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綜地理備考指導之行星地球

  在政法幹警文化綜合地理的考試中自然地理考查的比例最大,每年必考,從往年的真題來看來看,很大一部分比例的試題,都和地球的運動有關,從歷年的真題中行星地球考點分佈如下:09年:日光之城拉薩、10年:地球公轉的遠日點和近日點、11年:正午太陽高度角、12年:東西半球分界線、13年:印度半島位置的變化、14年:地球公轉二分二至點。每一年的試題中都有考到行星地球部分的知識,可見該章節的重要性,掌握理解地球的運動的規律,對於理解地理現象也是有是有很大幫助的。接下來,考試網就如何備考以及地球行星中的重難點,與各位考生做個指導。

  行星地球這個章節的內容有:1.地球和地球儀2.宇宙中的地球 3.地球的自轉4.地球的公轉。前兩個部分知識點偏向於記憶,後兩部分的知識點偏向於理解,內容較為繁雜不僅需要記憶更是需要理解,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才能很好的把此章節的內容掌握。

  第一部分地球和地球儀中需要記憶的知識點不多,主要有經緯線的特徵及其重要的經緯線,例如本初子午線、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東八區的中央經線、中低高緯的分界線。一般來說考試的形式偏向於選擇題,例如:

  【例一】部區域經緯網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述正確的是 *** ***

  A.①、②兩地均位於中緯度

  B.①地位於a區域的東南方向

  C.③、④兩地均位於東經度

  D.④地位於②地的西北方向

  2.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劃分,同位於兩個相同半球的是 *** ***

  A.①與② B.③與④

  C.②與③ D.①與④

  3. 圖中A.B.C.d四個區域,實際面積最小的是 *** ***

  A.A B.b

  C.C D.D

  【答案】

  1.B

  2.B

  3.D

  【解析】

  試題分析:

  1.讀圖中經緯網可知,0°-30°為低緯地區,圖中②③位於低緯地區,故A錯誤;讀圖中方向可確定,①位於a區域的東南方向,故B正確;讀圖中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東半球範圍為20°W-0°-160°E,西半球範圍為160°E-180°-20°W,可判斷,③④位於西半球,故C錯誤;④位於②地的東北方向,故D錯誤。

  2.東半球範圍為20°W-0°-160°E,西半球範圍為160°E-180°-20°W,赤道為南北半球分界線,可推斷,①地位於南半球和西半球,②地位於南半球和東半球,③地位於北半球和西半球,④地位於北半球和西半球,故B正確。

  3.地球為兩極略扁的橢球體,相同經緯度差值對應的實際面積越靠近赤道越大,故b=c>a>D.,故D正確。

  考點:經緯網。

  第二部分宇宙中的地球中的知識點偏向於記憶,主要的知識點有:天體系統***需要知道各大天體系統的關係***、八大行星及其特點、地球的特殊性以、太陽大氣圈層結構及太陽活動的相關知識點。主要考察的形式也是選擇題難度係數較低,如例二所示:

  【例二】 太陽大,地球小,太陽帶著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帶著月球跑。”重溫兒時的童謠,會使我們生出無限的遐想。完成下列小題。

  4.童謠中出現的天體,按先後順序排列的是*** ***

  A.恆星、行星、衛星 B.星雲、恆星、行星

  C.恆星、小行星、流星體 D.恆星、行星、小行星

  5.兒歌中出現的天體,屬於*** ***

  ①太陽系 ②地月系 ③銀河系 ④河外星系 ⑤總星系 ⑥可見宇宙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答案】

  4.A

  5.A

  【解析】

  試題分析:

  4.根據童謠可知,童謠中一次提到的天體為太陽、地球、月球,其中太陽為恆星,地球為行星,月球為衛星。

  5.兒歌出現的天體有太陽、地球和月球,包括其的天體系統有太陽系,但是銀河系包括太陽系,總星系包括銀河系,可見宇宙包括總星系,故選A。地月系不包括太陽,故不對。

  考點:該題考查天體與天體系統

  第三部分地球的自轉中的知識點更多的偏向與理解能夠靈活應用,光靠機械的記憶是不夠的,對於該部分的知識考生要有個清晰的脈絡,才能夠把知識學活用於解題。主要的知識點有:1.地球自轉軸 2.地球自轉方向3.地球自轉週期4.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即產生晝夜更替和時差,以及地磚偏向力***。 難點在於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其中時差是大部分考生疑惑最大的部分。其實區時地方時的計算並不是那麼難,只要考生把握其計算原則就能夠很好的掌握時差的計算。

