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節日習俗舞龍介紹

  舞龍在起源於中國的傳統舞蹈。舞龍和舞獅,古時是在一年中的大型節日裡面節目之一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中華傳統節日習俗舞龍,希望能幫到你。

  一、基本介紹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世界上凡是有華人居住的地方都把“龍”作為吉祥之物,在節慶、賀喜、祝福、驅邪、祭神、廟會等期間,都有舞“龍”的習俗。

  這是因為,“龍”是中國華夏民族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圖騰。在古代,中國人就把“龍”看成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的神奇之物。數千年來,炎黃子孫都把自己稱作是“龍的傳人”。

  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廣袤土地,被稱為“龍的故鄉”。中華兒女,被稱為“龍的傳人“。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是一種精神、一種企求、一種寄託、一種祝福,是華夏民族勤勞、勇敢、奮進、堅毅、拼搏精神的象徵。中國是舞龍運動的發源地。在中國的文化中,龍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影響,上下數千年,龍已經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千百年來,象徵著吉祥喜慶、歡樂幸福的舞龍運動已經成為我國廣大城鄉喜慶佳節最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動,同時也是目前我國推行全民健身計劃、增強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重要大眾體育專案之一。

  二、歷史起源

  龍乃中國四靈之首,***龍、鳳、麒麟、龜乃中國四靈***中國人對之敬而且畏。在我們的心目中,龍是祥瑞的靈物,是和風化雨的主宰,也是狂濤駭浪的破壞者; 以求風調雨順,而龍在沿海一帶的神話亦特別多。

  龍”為圖騰的強大氏族,由西方***甘、峽***移向東方而入中原,這就是後來的“夏”。伏羲和女媧氏,是中國的先式裡是有名的人物。傳說他們是兄妹,也有人說他們是夫婦。在漢代的石刻和磚畫中,常有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媧的畫像。這些畫像的伏羲和女媧,腰身以上成人形,穿袍,戴冠帽,腰身以下則是蛇軀***偶有作龍身***,兩條尾巴緊緊地纏繞著;兩身的面孔或正向或背向,當時的人從傳說中竟認他們為始祖神,而且又成保護神,故此古人祠墓多刻有他的畫像,就是取其保護死者,以能安享地下快樂之意。

  龍在中國是極富民族色彩和神祕的神物;當然,這裡所指的龍是“中國式龍”,而不是原始時代是恐龍。“中國式龍”是否存在或者曾經存在?這是一個“天曉得”的問題,這一種連化石也沒有的“動物”,現在只能在圖畫中見到了!

  三、相關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苕溪岸邊有個荷花村,村前有一個荷花池,池塘里長滿了荷花。每到夏季,碧綠的荷葉鋪滿水面,無數朵出水荷花,嫋嫋婷婷,鮮豔無比。

  荷花池邊住著一對勤勞善良的青年夫婦,男的叫百葉,女的叫荷花,夫妻倆男耕女織,相敬相愛。這一年,荷花懷了孕,過了十個月,孩子卻沒有生下來。又過了一年,還是沒有生下來,直到九百九十九天,才生下了一個男孩。百葉見孩子生得端正健壯,心裡好生喜歡。再仔細一瞧,倒是錯愕不已:這孩子的胸口脊背上長著細細的龍鱗,金光閃閃,耀人眼目。數一數,有九百九十九片。旁邊的接生婆一見,大吃一驚,嚷道:“哎呀,了不得,你們家裡生了個龍神!”

  訊息傳遍村子,人人都來道賀。訊息驚動了村裡的老族長,他兒子在朝廷做官,他的身邊留著個橫行霸道的醜孫子。這祖孫倆一聽到百葉家裡生下龍種,立刻手持鋼刀要來砍殺。鄉親得到訊息,馬上給百葉報訊,大家細細商量,想出了個辦法:將孩子放在腳盆裡,悄悄把他藏到門前的荷花池中。

  老族長和他的孫子帶人衝進門來,孩子已經不見。族長老頭兒見找不到龍種,抓住百葉逼他交出來。孫子見荷花長得美麗,心生一計,舉起鋼刀殺死了百葉,把荷花搶到家裡。老族長心想:龍種沒有了爹孃,即使活著,也必定餓死。再說荷花會生龍種,將來龍種會生在自己家裡,這天下就是我家的了。

  荷花被搶到老族長家裡,想念丈夫和孩子,十分悲痛。族長老頭兒逼著她去淘米,荷花拖著淘籮走到池邊,輕輕漾動池水,忽然一陣涼風吹來,荷塘深處,花葉紛紛倒向兩邊,讓出一條水路來,只見自己的兒子就坐在腳盆裡,向她漂來。荷花又驚又喜,連忙將兒子抱到懷裡,餵飽了奶水,仍然放回腳盆裡。一陣涼風,腳盆又漂回到荷花叢中去。荷花曉得兒子沒有餓死,心裡十分高興。

  自此,她一日三次到池中淘米,就給兒子喂上三次奶水。這樣餵了九百九十九天,兒子漸漸長大,滿身龍鱗閃亮金光。到了夜裡,荷花池中光芒四射。村子裡的老百姓知道龍種沒有滅掉,暗暗高興。老族長得知龍種竟在荷花池中,又生毒計。

  一天傍晚,荷花到池邊淘米,祖孫兩個躲在楊樹叢裡察看動靜,只見碧波盪漾,花葉浮動,一陣涼風吹來,荷塘深處徐徐漂來一隻腳盆,盆中坐著個滿身金色的孩子,歡樂地舉著雙手向淘米的荷花撲過去。荷花滿心歡喜,正要伸手去抱,楊樹叢中閃出個人,舉起明晃晃的鋼刀直向孩子砍去。剎那間,只見孩子從腳盆裡倏地跳起來,化成一條金色小龍,向池中躍去。可是遲了,那一刀砍著了小龍的尾巴。荷花叢中停著的一隻美麗的大蝴蝶,忽然飛過去,用身子銜接在小龍的尾部上,用一對美麗的翅膀就變成了小龍的尾巴。

  小龍長吟一聲,霎時間,狂風大作,烏雲翻滾,滿池荷花的花瓣也紛紛揚揚飛旋起來。霹靂閃電之中,小龍的身體漸漸變大,化成了數十丈長的巨龍,在荷花池上空翻騰飛躍。這時,一陣龍捲風捲了過來,小龍騰空而起,乘風直上,飛入雲端。這陣龍捲風好不厲害,那個砍龍尾巴的人被捲到半空,拋得無影無蹤。族長老頭兒見孫子被風捲走,“噗通”一聲,嚇得跌進荷花池淹死。

  荷花看見兒子化成一條蛟龍飛上天空,大聲呼喊,但蛟龍已經飛得無影無蹤。

  自此以後,苕溪兩岸每逢乾旱,小龍就來散雲播雨。

  當地百姓為感謝它,就從這個池中採摘了七七四十九朵荷花,用了九百九十九葉花瓣,製作成一條花龍。因為不到一千葉,所以取名百葉龍。

  每年春節,老百姓就要敲鑼打鼓來舞龍。

 

  看過中華傳統節日習俗舞龍的人還:

1.春節舞龍相關介紹

2.元宵節有什麼習俗 元宵節的傳統活動 元宵節風俗節目

3.中國傳統風俗禮儀

4.元宵節的傳統習俗有什麼

5.中國傳統節日黑板報

6.描寫風俗習慣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