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土木工程畢業論文

  新時期,我國土木工程事業發展得日趨成熟,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添加了不懈動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土木工程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土木工程畢業論文範文一:土木工程施工專案安全管理措施

  摘要: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城市化程序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居民進入城市生活,對居住條件的需求逐步增多,建築行業隨之迎來了發展期。但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安全問題頻發,不但給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還造成了公共財產的損失。因此,建築單位要提高安全意識,加強土木工程施工專案安全管理。

  關鍵詞:土木工程;施工專案;安全管理

  近年來,我國房地產事業高速發展,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高速度帶來的是安全事故頻發。影響土木工程施工安全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建築單位應該明確問題,樹立高度安全意識,加強施工安全管理,確保工程的高質量和順利竣工。

  1影響土木工程施工專案安全的因素

  人是決策者和操作者,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起著重要作用。施工人員素質的高低、技術水平的強弱,都直接影響著施工程序和安全性。建築材料是決定施工專案安全性的決定因素。如果建築材料的質量不過關,不但容易在施工過程中造成安全事故,也會給居民的日常使用留下重大安全隱患。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與否,與安全施工緊密相關。明確的規章制度,不但能進行指導性規範,還可以形成約束和制約,保障施工安全。施工預算體現了建築單位的綜合實力,也決定了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的高低,直接關係著他們的品質,對施工安全有著較為直接的影響。

  2加強施工專案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樹立安全意識

  明確的施工安全意識,是土木工程安全施工管理中的首要指導性思想。建築單位在組織建築隊伍,準備啟動工程前,要對施工人員進行統一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宣傳安全施工的意義,為施工人員樹立安全生產意識,引導安全生產。如果中途有臨時加入的施工人員,施工單位也要單獨對其進行安全生產教育,不能忽略任何一個人。對於頻繁變換工種的施工人員,建築單位要及時對其進行安全培訓,傳達新工種的注意事項,使施工人員熟悉操作規範,做到心中有數。為了加深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建築單位可以利用多種方式進行安全施工宣傳。比如,懸掛安全標語、繪製安全生產板報等,營造安全施工氛圍;編寫安全生產之歌,在開工前由所有施工人員共同演唱;組建安全生產指導小組,定時開辦安全講堂;利用節假日開辦小型安全生產晚會等。

  2.2建立安全生產製度

  除了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加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還要建立、健全土木工程施工專案安全生產製度,將規章制度落實到紙面上,以制度規範行為。安全管理制度要以工程的實施程序為基礎,具有全面性、針對性,確保能夠得到有效貫徹。首先,建築單位應建立、健全安全檢查制度,定時對施工專案進行安全檢查,並詳細記錄檢查過程,明確施工中較為危險的崗位,將其作為重點觀察物件,進行定期安全檢查。同時,施工人員按照工種分組,定時組織安全生產自我檢查和安全生產建議會,形成詳細報告,上交安全生產負責人。其次,在土木工程準備施工前,應制定生產技術安全管理制度,對施工專案進行全面規範。對於土木工程施工中準備應用的技術,要進行嚴格的審批,只有通過審批後才能投入使用。在土木工程專案開始施工前,技術人員須對施工技術進行交底。例如,向相關施工人員提供技術資料,跟進安全技術措施的實施程序。當出現違反技術要求的施工行為時,要及時指出,並進行糾正指導。當出現技術缺陷時,要馬上修改或完善。在施工過程中,施工技術由於某些因素髮生變動時,要立刻制定或調整相關安全生產措施。再次,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為了保證安全技術的有效應用,建築單位要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並嚴格執行。同時,設立安全生產監督崗,派專人負責安全生產監督工作,將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人,確保能夠及時發現安全隱患並進行處理。最後,制定安全生產獎懲制度。根據土木工程施工程序,建築單位可以制定一套安全生產獎罰制度,對遵守安全生產製度或在安全生產工作上有突出貢獻的部門或個人進行獎勵,違反安全生產製度的,則視情節輕重進行懲罰。

  2.3加強生產環境管理

  在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建築環境的好壞也是影響施工安全的因素。因此,建築企業要加強對生產環境、施工場地的管理。首先,施工現場要保持規範、有序,建築材料的擺放需井然有序,道路要保持通暢,確保安全通道的疏散作用。其次,建築工地中不必要的裝置和多餘的材料,要及時清理。施工產生的廢物、垃圾等要儘快清除,確保施工現場的整潔,避免發生磕絆。再次,建築單位要對危險裝置進行安全處置。對於施工用電、危險裝置等,要上報安全主管部門進行稽核驗收,只有審批合格的裝置才能投入生產。