  關於區時的計算考生只要把握以下原則即可:

  由於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在同一條緯線上,東邊的地點總比西邊的地點先看到日出,東早西遲是計算區時的關鍵。計算方法如下:

  ①從兩地的時區差,求出兩地的時間差。

  ②根據東早西遲的道理,採用東加西減的演算法,求出某地時間。

  ③在相加的過程中,如出現結果大於24小時,那麼要把得數減去24小時,日期加上一天;反之,在相減的過程中,如出現不夠減的情況,那麼要加上24小時來減,日期要退後一天。

  該部分的考題依然是以考選擇題為主,但也不排除出主觀題的可能。如例3所示:

  【例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肖紀年—蛇年春節聯歡晚會於北京時間2013年2月9日當晚20時在中央電視臺演播大廳隆重上演,精彩的節目吸引了全世界華人的目光。

  6.在美國紐約***74°W***的華人華僑開始收看春節聯歡晚會現場直播的當地時間***區時***是

  *** ***

  A.2月8日7時 B.2月9日7時

  C.2月10日7時 D.2月9日19時

  7.聯歡晚會開始時,全球處於2月9日的理論範圍是*** ***

  A.一半 B.三分之一

  C.全球 D.四分之三

  【答案】

  6.B

  7.C

  【解析】

  試題分析:

  6.美國紐約***74°W***位於西五區,北京時間***東八區***2月9日當晚20時,西五區當地時間=20時-***8+5***=7時,故B正確。

  7.已知東八區為2月9日20時,東十二區為2月9日24時,西十二區為2月9日0時,全球範圍都為2月9日,故C正確。

  考點:區時計算。

  第四部分地球公轉中的知識點有一定的難度,各個知識點相關性很強,也是後續章節例如學習氣候的一個基礎,此章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重要的考點有:遠日點與近日點、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以及四季的更替和五代的劃分。這些知識點是有邏輯關係的考生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方能讓解題事半功倍。考生需要理解的是正是由於地球自轉軌道面和公轉軌道面存在不在統一平面,兩個軌道面的交角為23°26′即黃赤交角,加之地球在自轉的同時也在公轉導致了太陽直射點在南北迴歸線之前作迴歸運動,從而導致全球的熱量的分佈不均,從而產生四季的更替和五代的形成。有了一個清晰的知識脈絡,有助於考生系統的掌握各個零散的知識點。本部分的知識出題的形式選擇的題和主觀題均有可能,選擇題的可能性稍大。如例4所示:

  【例4】下圖示意太陽直射點在南北迴歸線之間往返移動,分析回答下題。

  8.當太陽直射點處在d位置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只有赤道上晝夜平分

  B.北半球各地晝長達一年中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

  D.北極圈及其以北到處都是極晝現象

  9.當太陽直射點由d→a移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北極圈內的極夜範圍逐漸增大 B.南半球各地黑夜逐漸變短

  C.全球逐漸趨向晝夜平分 D.地球公轉逐漸趨向近日點

  10.當太陽直射點由d→a移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黃赤交角逐步加大 B.南半球白晝範圍逐步減小

  C.晨昏線與經線的夾角逐步加大 D.熱帶範圍逐步加大

  【答案】

  8.A

  9.C

  10.B

  【解析】

  試題分析:

  8.當太陽直射點處在d位置時是北半球的冬至日12月22日。赤道上全年晝夜平分,A正確。12月22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南迴歸線及其南晝長達一年中最大值,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晝現象,B.C.D錯 。

  9.當太陽直射點由d→a移動時,太陽直射點由南迴歸線向赤道移。北極圈內的極夜範圍逐漸縮小,A錯。南半球各地黑夜逐漸變長,B錯。全球逐漸趨向晝夜平分,C正確。地球公轉逐漸趨向遠日點,D錯。

  10.當太陽直射點由d→a移動時,太陽直射點由南迴歸線向赤道移。黃赤交角在一定時期內是不變的,A錯。南半球白晝範圍逐步減小,B正確。晨昏線與經線的夾角逐步減小,C錯。熱帶範圍不會變化,D錯。

  考點:該題考查地球公轉運動的意義。

  結語: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各位考生在備考時切忌勿死記硬背,要找到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係,在理解的基礎上事半功倍。最後祝各位考生能夠一舉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