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圖書館管理有關的論文範文集錦

  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整合的關於圖書館管理的一些論文範文,歡迎閱讀瀏覽,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何提高高校圖書館為教學科研服務的職能

  隨著高等教育建設經費的大量投入,學校科研條件明顯改善,各高校研究人員承擔重大科研課題的能力不斷加強,傳統的高校圖書館存在的被動地為科研工作提供資訊的思想顯然不再適合現代高校改革的發展。如何保證教學科研人員及時滿意地獲取相關教學科研資料,發揮高校圖書館自身優勢,更好地為教學科研服務,是急等待解決與不容忽視的問題。

  1 建設合理的有特色的館藏體系是開展高校圖書館服務工作的重要基礎

  1.1深入調查分析讀者需求

  資訊資源是高校圖書館為教學科研服務的前提條件,其質量優劣直接影響圖書館教學科研工作的開展。但是資訊資源不簡單就數量上的增加,它所要求的是一個符合本校教學科研的需求的資訊資源館藏體系。讀者對本館資訊資源和滿意程度最能直接反映資源的質量優劣,堅持對教學科研人員的學生進行定期和不定期徵詢意見,為適應高校教學改革的需求,根據學科設定明確資訊資源建設方向和內容是調查分析讀者需求的首要任務。其次圖書館工作人員經常到教學科研第一線,開展主動服務,對讀者資訊資源需求及服務需求,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調查服務模式,瞭解師生最新需求動態。最後要圖書館管理者充分認識到開展調查分析讀者需求的重要性,並將該工作納入是日常常規工作,正常開展,既避免有限圖書資源經費的浪費,同時提高資訊資源的有效利用。

  1.2建立圖書館聯絡員制度,教師參與選書購書,優化館藏資訊資源

  圖書館提高館藏質量,建立特色館藏的重要舉措就是建立圖書聯絡員制度,教師參與選書購書。圖書聯絡員由教學系部推薦,來自教學一線,瞭解專業設定,瞭解本專業的圖書需求和科研最新動態,熟悉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參與選書購書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能緊扣教學主題的專業需求,這種活動結合讀者需求調查,既提高圖書採購的針對性、專業性、實用性,又調動了教學部門關注藏書建設的積極性,加強教學部門與圖書館工作的緊密合作,解決了採購與需求脫節的矛盾。

  1.3開展館際互借,堅持實現資訊資源共建共享

  高校圖書館實現資訊資源共建共享可以起到優勢互補的作用,並能避免各高校重複建設帶來的資源浪費,並能促進高校文獻資源建設的協調發展,更好地為教學科研服務,更高質量地為讀者提供優質資訊服務。資訊科技和網路技術的迅速發展,把高校圖書館帶入到網路化,數字化的嶄新時期。資訊載體的形式從“有形”到“無形”的數字化發展要求高校圖書館必須堅持不懈地開展資訊資源的共建共享。

  2 充分利用網路資源,開闢服務專區

  建好圖書館網站,在網站上開闢一個教學科研服務專區是現代圖書館服務發展的又一新舉措。科研服務專區是高校圖書館為教學科研人員開闢的一個服務園地。在這個專區裡為教學科研人員提供優質網路資訊資源服務,包括科技查新、參考諮詢、科研課題跟蹤四大模組,搭建一個學術交流平臺,構建一個協同式的學習環境,讓廣大師生獲得學科歸屬感。

  2.1科技查新專題資訊服務

  科技查新是科研人員進行某些課題研究的先決條件,它是通過計算機或手工檢索等手段,經過反覆篩選、鑑別,公正地反映某一個科研課題的現狀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為決策部門或科研立項、成果驗收與鑑定以及專利等發明提供全面、科學的文獻依據。建立網上科技查新,開展國際聯機檢索服務,這是高校圖書館重要的網路服務創新專案,圖書館憑藉完善的檢索技術與現代化的檢索手段開展工作,為教師的申報專利、國內外參展、技術攻關、制定技術標準等進行科技查新,為使用者提供客觀的科學依據,全面地反映所查專案的新穎性、先進性和創新性。

