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術論文的範文大全錦集

  美術論文知道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整合的一些關於美術的論文,歡迎借鑑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國美術文化傳統的特點研究

  中國是一個文明的古國,有著悠久歷史,燦爛的文化,中國的文化在我國的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美術文化是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美術文化具有一定的特點,其研究與應用對我國傳統文化都有重要影響,我國美術文化與西方藝術文化的融合,對世界文化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1民俗文化的藝術內涵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在傳統中國美術文化發展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民俗文化發展的程序,民俗文化是一種特色文化,在美術文化中需要運用民俗文化展現出藝術的色彩,展現出民族的風貌,展現出民族特色,符合民族的發展需要。中國美術文化傳統民俗文化的藝術內涵,也展現出了我國的民間美術文化由注重物質生活到注重精神生活的轉變。優秀的藝術作品都來源於生活,作者要深入瞭解生活,但作品又的高於生活,在我國很多藝術作品都與民俗文化有一定的關係,比如我國春節都貼“門神”、掛紅燈籠、貼“福”等。美術文化就有很多這樣的作品。即使在物質條件艱苦的偏遠山區,人們的家中也常常能夠見到漂亮的傢俱、竹編等,它們工藝精美,式樣樸實,常常使人忘記它們實用品的本質。製造者追求器物造型、色彩花紋的完美性,力求做到美觀與實用的完美結合。中國藝術文文化在應用的過程中,展現出其藝術的特色,傳統美術文化與民俗文化二者有機結合,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共同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中國美術文化傳統的特點

  2.1人本和時代相結合

  美術的作品在實際創作的過程中,作者需要來源於生活,必須依靠生活的特色進行有效創作,創作出的作品能符合人們需要,成為人們喜歡的作品,這是藝術家的的目標。我國美術起源於遠古時期人類的岩石刻畫,這是對生活的一種記錄,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一種形式。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化的進步,美術逐漸從岩石刻畫發展到紙張繪畫,同時美術的功能也發生著改變,記錄生活、陶冶情操、物質來源等都是創作者美術繪畫的意圖,但無論出於何種意圖,繪畫者的美術作品都遵循 “人本”思想。現代藝術在創作的過程中,設計的作品需要與時代的背景想結合,創作出優秀的作品,需要結合人的思想意識與時代環境想結合,根據藝術特徵,進行作品的創作,作品能反應時代結合的應用價值,具有時代的應用意義。

  2.2現實和思想相結合

  思想是美術作品的靈魂,在藝術創作過程中,需要與現實背景結合起來,創作符合時代特徵的美術作品,展現出藝術文化的特徵,具有實際應用的價值。我國美術文化傳統注重繪畫的形式和思想,形式主要是指對社會現實的記錄和寫實,而思想就是創作者所富含的想法和情意。形式和思想的有機結合,是對美術文化的一種補充,在藝術作品發展的過程中,對作品的創作過程中,作品能展現出作者的思想意識,提高其作品的實際應用效果。所有的美術文化作品都是現實與思想的結合。但是中國美術文化傳統思想與現實的結合,不僅注重在繪畫中蘊含自己的思想,更注重繪畫技巧的提高。其注重作品的內外合一,不過於拘束作品的現實表達,注重作品的情感表現。因此中國美術是虛實結合的,美術創作者一般會將對社會的想法通過美術繪畫虛實結合的特點表現出來。中國美術文化傳統的現實和思想在美術作品中是相互作用、互相影響的,但對現實的描繪較為隨性,更加註重表達 “真”情感。我國社會經歷了非常曲折的發展歷程,每一個社會發展階段的社會現實都是不同的,而人們的思想也是不同的,所以美術作品的表達不僅是客觀現實的展現,同時也是自己內心思想的內化。

  2.3情感和理法相結合

  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作品能表達一定的思想藝術,通常都把作者的情感賦予作品中,通過作品可以展現出時代背景,作者的思想藝術,自然的發展過程。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是一個東方巨龍,中國美術文化的發展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現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在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彙總,作者把情與理融入作品中,二者對作品互相影響,互相促進,作品是能表達其作者的思想?群?,符合現代傳統文化的發展歷程,美術作品展現出作者的內心感受,是藝術作品的一種昇華,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總之,美術是一種藝術 ,美術文化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最終目標是為人民服務,中國的美術文化需要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民族的習俗等結合起來,為我國文化建設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在我國美術文化的發展過程中,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需要,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發展起到重要保障,中國傳統美術文化的有機發展,為我國現代美術文化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工藝美術的原生性與再生性

