽性和滯後性,若相關業務或管理人員風險意識缺乏或風險意識薄弱,一旦風險積累到一定程度,超過其能承受的範圍,就極易突然爆發,使人措手不及。

  ***4***財務風險的傳導性

  隨著商業銀行業務的不斷拓展,同業間的業務聯絡更為緊密,相互間的依存度更高。若其中一家銀行經營出現嚴重問題,極易出現多米諾效應,波及整個金融體系,導致銀行流動性不足,資金週轉失靈,進而引發社會信用危機,嚴重的會使整個金融系統癱瘓,形成金融危機。2008年美國發生的次貸危機就是因為濫用信用,銀行為老百姓提供大量的購房按揭貸款,而房地產泡沫又破裂,從而引發了次貸危機。該次貸危機嚴重動搖美國整個金融體系的基礎,使美國爆發金融危機。

  ***5***財務風險的危害性

  鑑於財務風險的突發性和傳導性,商業銀行財務風險一旦爆發,涉及的面就會相當廣。這不僅相當難處理,而且還容易引發社會恐慌。如2008年從美國開始爆發的金融危機,引發了全球性經濟金融危機和衰退。

  二、商業銀行財務風險控制的表現和原因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同業競爭日趨激勵。為了保持市場地位,多數商業銀行的內部管理加強,財務風險控制意識提高,並進行了許多積極的探索。但由於受經營壓力、人員素質等因素的影響,商業銀行還普遍存在重業務輕管理的情況,往往將盈利確定為第一目標,對經營中的風險重視不夠,認識不足,尤其是對財務風險的控制更為薄弱,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並加以改進。

  1.財務風險監控系統相對缺乏

  目前,商業銀行財務部門對財務風險分析相對較少,專門的系統支援也甚少。如對資產質量的風險不能及時監測,往往要待不良暴露出來才會引起重視;流動性覆蓋率相對較低,現金流入與現金流出不相匹配,存在一定的流動性風險。

  這主要是因為隨著金融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化程序加快,銀行同業競爭日益加劇。同時,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網際網路金融也異軍突起,對商業銀行業務發展形成非常大的衝擊。在這種經營環境下,商業銀行為了求生存,在搶佔市場、做大業務方面,投入了比較多的精力和人力、物力,財務人員對業務盈利情況較重視,同時也開發了相應系統,可以藉助系統對本行經營情況,特別是財務指標的完成情況進行及時多維度分析,但對財務風險等的控制和防範就相對較弱,沒有落實人員很好地加強財務風險的管控。

  2.財務風險管理機制相對落後

  目前,商業銀行對財務風險的監控多數僅憑個人的理解,若業務知識較全面、風險意識較強的,財務風險監控做得就相對好些;反之,則不然。長此以往,必將對業務健康、持續發展帶來嚴重影響,存在較大的風險隱患。

  這是由於長期以來,多數商業銀行對財務風險的認識和重視不夠,導致對財務部門的人員配備不足,現有財務人員日常工作的完成常要加班加點,更安排不出專門人員來具體從事財務風險的控制工作,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深入思考財務風險管理機制的建設等問題。因此,多數商業銀行的財務風險管理機制建設還較不健全和完善,需要加以改進。

  3.財務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目前,商業銀行財務部門普遍存在人員結構老化、知識相對陳舊,以及人員普遍偏緊的問題。財務人員對全行業務熟悉、瞭解不夠,每天忙於應付繁瑣的日常財務工作,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新業務或思考一些有助於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的問題,包括如何進一步加強對財務風險的控制等。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在商業銀行的職責分工中,財務部門屬於後線部門,受經營壓力影響,為儘可能多地節約成本,多數商業銀行對後線部門人員控制較緊,一般情況不增配人員。財務部門認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隨著業務的不斷增長,部門內現有人員工作早已滿負荷,日常工作的完成也常需要加班加點。若不增配財務人員,就難以很好地、深入地開展財務風險管理的相關工作,也就不會主動去思考和研究如何進一步提高防範財務風險等問題。
  三、加強商業銀行財務風險控制的防範措施

  為進一步提升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水平,使其管理適應業務持續、穩健發展需要,提出以下加強我國商業銀行財務風險控制的建議。

  1.加強系統建設,改進監控手段

  商業銀行管理層要高度重視財務風險,以銀行資訊化為基礎,由財務部門牽頭,落實相關業務部門和信科部門骨幹力量,逐步開發、完善相關風險監控系統,提高對財務風險監控的及時性,以充分發揮監控效果,將財務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財務監控系統應包括資產質量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和匯率風險等模組,各模組建設要有前瞻性,要為業務發展、風險監控內容增加而留有空餘介面,使系統能較好地滿足日常財務風險監控需要。

  2.加強制度建設,全面防範風險

  要充分認識到財務風險控制對商業銀行持續、穩健經營的重要性,牢固樹立財務風險控制無小事的理念,要將財務風險控制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一是要落實人員在梳理全行業務風險點的基礎上,建立一套全面的財務風險控制指標,實現對整個經營活動的過程監控;要根據本行風險承受能力,梳理出每項業務的風險警戒點,設定風險預警,並將這些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在實踐中不斷修改完善。二是要嚴格執行各項制度,按規範風險監督進行實際操作,確保及時發現風險隱患,及時採取有關控制措施,有效防範財務風險。

  3.加強隊伍建設,適應風控需要

  商業銀行財務風險規避的關鍵是對行為人的控制。除了加強系統和制度的建設外,銀行還需高度重視財務部門人才隊伍建設,適時補充高素質人才,改善人員結構,確保財務人員在完成日常工作之餘,有時間、精力去思考內部管理提升等問題,並能安排人員去業務部門學習業務,瞭解業務的特點、操作流程等,便於分析其中的風險環節和主要風險點,樹立全面風險管理的理念和責任意識,提高風險防範意識,以便日常工作中加強監控,有效防範和化解財務風險。

  四、結語

  在錯綜複雜的外部環境和國內經濟金融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商業銀行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不確定因素和風險也隨之增加。財務風險存在於商業銀行的整個經營過程,涉及各個業務領域和業務環節,各行應結合自身經營狀況,全面細緻分析風險點,並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防範。鑑於財務風險的多樣性,商業銀行應通過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建立良好的管理體制來合理控制風險的發生,使銀行在經營過程中實現風險最小化及利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陳德勝,文根第,劉偉,莊健.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M].清華大學出版社

  [2]許文.商業銀行風險管理[D].武漢大學,2009.

  [3]李慧芳. 銀行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及防範措施[J]. 金融證券,2012***12***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