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中級工程師評審論文發表

  電力作為現代社會的重要能源之一,廣泛應用於工農業生產、人民生活、國防科技等各個領域。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新時期電力新能源及其利用

  我國的電力能源每年都會出現較大的缺口,另一方面我國為了環境保護工作,不再增加火電發電廠,而是增加核能和風能發電設施,這是由於煤炭資源大大減少,另一方面我國火電佔據電力總髮電量的70%以上,這樣的能源結構是不健康的,如果煤炭資源開採過度,我國將出現特點嚴重的電荒,所以我國應該逐步改善電力能源結構,將發電能源轉換為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方面上。我國主要的新能源發展方向包括風力發電、水力發電、核能等,其中筆者認為核能和風能是我國應該利用的重點能源專案。

  1 我國電力新能源產業存在的問題

  1.1 產業不規範發展

  國家尚未建立認證和強制性檢測制度,光伏發電、風電裝置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是產業發展不規範的主要表現。由於政府出臺相關的鼓勵政策,進入門檻較低。使得許多企業一哄而上,都想進入新能源領域。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加,也帶來了新能源領域的惡性競爭。許多企業通過壓低價格競爭,這樣容易導致部分商品質量不合格。

  1.2 技術基礎薄弱

  因為我國的新能源科研力量沒有創新的平臺去研發新的技術,許多企業的規模較小,研發能力較弱,有一定實力的企業開發能力還不如發達國家的中小型專業技術公司。所以現如今我國還沒有掌握新能源的核心技術,技術的後勁無法提上來,許多裝置的關鍵部件還要依靠進口。

  1.3 管理體系不完善

  管理體系的不完善容易導致電網建設與新能源發展不協調、不能對電網企業強制性的監管和要求等問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會造成很大的浪費,直接導致新能源發電裝置嚴重的閒置。

  2 現如今我國電力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2.1 風力發電

  風力發電是利用風力推動渦輪形成動力,再將機械能轉變為電能,風能的能源利用率很高,同時發電過程沒有汙染,是一種理想的發電方式,但是另一方面風能是一種不穩定的能源,與當地的氣候條件有著直接關係,不能在全國範圍內使用,有著時間的空間的侷限性。我國的西北地區和沿海地區有豐富的風力資源,所以可以在這些地點設立大型的風力發電廠,然後再將電能併入電網實現能源的傳遞。

  2.2 生物質能發電

  生物質能發電,很多人忽視它的重要作用,有專家統計我國全國的生物質能發電水平可以與三峽工程相比較,生物質能是利用利用生活垃圾和廢物。利用微生物的作用產生沼氣,利用沼氣發電,沼氣不僅能作為發電材料,同時也可以作為生活燃氣,直接用於做飯,或者將其加工為汽車使用的能源。生物質能發展僅在初級階段效果就已經十分明顯,所以在未來的能源發展這是一項可以重點發展的專案之一。

  2.3 太陽能發電

  太陽能發電技術是世界科學家都在重點研究的專案,太陽能發電只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利用太陽能的熱效應,加熱水資源,然後利用蒸汽推動渦輪發電。這種裝置建設簡單,利於建設和施工,但是能源利用率較低,佔據大量的土地。另一種是利用單晶片直接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是將太陽輻射作為能量收集的一種方式。但是這項裝置的造價過高,不利於大面積建設。

  2.4 核能發電

  我國核電工程發展較早,但是核電具有一定文獻性,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爆炸的危害歷歷在目,但是核能是人類能源發展的重要趨勢,所以我國發展核能時,一直都從核能的安全性出發,對核電站的選址慎之又慎,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積累,我國的核電技術較為成熟,能夠避免核事故,因此僅在2015年就通過了8處核電站的建設工作,我國核電數量***包括在建***達到49處,核電的快速發展不僅是我國能源的需要,也彰顯了我國在核電技術上成熟的科技。

  另一方面我國長在利用核聚變技術,掀起新的技術革命,如果實驗成果,那麼時間將在具有能源危機,為了這一目標,我國科學家努力科研,並在這一領域取得世界最領先的地位,階段技術不斷的突破,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獲悉,該院等離子體所承擔的大科學工程“人造太陽”實驗裝置***EAST***又獲重大實驗成果,其輔助加熱工程的中性束注入系統***NBI***在綜合測試平臺上成功實現100秒長脈衝氫中性束引出,初步驗證了系統的長脈衝執行能力。

  2.5 水利發電

  根據第五次全國水能資源普查結果顯示,我國大陸水能總蘊藏量很大,我國可開發的水能資源可以建成於三峽同等規模的16座水電站,我國的水力發電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6 地熱發電

  地熱來源於其內部包含巨大的能量,地熱蘊含的能量與全球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些傳統能源相比要高出數十倍。由於我國地大物博,有著豐富的地熱資源,所以我國的地熱能發展較為迅速,適宜建設電站的地熱資源主要集中在西藏一帶。人們主要利用蒸汽法、水氣分離法、減壓擴容法、低沸點工質法,將地球內部釋放到地表的熱量轉換成電能。

  3 我國電力新能源產業發展對策

  3.1 統籌規劃,實現科學合理佈局

  產能過剩是我國新能源發展較為嚴重的現象。因此國家應進行統籌規劃,明確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思路和階段性任務,及時調研和評估新能源資源,在新能源產業能夠有計劃、有目標的發展。

  3.2 加強研發,提高技術水平

  新能源的發展要注重技術研發工作。為了能夠支援新能源產品、技術研發以及規模化生產,要確保新能源技術研發投入穩定增長。國家要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發揮出企業創新主體的作用,創新出適合我國新能源發展的新技術。

  3.3 制定協調配套的政策體系與制度

  協調配套的政策體系與制度是提供新能源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投資環境的保障。為了解決新能源產業投資成本高的問題,要建立健全財政補貼制度,並且與稅收減免和信貸優惠等手段共同實施。完善投資融資制度,努力爭取更多的資金投融到發展新能源產業中,並且硬性要求電網企業按照一定比例使用新能源,實現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

  結束語

  我國新能源發電技術發展迅速,這是因為新時期的能源的壓力導致的,電力能源是制約我國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正在採用新的技術,來改變現在的能源結構,但是依舊沒有改變我國主要依靠火電發電的現狀,核能和風電僅佔5%左右,沼氣、潮汐、地熱能不到1%,這是我國電力的問題,但是也是發展機遇,我國核能按照國家規劃要達到能源總數的15%左右。同時沼氣、潮汐、太陽能有著極大的發展空間,只要解決重要的技術難題就能實現能源結構的改變,逐漸的取消火電,讓電力生產更加綠色、無汙染。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