  2.2實時的參考諮詢服務工作

  網路環境下的參考諮詢服務是以館藏的現實資訊資源和網上虛擬資訊資源為主要開發和研究物件,根據使用者的特定需求,對知識和資訊進行深入的調研、蒐集、分析、組織與創新的一系列服務。高校圖書館開展實時參考諮詢服務,是一種藉助網際網路技術,利用網上聊天軟體所開展的面向使用者的實時線上參考諮詢服務,網路環境下的參考諮詢不僅能滿足遠端使用者的需求,而且突破原有館藏概念,由靜態的收藏轉變為動態的網路資訊資源的獲取。參考諮詢有服務方式更是多樣化,***、MSN、QQ、BLOG等,全方位地開展網路參考諮詢服務。同時積極引進專家系統,為實現解答諮詢的專業化和自動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2.3科研課題跟蹤個性化服務

  圖書館資訊服務平臺開展科研課題需求調查,根據各系科研任務,按需求組織團隊對館藏資源進行蒐集整合,對館藏沒有的資源通過共建共享,保證教學科研需要。圖書館應建立重點科研讀者服務檔案,開展科研課題跟蹤個性化資訊服務。與校科研部門加強聯絡,及時掌握學校所承擔的重大科研專案,作為服務目標,調查瞭解課題的研究方向,研究內容及資訊需求,制定周密的服務計劃,與科研人員保持經常性的聯絡,及時提供資訊查詢情況,瞭解科研人員研究進展情況和資訊需求變化,以及對資訊服務要求和對服務質量評價等,使圖書館最大限度地滿足科研需求。

  3 創新服務模式,打造服務品牌

  服務內容創新體現在資訊篩選、網路導航方面。浩如煙海的網上資訊無序堆積,給讀者帶來很大困擾,圖書館工作人員如果按圖書資料分類把這些資訊進行篩選,組織和綜合處理,利用多種渠道廣泛蒐集有價值的網址編制專題文獻,供教師和其他讀者檢索查詢。圖書館各部門將自己深加工的、有價值的資訊資料按使用者要求通過館內資訊諮詢服務中心,源源不斷地輸送給使用者。

  網路導航包括特色資料庫的檢索利用,科研論文全文資料庫的使用,常用資源導航,及資料庫操作導航,加強對讀者網路檢索能力的導引。服務方式創新主要體現在為重點教學科研人員及撰寫論文的師生提供定題定點資訊服務。

  淺論圖書館管理模式

  一、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模式

  傳統的圖書館管理只是從事一些簡單的單純的“借還”以及簡單的文獻資料管理,管理方式是封閉式管理和經驗管理,簡而言之就是“以書為本”,圖書館以館藏單一的紙質印刷品為主,具體的操作過程完全依靠手工來完成,同時,傳統的圖書館管理屬於被動的服務。很顯然,這樣的管理模式不能跟上當今社會的步伐,因為它不能充分開發和利用圖書館資源,從而導致資源利用率過低,造成相關資源的極大浪費,不僅如此,還給讀者、管理員帶來不便。所謂“窮則思變”,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模式註定要被時代的潮流所淹沒,而新的適合人們需要的管理模式將應運而生,取而代之。

  二、圖書館知識管理模式

  圖書館管理是指運用現代管理學的相關原理,通過計劃、組織、協調、控制、指揮等活動,合理分配和使用圖書館的各種資源,以達到圖書館預期目標和最佳績效的工作過程,並完成圖書館的任務,最終起到一定的社會作用。圖書館知識管理就是對隱形知識和顯性知識的收集、整理、儲存和運用,充分滿足使用者對知識和資訊的需求,最終優化資源配置。它與傳統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區別在於側重點、管理物件和理論基礎不同。要實現圖書館知識管理就需把原有的知識進行分析加工利用,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再進行開發創新,同時提高管理員的知識水平和服務意識,整合工作者和讀者,形成一個共同的知識交流平臺。

