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種子育苗技術

             作者:王田山 徐聖旺 宋平 章俊 章高升 程志剛 吳曉明

  摘要杜仲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總結了其種子育苗技術,包括採種、種子處理、選地做床、播種、病蟲鼠害防治、田間管理等內容,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杜仲;種子育苗;採種;種子處理;選地做床;田間管理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為杜仲科,杜仲屬植物。世界上僅在中國存1屬1種,屬我國特產。花單性,雌雄異株,與葉同時開放,或先葉開放。落葉喬木,樹高25m以上,胸徑達60cm,樹幹通直。皮、枝及葉均含膠質,可以直觀看到白色膠絲,即杜仲膠。全樹都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1]。所產的硬橡膠為制海底電纜和粘著劑等的重要材料;樹皮、葉、嫩枝、雄花、種子入藥;木材可制傢俱和供建築用;葉子可食用;種子可榨油。杜仲作為中藥材,在中國、東南亞及世界華人當中長期盛行。近代研究發現杜仲在降低血壓、增強人體免疫機能、抗疲勞、抗衰老、抗癌、預防骨質疏鬆等方面具有良好療效。目前國內關於其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杜仲中藥、保健品、杜仲膠、杜仲葉飼料、果實和花粉、木材綜合開發等方面的研究,處於起步階段,其綜合開發利用具有廣闊的前景[2]。
  
  1採種
  
  杜仲成熟種子的基本特徵:果皮呈慄褐色、棕褐色或黃褐色,有光澤,種粒飽滿,胚乳白色,子葉扁平筒形,米黃色。採種時間在11月5日左右,選擇無風或小風的晴天,用木棍輕敲或用手搖動樹枝,使種子脫落;高大樹木要用雲梯固定樹幹向上攀登採集。同時,在樹木生長的下山坡離母樹一定距離的地面鋪上塑料布,承接飄落的種子。種子的標準含水量是10%~14%。種子陰乾後即可裝袋放在通風乾燥的庫房儲存。
  
  2種子處理
  
  播種育苗前需要浸種,將貯藏的種子放入冷水中,浸泡8h後沉落水底的為飽滿種子。將懸浮的種子撈出,放入另一個容器中繼續浸泡16h,沉落的為亞飽滿種子,撈出癟種。播種前15d進行催芽處理。將篩選的種子與細河沙以1∶3的比例混合,堆放於沙床內***忌用水泥地***。沙的溼度以手握不滴水、手張開後沙不散、有手印為度,厚度以30~40cm為宜,室溫在5~6℃。上蓋薄層稻草以保持河沙溼潤,每隔2~3d翻動1次,防止因過分潮溼或乾燥而使種子黴變或失水,床干時適當澆水。
  
  3選地做床
  
  育苗地應選擇土質疏鬆、土壤溼潤、肥沃、排水良好的緩坡地,秋季深翻地,施足基肥,然後做床並進行土壤消毒。山地做床應順山走勢,床面寬1.3~1.5m,便於作業,長度因地勢而定,一般長度在3~5m。平地做床應挖深25~30cm、寬1.0~1.2m、長度因地形而定的長方形作為畦床。
  
  4播種
  
  山地播種一般採用條播***壟式***,行距20~25cm,株距10cm,深度2~3cm,覆土厚1~2cm,厚薄要均勻。上面覆蓋雜草或樹葉,防止土壤水分蒸發或晚霜為害,在不影響苗木生長的情況下,覆蓋物可留於床面。播種量以75~150kg/hm2為宜。平地播種可條播,也可撒播。
  5病蟲鼠害防治
  
  可用1∶1∶100波爾多液溶液噴施預防杜仲葉斑病、立枯病,如發生立枯病還可用抗枯靈、多菌靈澆灌。在氣溫20℃左右,較長時間多雨、溼度大、地力不足以及受附近杜仲幼林病源感染時,苗圃中易得葉斑病和菌核病,可採用代森銨***鋅***、代森錳鋅、多菌靈噴撒或灌澆防治。及時鬆土能增加地溫,並加撒1∶4的草木灰和生石灰粉於株根部,可預防病害的發生[3]。苗出土的15~20d前,即用1∶3的呋喃丹和黃土拌合撒哇面,毒殺地老虎。在整個苗期,要噴藥防治蝗蟲和隨後招引來的吉丁蟲、天牛等害蟲。稻草蓋畦後,必須及時投藥誘殺老鼠。
  
  6田間管理
  
  種芽出土後及時鬆土拔草,當幼苗長出4片葉時即可少量追肥,最好施用生物菌肥,既對苗木生長有利又可獲得綠色無公害杜仲。初次施肥少量,以後每月追肥1次,結合除草和灌水進行。苗期施肥要“少吃多餐”,以農家肥和複合肥為佳,施肥要清淡,以每次鬆土後稀澆為宜,碳銨不宜用,以防肥害。苗高30cm後即可在雨天撒施尿素,每次用量為60~75kg/hm2。苗高40cm後,每隔15~20d輕撒1次尿素。對於出苗過密的幼苗應間出另行移栽,保持株距8~10cm,以苗基本出齊後開出真葉前移栽為佳,在陰天或傍晚用硬竹片輕輕挑出***儘量帶泥***,隨挑***一把***隨栽,栽後澆水,7~10d後用極淡人尿糞或尿素點裕澆肥1次[4]。幼苗出土後見草就拔,防止草荒;長出4片真葉後要鬆土鋤草。早鋤能提高地溫、抗衡病源,最初1~2遍時要淺鬆,整個苗期鬆土鋤草4次,8月高溫期只拔草不鬆土。
  
  7參考文獻
  
  [1] 金先寶.杜仲播種育苗技術[J].安徽林業,1999***6***:17.
  [2] 伏乾科,張華.杜仲的用途及栽培技術[J].甘肅林業科技,2002***1***:48-50.
  [3] 黃春春,韋健.中藥材——杜仲育苗技術[J].農家致富之友,2007***7***:10.
  [4] 陳貴善.杜仲的栽培[J].湖南林業,2006***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