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開放在元朝的那朵無主桃花文學作品類閱讀原文及答案

  趙孟頫博學多藝,文學藝術開創一代風氣。經學主治《尚書》,尤精於禮、樂之學。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趙孟頫,開放在元朝的那朵無主桃花》文學作品類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趙孟頫,開放在元朝的那朵無主桃花》文學作品類閱讀原文

  冬夜讀金元詞,儘管窗外有凜冽的風颳過,然意識裡竟沒有寒意。境由心生,大概我只顧著他和他的管道昇了。

  可讀到趙孟頫那一句“無主桃花開又落,空使人愁”,便再也讀不下去了。我彷彿聽到一聲輕輕的哀嘆,帶著無奈和愁怨,從這位南宋末世皇孫悽惶鬱悶的胸腹中游絲般吐出來。

  趙孟頫在家中排行老七,是庶出之子。趙孟頫的父親趙與告,戶部為官,善詩文、富收藏。趙孟頫五歲開始習書學畫。然而天有不測風雲,11歲時父親去世,原先的富足急轉直下。1279年,二十四歲的他更是一夜之間由宋室貴胄變成了亡宋遺室,成為元人眼中的“南人”,賦閒家中。

  這樣,仕元施政還是隱居鄉野,對趙孟頫來說就是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母親是不甘的,她聲淚俱下地哭訴:你是庶出,父死國變,只有為朝廷所用,你我母子才會有出頭之日啊。但是作為亡宋貴胄去做元朝的官兒,在當時反元情緒高漲的宋室遺逸看來,這簡直就是“失大節”,既有辱門庭又失個人操守。此時的趙孟頫猶如站在刀尖上,這兩難的抉擇要難為死他了。

  然而命運似乎格外垂青這位才高八斗的青年。御史程文海蒐羅才子名流,於是趙孟頫“被薦應詔”。他抱著“在山為遠志”的巨集願與熱誠,離家別鄉入朝為官,但於心裡卻也揣了不捨與不安。

  在元朝統治者眼裡他是“南人”,縱然通史、博學,善詩文、工書法,卻遭到大臣的妒忌。入仕受挫,鬱鬱寡歡的趙孟頫發出“昔為水山鷗,今作籠中鳥”的哀嘆。好在他是明智的,窺探了官場的卑鄙與險惡,為躲是非,他攜妻子管道昇出任濟南。可魯地也在元人統治之下。趙孟頫終於在1295年的夏秋之交,借病乞歸,回到了闊別多年、朝思暮想的故地——吳興。

  隱居鄉野四年,趙孟頫廣結友人,家鄉的佳山秀水,激發了他的創作激情,也使他的藝術修養陡然增高。他畫山水、作花鳥,激情肆意;他沾濃墨,書篆、書隸、書行、書草,樣樣絕倫。他儼然成為江南文人的領袖,許多當地的達官顯貴以結識他為榮。

  這期間,他為好友周密畫下了那幅著名的“鵲華秋色”圖。此畫與其說是了卻友人的思鄉情緣,倒不如說是亡宋遺孫趙孟頫對家鄉刻骨銘心的直抒胸臆。圖中的鵲山和華不住山,一個雲峰高聳,一個漫圓渾厚,平原上州渚紅樹,蘆荻茅屋,漁網翠柳,也將他一腔的鄉愁潑墨於一紙之上,這難道不是對自己“誤落塵網中”的羞愧和自責嗎?一個朝代的更迭給趙孟頫帶來的豈止是精神的悸痛,揮之不去的還有山河不在的破滅感。

  假如趙孟頫的人生軌跡就這樣走下去,也許他內心的傷痛還小一些,然而1310年,57歲的趙孟頫再次奉旨進京。這次應詔赴京的直接原因是皇太子對他產生了興趣,希望用漢文化的“博雅淵深”來藻飾元朝的“太平之美”。一代文宗的命運被輕而易舉地掌控在元朝的統治者手裡。

  但和上次主動入仕不同,雖然官居一品、出將入相,但趙孟頫總覺得自己充其量是朝廷手中擺弄的“花瓶”,不禁悲從中來。說起來真的是知夫莫若婦,妻子管道昇看著日日忙碌的丈夫感慨萬千,填詞道:“人生貴極是諸侯,浮名浮利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吟風弄月歸去休。”

  得於妻子的規勸,加之思鄉心切,1319年趙孟頫帶著妻子再一次踏上了歸鄉之路。然而夫人管道昇卻病逝舟中,客死他鄉。這讓趙孟頫身心俱疲,萬念俱灰。他再也不看重名利了,一心潛心於佛,經常以書寫經文為精神依託,在平淡中過著最後、也是最彌足珍貴的晚年時光。

  1322年,69歲的趙孟頫在觀書作字中走完了一個書畫家矛盾而榮華的尷尬一生。

  今夜的我藉著他的風範,讀出一個文人的安心與安逸來。安心為文,安逸為人,不惑之年的我,也在潸然淚下的閱讀和理解中,一步步走向自已的歸途。

  《趙孟頫,開放在元朝的那朵無主桃花》文學作品類閱讀題目

  1.為什麼說“鵲華秋色”圖是“趙孟頫對家鄉刻骨銘心的直抒胸臆”?***6分***

  2.結合全文,解釋文章結尾“安心為文,安逸為人”一句話的內涵。***4分***

  3.簡要分析本文行文的特點。***4分***

  4.文中說,“冬夜讀金元詞,儘管窗外有凜冽的風颳過,然意識裡竟沒有寒意”,結合文章說說作者為什麼沒感到“寒意”。你有過類似的閱讀體驗嗎?請聯絡自己的閱讀經歷,說說你的體會。***7分***

  《趙孟頫,開放在元朝的那朵無主桃花》文學作品類閱讀答案

  1、***6分******1***畫中的景物,表現了趙孟頫對故鄉田園的思念***2分***;

  ***2***趙孟頫更是借畫中景物抒發朝代更迭帶來的故國之思、亡國之痛***2分***;

  ***3***畫中田園風光的美好,還表達了趙孟頫對自己選擇官場的羞愧和自責***2分***。

  2、***4分***答題要點:“安心為文,安逸為人”,是對趙孟頫晚年生活的概括***或者答:對趙孟頫整個一生的認識和昇華***。晚年的趙孟頫終於徹底看透了官場的虛名,不再看重名利,而是以書寫經文為精神寄託,在平淡中度過自己的晚年。***2分***這八個字也是作者獲得的生命啟示,是自我勉勵之詞。***2分***

  3、***4分******1***本文以時間為序,記敘了趙孟頫尷尬的一生。

  ***2***以情帶文,作者運深情於筆端,將記敘、抒情、議論融於一體行文流暢自然,字裡行間飽含了對趙孟頫的崇敬之情。

  4、***7分***此時此刻,作者的心裡只想著趙孟頫和他的妻子,無心關注其他,故而不感覺寒冷。***句意理解2分,闡明自己的觀點3分,聯絡事例說明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