  3結束語

  如今,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升、城市化程序不斷推進,人們對居住條件的要求越來越高,房地產事業高速發展。但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由於多方面因素,施工安全問題頻發。因此,建築單位應該明確這些問題,樹立高度安全意識,加強土木工程施工專案安全管理。

  作者:房賢亭 單位:山東省壽光市建築工程質量監督站

  參考文獻:

  [1]黃元斌,曹林同.加強建築工程施工專案安全管理措施的探討[J].甘肅科技縱橫,2012,41***2***:93-95,127.

  [2]孟銳.淺談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J].河南科技,2013***23***:176.

  [3]劉濤.淺談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門窗,2015***7***:74.

  土木工程畢業論文範文二: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術的運用

  摘要:混凝土技術是目前國內、外建築領域工程專案施工建設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技術手段,同時也是建築行業快速發展的技術保障。實踐中可以看到,混凝土是確保土木工程專案整體施工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混凝土技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關係著整個工程專案施工建設質量和應用安全可靠性。因此,在當前的形勢下,加強對混凝土技術及其在土木施工過程中的應用問題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本文將對土木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用到的幾種混凝土技術進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建設性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土木工程施工建設混凝土技術

  1土木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築技術

  土木工程專案施工建設過程中,對混凝土質量有標準和要求,土木工程施工建設中用到的混凝土,其強度一般在C20至C40之間,該範圍內的土木工程專案施工建設用料***混凝土***選擇過程中,還應當根據建築構造要求、效能等,對混凝土進行合理的配筋作業;比如,針對土木工程專案中的大體積混凝土澆築比例方法,對鋼筋數量適當增加,而且鋼筋可承受混凝土澆築時中的溫度應力,可以有效對混凝土裂縫等病害進行控制。土木工程專案施工建設過程中,尤其是混凝土澆築前,應當對混凝土溫度、產生的溫度應力等進行全面預算,並且合理確定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溫度指標、混凝土溫度變化情況。在此基礎上,還要制定溫度變化管控措施,並且對土木工程專案施工建設過程中的各種混凝土裂縫病害問題進行預防,以此來確保土木工程專案整體施工質量。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澆築施工是一項比較難操作的的工程,主要是因為混凝土的成分是水、砂石,並且還有加入適量的外加劑。在混凝土施工過程在,通常因上述組成材料的比例控制不好,而容易出現施工質量問題。比如,因混凝土灌水量不足,而形成收縮性裂縫,該種情況容易發生在混凝土施工時地基受到限制的情況下。在具體的土木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因內部拉應力比混凝土抗拉強度大,所以可能會產生內部裂縫病害。之所以會出現拉應力超標現象,主要原因在於水分、溫度等引數不合理。比如,溫度性病害,主要是因為熱脹冷縮,混凝土膨脹、收縮過程中,形成擠壓應力、拉伸應力,進而導致混凝土結構內部產生裂縫。基於以上分析可知,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應當把握好混凝土澆築技術,具體分析如下:第一,全面分層技術。在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結構施工時常用分層技術進行澆築,首層澆築後、初凝前,對第二層進行澆築,然後以此類推,逐層進行澆築施工操作,直到最終完成施工任務。同時,利用該技術手段,可以有效確保施工質量,而且建築結構平面一定要避免過大,施工時從短邊依次向長邊進行施工操作。第二,分段分層技術。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採用分層技術手段進行澆築,其強度一般都非常的大,若現場施工機械難以有效滿足施工質量要求,則建議採用分段分層技術進行澆築施工作業。具體操作過程中,應當從底層開始,完成一段距離後,再對第二層進行澆築,如此往復至澆築完畢為止。第三,斜面分層技術。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該技術適用於結構相對較長,超過厚度本身大約3倍的工況,將混凝土一次性澆築到頂,混凝土可形成自然斜面坡1∶3,振搗時應當確保從澆築層最底端開始施工,然後逐層上移。

