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學在高中物理習題教學中的作用

  邏輯學與教學關係的研究是歐美國家哲學研究的新興熱門問題之一。邏輯學是合理思維的工具,它能使人在思維過程中概念準確、判斷恰當、推理合乎邏輯;使人更準確,更嚴密地表達思想,反駁謬誤。隨著教育及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素質教育要求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高分”不再是教學的唯一目標。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思維習慣以及思維方法的培養成為教學的重點目標之一,這無疑對一線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階段是學生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的重要階段,是邏輯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必須有系統的邏輯學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本文從實際高考試題的邏輯學分析著手,從習題教學的視角分析邏輯學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 邏輯學幫助深化物理概念和規律

  通過習題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物理概念,深刻地理解物理規律。但是,很多時候,學生看似理解了所學的物理內容,習題中也能夠準確地給出答案。但是,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未必真的到了實質。而從邏輯學視角分析問題的時候,會有新的體會思考。如下例所示:

  例1 ***2014年高考北京卷13題***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溫度降低,其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增大

  B.物體溫度升高,其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增大

  C.物體溫度降低,其內能一定增大

  D.物體溫度不變,其內能一定不變

  第一步:

  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誌。

  溫度升高,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增大。

  溫度升高 溫度降低

  ————————————————————

  分子熱運動的平均 分子熱運動的平均

  動能增大 動能減小

  ***充要條件假言推理***A項錯誤;B項正確。

  第二步:

  物體的內能包括所有分子的動能和勢能之和。

  物體內能增大,要麼分子動能總和增大***溫度升高***,要麼分子間勢能增大溫度降低。

  ————————————————————

  結論:若分子間勢能的增量大於分子動能總和的減少量,分子內能增加;

  若分子間勢能的增量小於分子動能總和的減少量,分子內能減少;

  若分子間勢能的增量等於分子動能總和的減少量,分子內能不變。

  ***相容選言推理否定肯定式,兩個選言肢均未被排除,結論為選言判斷*** C、D選項錯誤。

  分析 乍一看本題,A、B選項像是假言判斷,實則為假言推理。假言判斷與假言推理看似無大的差異,但是,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卻大相徑庭。假言判斷中,前件與後件是因果關係,前件的真導致後件真。假言推理則是推理匯出的含義。溫度變化與分子平均動能的變化構不成因果關係,溫度升高只是分子平均動能的外在表現形式。作為高考題本題選項並未採用“當且僅當……則……”或“若……則”的形式來表述,極其嚴密。因此,從邏輯學角度重新審視物理知識的時候,會使認識更為透徹、深刻、嚴謹。

  2 以邏輯學為基礎,合理命題以培養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

  物理習題教學擔任著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重要任務。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在學生對物理概念和規律掌握到一定程度以後,可以通過對一些推理性較強的習題的練習,來充分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此時,習題要有深度,要求推理過程複雜,脈絡多樣,如此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能力,使其思維更加縝密、靈活。如下例所示:

  例2 ***2014高考天津卷4題*** 如圖1所示,平行金屬板A、B水平正對放置,分別帶等量異號電荷。一帶電微粒水平射入板間,在重力和電場力共同作用下運動,軌跡如圖1中的虛線所示,那麼*** ***

  圖1 帶電粒子執行軌跡圖(圖略)

  A.若微粒帶正電荷,則A板一定帶正電荷

  B.微粒從M點運動到N點電勢能一定增加

  C.微粒從M點運動到N點動能一定增加

  D.微粒從M點運動到N點機械能一定增加

  第一步:

  類平拋運動的物體動能增加,因為類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勻速,在豎直方向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

  微粒在極板間做類平拋運動。

  —————————————————

  結論:微粒從M點運動到N點動能一定增加***帶證式直言三段論推理,肯定前件式***。

  C正確。

  第二步: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微粒的重力勢能、電勢能、動能三者之和不變。動能是增加的,要麼重力勢能減少,要麼電勢能減少。

  重力勢能減少。

  ———————————————————

  結論:如果重力勢能的減少量小於動能的增加量,電勢能減少。

  如果重力勢能的減少量大於動能的增加量,電勢能增加。

  ***相容選言推理否定肯定式,兩個選言肢均未被排除,結論為選言判斷*** D選項錯誤。

  第三步:

  電勢能增加,電場力做負功。***充要條件假言判斷***

  電勢能無法判斷,因此,電場力做功無從判斷。A、B選項錯誤。

  以上例項的推理過程較為複雜,脈絡並不十分簡單。這就要求學生能夠找到合理的著手點,結合紮實的物理知識,以正確的思維方式進行推理。類似的習題編制有很多,但教師們在出題時未必考慮了相應的邏輯學知識,如果能夠以邏輯學為理論基礎來指導實踐,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3 分析學生物理學習障礙中的邏輯學問題,並採取合理的教學策略

  通過習題教學和練習,教師可以隨時得到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資訊,藉以調整教學內容、方法和程序。在習題訓練過程中,學生在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難以把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物理知識與邏輯思維相聯絡。對於物理習題教學中的易錯題,教師需從邏輯學角度系統科學地分析學生的邏輯思維障礙,對症下藥,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同時培養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和辯證邏輯思維能力。

  例3 ***2014高考海南卷9題*** 如圖2***a***,直線MN表示某電場中一條電場線,a、b是線上的兩點。將一帶負電荷的粒子從a點處由靜止釋放,粒子從a運動到b過程中的v-t圖線如圖2***b***所示。設a、b兩點的電勢分別為φa、φb,場強大小分別為Ea、Eb,粒子在a、b兩點的電勢能分別為Wa、Wb,不計重力,則有*** ***

  ***a***某電場中一條電場線 ***b***粒子運動v-t圖

  圖2(圖略)

  A.φa>φb

  B.Ea>Eb

  C.Ea

  D.Wa>Wb

  第一步:

  由牛頓第二定律F=ma知,物體合外力與加速度成正比,若加速度減小,則合外力減小。

  從a到b的過程中,加速度減小。

  ————————————————————

  結論:從a到b的過程中,粒子所受合外力減小***充要條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

  第二步:

  由電場強度定義E=F/q知,若電場力減小,則場強減小。

  從a到b的過程中電場力減小,因為粒子只受到電場力的作用。***帶證式前件***

  ————————————————————

  結論:從a到b的過程中,電場強度減小***充要條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

  第三步:

  由能量守恆定律可知:粒子電勢能與動能之和不變。

  粒子動能增大則電勢能減小。

  粒子動能增大,因為粒子速度在增大***帶證式前件***。

  ————————————————————

  結論:粒子電勢能減小***充要條件假言判斷,肯定前件式***。

  第四步:

  沿著電場線方向,電勢逐漸降低。

  受力方向由a指向b。

  正電荷受力方向沿著電場線方向。

  分析 本題之前三步邏輯推理對於學生來說並不難,但是第四步中,一些學生由於錯誤地使用了同一律的思維規律,潛意識地把粒子當做正電荷,因此得出了錯誤結論。找出了學生的邏輯思維障礙以後,教師就要注意強調,在靜電場部分知識的學習的時候,要時刻注意粒子電性的正負,不能隨便就把粒子當做帶正電荷處理。

  4 總 結

  本文從三個角度闡述了邏輯學在物理習題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望能夠引起廣大同行的注意。沒有邏輯學作為基礎固然也可以做一名物理教師,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亦可得到提高。但是,如果有邏輯學作為指導實踐的基礎,相信一定能夠更好地培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