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法律試題帶答案

  行測法律常識是國家公務員考試必考題型之一,考生在備考期間需要平時多加積累,多進行試題練習,以下就由小編為你提供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法律試題幫助你練習提分。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法律試題***一***

  1、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2008考試錄用公務員簡章》規定,面試採用*** ***為主的方法進行。

  A、無領導小組

  B、檔案筐

  C、非結構化

  D、結構化

  2、下列關於政府資訊公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行政機關在公開政府資訊前,應當依法對擬公開的政府資訊進行審查

  B、行政機關對符合法律規定的公開基本要求的政府資訊應當主動公開

  C、申請公開的政府資訊中含有不應當公開的內容,不予公開,同時告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D、行政機關依申請提供政府資訊,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3、下列不屬於行政許可法調整範圍的是*** ***。

  A、老王下崗後自謀出路,想自己開一個小飯館,於是向工商局提出申請,工商局經審查,發給了老王營業執照

  B、公安交通部門根據李某的申請,發給李某駕駛執照

  C、某大學希望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撥款對學校擴建。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對其申請予以審批

  D、進出口食品檢疫機關,對某公司的出口食品鑑定後,貼上了檢疫標籤

  4、起訴: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自己的民事權益受到他人的侵犯或者與他人發生爭議,以自己的名義,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審理,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係,制裁對方的民事違法行為,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一種訴令行為。根據上述定義,下列情況屬於起訴的是*** ***。

  A、某人因家中被盜而報告公安機關

  B、某人因不服判決而向高階法院遞交文書

  C、某企業因對方不履行合同而將其告上法庭

  D、被告因發現原告侵犯自己的權利而在訴訟過程中反訴原告

  5、在一起民事侵權案件中,當事人提起上訴時*** ***。

  A、只能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出

  B、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

  C、由第二審人民法院接收上訴狀,然後移交給原審人民法院

  D、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接收上訴狀,第二審法院不接收上訴狀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法律試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2008考試錄用公務員簡章》規定,面試以結構化方式為主進行。故正確答案為D。

  本題相關知識點:結構化面試,也稱標準化面試,是相對於傳統的經驗型面試而言的,是指按照事先制定好的面試提綱上的問題一一發問,並按照標準格式記下面試者的回答和對他的評價的一種面試方式。

  2、答案: ABC

  解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資訊公開條例》第四條政府資訊公開工作機構的具體職責第四點對擬公開的政府資訊進行保密審查,可知A選項正確;根據第九條行政機關對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資訊應當主動公開:***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二***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三***反映本行政機關機構設定、職能、辦事程式等情況的;***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主動公開的,可知B選項正確;根據第二十一條第二點對申請公開的政府資訊,屬於不予公開範圍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可知C選項正確。根據第二十七條行政機關依申請提供政府資訊,除可以收取檢索、複製、郵寄等成本費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費用。行政機關不得通過其他組織、個人以有償服務方式提供政府資訊,可知D選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ABC

  3、答案: C

  解析:

  行政許可,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准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實施行政許可的結果是,相對人獲得了從事特定活動的權利或者資格。A、B、D三項都屬於“行政許可”。

  C項“申請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撥款”不符合行政許可涵義,屬於行政審批。故正確答案為C。

  4、答案: C

  解析: 在材料中起訴的主體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物件是人民法院,並且是民事權益受損。A項中報告公安機關,物件不一致,排除;B項中不服判決,不是民事權益受損,屬於上訴,排除;C項中主體是企業,物件是向法院,符合;D項中已經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被告的行為屬於反訴,排除。所以本題的答案為C。

  5、答案: B

  解析:

  《民事訴訟法》第149條規定: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並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故正確答案為B。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法律試題***二***

  1、因張三不償還一年前的十萬元現金借款***利率5%***,李四將其訴至法院,但李四丟失了借條原件,面臨敗訴的風險,最後在法院的調解下,張三自願償還李四現金十萬元,李四主動放棄利息的訴訟請求。

  下列法律內涵最能體現這一調解精神的是*** ***

  A、無救濟,即無權利

  B、法者,定分止爭也

  C、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D、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

  2、下列法律諺語與其蘊含的法學理念對應正確的是*** ***

  A、法律不保護權利上的睡眠者——法的首要價值目標是正義

  B、平等者之間不存在司法管轄權——司法管轄權的普遍性

  C、任何人不因思想受處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誰主張誰舉證

  3、“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這句話說明*** ***。

  A、權利和義務渾然一體

  B、權利和義務在價值上代表了相同的法律精神

  C、權利和義務在結構上是不可分的

  D、權利和義務在總量上是相等的

  4、法的調整物件是*** ***。

  A、人的行為

  B、法律關係

  C、法律體系

  D、一定的社會關係

  5、西方法律格言說:“法律不強人所難”。關於這句格言含義的闡釋,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

  A、凡是人能夠做到的,都是法律所要求的

  B、對人所不知曉的事項,法律不得規定為義務

  C、根據法律規定,人對不能預見的事項,不承擔過錯責任

  D、天災是人所不能控制的,也不是法律加以調整的事項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法律試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英國法學家麥克萊有句至理名言,“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張三從拒不償還到自願償還李四現金十萬元,李四主動放棄利息的訴訟請求,這都體現了人性的善,在調解下解決了紛爭,體現了“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這一調解精神。ABD三項都不是調解精神,是法的精神和舉證責任原則。故本題答案選C。

  2、答案: D

  解析:

  “法律不保護權利上的睡眠者’’意思是法律只幫助積極主張權利的人,而不幫助怠於主張權利的人。國家對於大多數案件秉持“不告不理’’的原則,公權力只主動過問那些挑戰人類生存秩序的嚴重違法行為。所以A選項說法錯誤。“平等者之間不存在司法管轄權’’的意思是一個主權國家不得對另一個主權國家行使司法管轄權。所以B選項說法錯誤。‘‘任何人不得因為思想而受處罰”意思是思想不是法律調整的物件,法律調整的只是行為。所以C選項說法錯誤。‘‘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意思是誰主張誰舉證,即訴訟當事人需為自己提的訴訟請求提供證據,否則將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所以正確答案為D。

  3、答案: CD

  解析: 權利和義務是不同的概念,但是有什麼樣的權利,勢必伴隨什麼樣的義務,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離,但是價值並不相同。

  4、答案: D

  解析:

  法理理論中,所謂調整物件就是一定的社會關係。所以正確答案為D項。

  5、答案: C

  解析: “法律不強人所難”是一句古老的法諺,它的意思是法律不強求不可能的事項或法律不強求任何人履行不可能履行的事項。這是期待可能性理論的核心所在。法律不以“聖人”的道德情操要求眾人,但法律不阻礙進步,故法律也不能以“小人”的標準去定分止爭。要求人們對不能預見的事項履行義務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要求人們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承擔責任也就是“強人所難”。所以法律規定,人對不能預見的事項,不承擔過錯責任,這正是“法律不強人所難”的體現。故答案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