  2土木施工中的混凝土振搗技術

  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振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過程中,自由降落的有效高度應當控制在2米範圍之內。實踐中,若澆築高度在3米以上,則需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比如利用溜管、入串桶等。混凝土澆築過程中,應當本著分段分層、不間斷的原則進行施工作業,根據建築結構的特點、鋼筋材料的疏密程度等,合理確定澆築層的有效高度。通常情況下,澆築層有效高度為振搗器作用範圍的1.25倍時,最大高度也不能超過50釐米。實際振搗施工過程中,若所選用的是插入式振搗器裝置,則應當保持快插、慢播。其中,插點的排列一定要均勻,而且依點移動,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和順序進行施工作業,不可出現遺漏,確保振實均勻性。在振搗過程中,對移動間距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移動間距不能超過振搗半徑的1.5倍,一般在30至40釐米之間。在上層振搗過程中,建議插入下層大約5釐米位置,以此來有效避免兩層間產生接縫問題。在佈設表面振動器移動間距時,每一次移動間距均需確保底板完全覆蓋已振搗的區域邊緣,在結構銜接位置的混凝土可達到標準密實度要求。

  3土木工程施工中的箍筋施工技術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各個樑柱節點位置的箍筋施工非常重要,箍筋施工時,鋼筋分佈比較密集,操作人員需高空作業,尤其是縱橫交錯處,箍筋綁紮操作難度比較大。在此過程中,若採用的是整體沉樑施工方式,則節點位置的下部箍筋綁紮難度非常的大,甚至會導致樑柱節點位置無法準確放置柱箍筋,產生安全隱患。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建議採用兩個開口箍筋拼臺方式,即在節點位置採用開口箍筋施工技術手段,通過規範箍筋封閉、箍筋末端彎鉤構造,可確保箍筋對混凝土核心的有效約束作用。然而,分層下箍施工方法的實際應用難度非常的大,建議拆除節點處的模板,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節點箍筋間距、綁紮安全可靠性。樑板模板施工安裝完畢後,方可對樑板鋼筋進行安裝,進而對整體沉樑進行施工作業。從施工效果來看,該種施工方法,鋼筋堆放、運輸以及綁紮,整體施工非常的安全,交叉工序也比較多。在施工過程中,應當避免支模與綁鋼筋不發生衝突,施工效率高。在此過程中,針對節點箍筋少放、難以確保箍筋間距等問題,筆者建議採用以下技術措施進行處理。首先,下料施工時,每個節點位置均應當適當增加縱向短筋;其次,柱節點位置箍筋焊接過程中,在縱向短筋上構建骨架;同時,還要將整體骨架套入柱縱筋,並且將其佈設在樓板模板面之上,用穿粱鋼筋對其進行牢固綁紮。

  4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養護技術

  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國內建築行業發展過程中的應用非常的廣泛,實際操作過程中多采用的是泵送混凝土施工模式。採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技術,可有效縮短施工工期,改善混凝土效能。在土木工程專案施工建設過程中,應當做好原材料購置、配比以及振搗等環節的質量管控,以免混凝土強度不達標。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養護過程中,主要的養護技術手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牆板混凝土完成澆築振搗以後,需帶模養護7天以上。拆模以後,掛上兩層麻袋將其嚴密的覆蓋好,繼續對其進行保溫。在此過程中,需灑水養護到兩週的時間;第二,頂板混凝土澆搗施工完成、終凝以後,6小時內不能澆水,以免出現起灰、起皮等問題;8至12小時內,用薄膜可將其嚴密覆蓋,而且面層加蓋兩層麻袋進行保溫和養護,確保7天內混凝土足夠的溼潤。3~4天以後,確認混凝土核心溫度高峰期過去,再正常灑水養護至14d***滿足UEA防水混凝土養護要求***。

  5結語

  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非常的廣泛,而且涉及到諸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因此實踐中應當加強重視和技術創新,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我國建築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閆敏 單位:河南省駐馬店市人民防空辦公室

  參考文獻:

  [1]楊毅,馬士良,王濤,等.混凝土溫升抑制抗裂技術在鎮江西津灣地下停車場工程中的應用[J].混凝土,2015***8***:143-145.

  [2]張永存,李青寧.薄壁混凝土渡槽結構施工過程中的溫度應力分析[J].混凝土與水泥製品,2015***10***.

  [3]胡偉華,彭剛,黃仕超,等.基於聲發射技術的混凝土動態損傷特性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5***02***:1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