  三、圖書館資源管理模式

  什麼是圖書館資源管理模式?圖書館資源管理模式就是把資訊資源、人力資源和物資資源整合,形成一個相容的管理體系。

  隨著網路技術快速發展,人們獲取資訊的渠道已不僅僅是藏書、報紙、雜誌、TV,還有網路。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閒暇時間越來越少,快捷便利的網路資訊服務被廣泛接受,從而形成了以網路為基礎的資訊服務中心。資訊資源管理不單是指資訊的收集、存放和佔有,更主要是工作者對現有資源的創新和動態開發,連結各類資訊資源和服務,分析利用資訊,建立資源共享,幫助客戶搜尋。人力資源管理則是加強工作者的培訓,授之以新的觀念、新的措施和新的方法,提高其知識水平,調動其積極性,增強其創造性和服務意識,最終提高其工作能力;工作者自己要主動學習,與時俱進,提高自己的素質修養、知識涵養和精神修養,同時要求工作者相互交流學習,進行知識互補,將自身的知識傳給他人,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學術氛圍,提高圖書館員之間的凝聚力,發揚其團結精神。物資資源管理就是對圖書館內的藏書及相關設施進行合理調配、保管、維護和修理。

  圖書館資源管理模式是以人力資源管理為核心,在提高管理者和工作者自身能力的基礎上把資訊資源管理和物資資源管理融合在一起,進行交叉管理,在資訊資源管理的時候又進行物資資源管理,一舉兩得,省時又省力。

  四、圖書館數字化管理模式

  圖書館數字化管理是運用計算機和網路技術將大量的文獻資訊以規範的數字方式儲存於計算機之中,並將資訊的儲存、管理、檢索、釋出和產權保護等綜合技術整合在一起,為讀者提供服務。它具有文獻資源數字化、文獻傳遞網路化和文獻資源共享化三個特點。文獻資源數字化是將文獻資訊轉化為用計算機裝置存貯的二進位制程式碼資訊,並實現對形式轉換後的資訊的計算機管理;文獻傳遞網路化是通過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進行數字文獻傳播;文獻資源共享化就是說在數字圖書館時代,人們通過網路在網頁上點選相關連結就可以找到世界各地的文獻資源,說到底就是使其他資源為我所用。

  隨著資訊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如今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已包括:館際互借服務、電子資源檢索服務和聯機檢索服務等。

  五、服務主導型管理模式

  服務主導型管理模式顧名思義就知道該管理模式是以“為讀者服務”為中心的,“讀者第一、服務至上”是它的管理理念,它要求最終達到“管理的互動性、管理的專業性、管理的服務性、管理的高效性、管理的系統性、管理的開發性”這六個基本目標。要實現這些目標就必須:轉變管理理念,明確管理目標;完善管理機制,提高管理效率;創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活力;強抓管理隊伍建設,保障管理實施;拓寬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模式。在整個管理過程中,堅持貫徹“以人為本”、“以讀者為中心”的管理原則和理念,使圖書館整體優化升級,步入現代化。

  六、藏、借、閱、諮一體化管理模式

  藏、借、閱、諮一體化管理模式是將收藏、借還、閱覽、導讀、參考諮詢等多項服務融為一體的服務模式,它尊重讀者併為讀者提供個性化服務,體現人文思想。其軟硬體建設,空間格局通透化,多種資訊資源一體化,資訊資源保障共享化,佈局形式超市化***閱覽室功能書庫化,書庫功能閱覽室化,資訊服務一站化,讀者權益平等化,環境氛圍人性化,開放時間全日化等***。該模式是現代高校圖書館採用的全開放式服務模式,不僅給讀者帶來便利,同時也提高了文獻資源的利用率。

  除去上述的幾種圖書館管理模式,圖書館還有其它管理模式,如圖書館、檔案、情報一體化管理模式,圖書館資訊管理系統――基於BS模式的圖書館資訊管理系統ASP+SQL,大圖書館總館――分館管理模式等,雖然它們的形式和內容有所不同,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即體現“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服務社會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