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論文統計學教學研究

  什麼是統計學?統計學有什麼作用,對於寫好一邊統計學的論文十分重要,那麼該如何來寫好這篇統計學論文呢?

  統計學是通過搜尋、整理、分析資料等手段,以達到推斷所測物件的本質,甚至預測物件未來的一門綜合性科學。其中用到了大量的數學及其它學科的專業知識,它的使用範圍幾乎覆蓋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

  一、統計學課程教學模式面臨的挑戰

  ***一***教學內容枯燥

  統計學是一門方法論的學科,其內容包含統計基本概念、描述性統計、抽樣調查、引數估計、假設檢驗、方差分析、迴歸分析、時間序列、統計指數、非引數檢驗、綜合評價等理論及方法,涉及的定理、公式非常多且繁雜。學生理解起來非常困難和枯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動力不足,非常容易出現教師在講臺講得十分起勁,學生在下面聊天、睡覺更加起勁的尷尬局面,嚴重影響了統計學課堂教學的效果。統計理論難以理解,統計方法及公式繁多複雜,教學內容缺乏興趣,客觀上導致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低,學生對統計學課程害怕和牴觸,以考試及格為最終目標,根本無法談及對統計思想的理解,對統計理論和方法的靈活應用。

  ***二***教學與考試方式單一

  目前,高校統計學課程教學主要是採取課堂教學方式,或者沿用傳統的黑板授課方式,或者單純地依賴多媒體授課。課堂教學一般圍繞教師為中心,教師講解、提問,學生被動學習,學生獨立思考機會缺失。另外,統計學課程的考試內容和考試方法非常單一,缺乏創新性。大學教育中,考試是檢驗教學效果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目前統計學課程的考試方式基本上由任課教師命題,學生參加閉卷或開卷考試,教師閱卷評分。考試內容覆蓋面小,考試內容比較陳舊,一般為填空題、選擇題、計算題,案例分析題或其他開放性題目很少涉及,學生死記硬背為主,高分低能現象明顯,不利於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三***教與學之間缺乏互動

  目前的統計教學方法呆板,填鴨式的課堂教學仍是普遍存在的現象,課堂練習和課後的作業是鍛鍊學生動手能力的唯一渠道,教學與實踐脫節比較嚴重。傳統統計學課程教學基本上借鑑高等數學課程的滿堂灌教學模式,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教師在黑板進行統計理論的解釋、統計公式的推導,學生在下面聽講、記筆記,課後給學生布置作業做練習題,教學方法方式非常單一。這種滿堂灌教學模式,是一種單向的傳授模式,除了偶爾的上課提問之外,教與學之間的互動交流非常少,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更是缺乏,教師無法掌握學生真正理解程度,學生沒有機會表達學習中的問題和困惑,學生的學習效果較差。近年來,雖然一些高校教師採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但也是治標不治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仍然缺少,並未能真正解決教與學之間缺乏互動的問題。

  ***四***偏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缺失

  目前高校統計學課程教學偏重於統計學知識的傳授包括統計定理講解、統計習題訓練和統計公式掌握等,學生採用死記硬背方法學習,很少注重對於學生能力的培養。學生能夠掌握統計理論、統計公式,但是無法將這些理論和公式運用到具體實際問題的解決。課堂任其滿耳灌,課後應付作業題,期末攻克考試題的現象普遍存在。對於應用型人才培養而言,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這些能力在統計學課程教學中卻很少涉及。只有將統計學課程教學目標從知識傳授轉向能力培養,才能真正發揮統計學課程在人才培養體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