  前言

  在我國古代美學藝術的引領下,以農業及手工業技術融合生產,參雜著地域性、宗教性較強的思潮觀念的實用性審美工藝就是我們所講的原生性工藝美術。自古以來,原生性工藝美術就是承載著人們精神和物質生活形成的觀念和信仰外化的美術表現形式,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以及一切人與外界環境關係的表現,所以它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和宗教性。在農業社會,我國不同地區和民族以及宗教的工藝美術表現形式和藝術手段都不盡相同,甚至大相徑庭;隨著工業社會的到來,工藝美術形式展現出形式多樣化、風格融合化,以及美學思想的百家爭鳴,給人們帶來了豐富的美學藝術感受。

  一、工藝美術的美術特徵

  1、工藝美術的實用性於審美性關係

  中國傳統的國畫藝術特別是宋代開始興起的文人畫藝術,旨在抒發畫家豐富的個人情感,是由畫家真實的個人內在情緒所引發,它的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具有藝術家強烈的個性化,是一種獨特和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也有著不同的審美原則,可以說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審美,它追求的是感官的愉悅性和內涵和豐富性。而我國工藝美術的形成卻是以社會和生活中的實用性為起源,以審美性為輔助的,目的性較強的美術製作,它不一定是藝術的創造。比如建築物上的壁畫、藝術出版圖書、廣告製作、物品色彩和形態的設計等,可以說工藝美術是藝術和實用的雙重需要,在實用性的同時兼顧藝術性,在審美與實用性上實現高度的統一。

  2、工藝美術是傳統文化和民族、宗教的折射

  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望,人們在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就會以自己的願望來臆想或者借用美化出一些符號和圖騰,然後將其工藝和美術化,以裝飾自己眼前的事物。這種原生的工藝美術表現形式具有強烈的宗教性、民族性和民俗性,它往往體現的是一個民族、一種宗教或一個區域的共同信仰,所以,它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有時,工藝美術也作為一種對人們生活和社會實踐、大事件的辦理和紀念、人們的祈望和心願的一種記錄和銘刻。它一般不太受當時美學藝術流派的束縛和限制,可以以任何事物為載體,也可以用任何一種表現和記錄形式。所以說,工藝美術在一定的統一內也存在其藝術個性及獨特的審美情趣。

  二、對工藝美術的原生性探討

  工藝美術的發展歷史悠久,而自古以物質生活水平來決定人們的社會地位的觀念也使工藝美術在不同的社會階層有著不同的表現手法和形式。

  1、傳統工藝形式的延續

  傳統的工藝品即是歷史悠久的手工藝術品,它的起源是來自於當時人們生活的需要。其形式亦是包羅永珍,如瓷器、紡織刺繡、木製品、各種雕刻、書畫印、宗教及少數民族的配飾以及各種民間流傳的與生活和社會實踐相關緊密的實用性工藝品。隨著實用性的改變,有些日久彌新,有的則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些現今社會和人們生活會經常接觸到的常用工藝品會與傳統的工藝表現形式進行演變和進化,但他們都是以傳統的工藝形式為雛形,如由刺繡演化而來的現代十字繡就是一個工藝美術各類的代表。

  2、以傳統工藝品的製作方法為依據

  工藝美術起源於傳統的手工藝術。傳統手工藝品是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的需要而出現的,根據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的差異,傳統手工藝術的表現形式和藝術水平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有的是家庭自行製作生產的,有的則是由出色的手工藝從業者生產的。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藝術表現手法的資源共享,優秀的傳統工藝形式則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得以更好的繼承和發展。現代工藝美術較傳統手工藝術相比還具有一定的融合性、專業性和先進性,工藝製作的水平和效率都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但它都是由傳統的製作方法為依據發展下來的。

  三、對工藝美學再生性探討

  由於現代科學技術和審美水平的不斷提升,工藝美術的製作和生產能力及藝術化水平也得到了積極的推動,同時,工藝美術服務經濟發展的特徵也逐漸體現出來,目前已不再只是為了生活自用,更多的是作為一種藝術產業不斷髮揮著自己的經濟價值。

  1、工藝美學的經濟價值

  隨著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工藝美術的傳承和發展也不再只是自身存亡的問題,更多的是我國傳統藝術形式的保護和繼承,很多實用性和時代性不強的工藝美術形式在面臨失傳的窘境時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構及時干預,實施強制保護。並與其它藝術形式一起,同旅遊業、藝術經營業相結合,正在發揮著它們單純的文化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從而帶來一定的經濟價值。

  2、工藝美學的主題變化

  工藝美術的實用性體現在它在社會生活的使用方式上,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工藝美學作品都是用來滿足人們生活的。當今社會,不同的工藝美術已經隨著自己的不同價值體現,發揮著自身不同的社會職能作用。但無論是實用性還是文化性價值的體現,它們所代表的主題特徵都是一樣的。主題的多樣性打破了傳統工藝美術的單調,使工藝美術更加富有人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