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連翹功效與作用

  連翹是一種常見的中藥,那麼你知道是什麼嗎?下面小編給你詳細的介紹,一起來了解吧!

  是什麼?

  1、解熱和抗炎

  能顯著拮抗內毒素所致的家兔發熱,並能顯著抑制炎症早期毛細血管通透性亢進所致的滲出和水腫。連翹煎劑或複方連翹注射液對人工發熱動物及正常動物的體溫有降溫作用。

  2、抗菌、抗病毒、解毒

  有顯著的廣譜抑菌作用,其抑菌成分為連翹酚、連翹脂苷A和揮發油。連翹脂苷B有抗真菌作用。其揮發油有顯著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還有抗內毒素的作用。

  3、保肝和鎮吐

  有顯著的保肝作用,能減輕肝細胞變性、壞死,明顯降低轉氨酶,並能促進肝糖原、核糖核酸含量恢復正常。連翹有顯著的鎮吐作用,其機制為抑制了延髓催吐感受區。

  連翹在藥理實驗中有鎮吐功效,但臨床一般很少用於胃腸道疾病時,因含有多量皁苷,能刺激胃黏膜引起噁心。究竟是鎮吐還是泛惡? 在治療發熱、黃疸等疾病時,對沒有胃腸疾病的人,l5~30g以下的劑量內一般是沒有反應的。對患有慢性胃炎的病人劑量稍大就可能有噁心反應。這是符合中醫苦寒損傷脾胃的道理的。這也許就是傳統上很少用於慢性胃腸病證的緣故。

  4、調節血壓

  對高血壓動物有顯著的降壓作用。對低血壓動物又有顯著的升壓作用。能擴張血管,保持血管張力,增加心輸出量,改善微迴圈和血流灌注,因而有穩定血壓的功效。

  5、抗過敏

  連翹有抗過敏作用,可用於免疫病和過敏性疾病,如急性或慢性腎炎、過敏性紫癜、蕁麻疹、過敏性皮炎、過敏性肺炎等,可與生地、丹皮、鬱金、地膚子等同用。

  中藥連翹的配伍:

  1、配赤小豆:赤小豆清熱利水、散血消腫;連翹瀉心經客熱,去上焦諸熱,並有解毒散結之效,二藥合用,既解心經之火,又利溼熱而解毒,可用治溼熱內蘊之黃疸、溼熱下注之淋證,以及婦科盆腔炎急性發作和產後高燒。

  2、配牛蒡子:連翹清熱解毒,善散溫邪,能清散上焦心肺熱邪,又能清散血鬱火邪壅結;牛蒡子散風除熱、宣肺透疹、解毒利咽,因具有滑利之性,故能通導大便。二藥合用,治瘡瘍腫毒,並能促進痛結的部分消散,對咽喉腫痛者也有效。

  3、配金銀花:連翹輕清上浮,善走上焦以瀉心火,破血結,散氣聚,消癰腫;金銀花質體輕揚,氣味芳香,既能清氣分之熱,又能解血分之毒,二藥合用,並走於上、輕清升浮宣散,清氣涼血、清熱解毒的力量增強,可用於外感風熱、風熱癢疹、瘡癰腫毒、風熱頭痛、咽喉腫痛。

  4、配蔓荊子:連翹輕清而浮,既能散肺熱,又能清心火;蔓荊子氣升而散,輕浮上行,既能涼散風熱,又可清肝明目,通竅止痛。二藥合用,其功益彰,專清上焦風熱,以解表清熱、解毒止痛,可用於風火頭痛、暴發火眼、外感風熱等。

  5、配梔子:連翹味苦微寒,質輕而浮,書雖載瀉六經鬱火,然其輕清氣浮,實為瀉心要劑,心為火主,心清則諸髒與之皆清;梔子苦寒洩降,善能瀉火洩熱,又有涼血解毒之功,統治三焦諸經之鬱火。二藥合用,既可清心除煩,又能涼血解毒,尤宜用於溫病熱入心包之證,還可用於口舌生瘡、尿赤短澀、瘡瘍腫毒。

  6、配貝母:連翹清熱瀉火,消腫散結;貝母清熱化痰,開鬱下氣。二藥合用,具有清熱毒、化痰濁、開鬱滯、散結腫之效,可用於痰熱鬱肺之咳喘、痰水鬱結之瘰癧癭瘤。

  7、配柴胡:膽經鬱熱口苦,同柴胡用,殊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