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寶寶會便祕嗎

  剛出生的嬰兒,大便是黑色的,這種其實不是大便而是臍帶內的物質,一段時間後就會變回正常的顏色。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新生兒會便祕嗎

  1、新生兒會便祕嗎

  剛出生的嬰兒,大便的顏色是黑色的,這種其實不是大便而是臍帶內的物質。等一段時間後顏色就會變回正常的大便的顏色。一般新生兒一天能拉好次,拉的大便是稀的。可以也有的新生兒會有這種現象出現,就是幾天也不拉一次,而且拉的大便還是很臭,很稠的。

  如果家長餵養不當引起嬰兒進食不足時,食物經過消化後液體吸收餘渣少,可引起嬰兒大便減少、變稠。奶中糖量不足時腸蠕動弱,可使大便乾燥。飲食不足時間較久引起營養不良,腹肌和腸肌張力減低,甚至萎縮,收縮力減弱,形成惡性迴圈,加重了嬰兒便祕。

  如果嬰兒沒有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和缺乏按時排便的訓練,未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也是引起便祕的常見原因。

  某些嬰兒遭受到突然的精神刺激,或者是環境和生活習慣的突然改變均可引起嬰兒短時間的便祕。

  2、什麼是便祕

  便祕***constipation***是指排便頻率減少,一週內大便次數少於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糞便量少且乾結時稱為便祕。但有少數人平素一貫是2~3天才大便1次,且大便性狀正常,此種情況不應認為是便祕;對同一人而言,如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變為2天以上或更長時間始大便1次時,應視為便祕。對便祕患者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以尋找發生便祕的原因。

  3、便祕的症狀體徵

  多數慢性便祕患者僅表現為排便困難,糞便乾結,數天甚至1周才排便一次,排便時可有左腹痙攣性痛與下墜感,部分病人訴口苦、食慾減退、腹脹、下腹不適、排氣多或有頭暈、頭痛、疲乏等神經官能症狀,但一般都不重。急性者則在原有規則的排便習慣下,無特別的原因,於短期內發生便祕,尤其中老年人應特別注意直腸和結腸的癌腫。伴有劇烈腹痛、嘔吐或便血者,則應考慮急性腸道阻塞引起的便祕。

  新生兒會便祕的疾病因素

  先天性巨結腸。是結腸的上段出現先天性擴張,因而形成巨結腸。使得腸道肌肉只能收縮,而不能進行正常地蠕動,由此使腸道總是處於痙攣狀態,造成胎便性腸梗阻。寶寶的臨床表現視病變腸管的長度而輕重不一,通常,病變的腸管越長,寶寶的症狀就出現得越早越嚴重。表現為出生後無胎便排出,或僅有很少量的胎便排出,隨後即出現長時間的不排便,並且伴腹脹、嘔吐等腸梗阻症狀。

  先天性無肛門或肛門狹窄。雖然有時可以看到寶寶的肛門,但由於肛門的上段腸管閉鎖,所以也無胎便排出。這樣的寶寶通常還併發尿道瘻、會陰瘻、陰道瘻等,大便常常與小便一起排出,很容易被人們忽視,待寶寶稍大一些時即出現便祕。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所致。寶寶除了出生後即便祕外,還伴有較嚴重的腹脹、胃口小、餵養困難及很少哭鬧等症狀。這是由於先天因素使甲狀腺素分泌減少所致,會影響寶寶的體格和智慧的發育。

  新生兒會便祕怎麼辦

  飲食:增加食物中纖維素,如蔬菜、水果、穀類食物。纖維素攝入量為:年齡+5—10克/天***2歲以上***。可吃麥糠餅,增加纖維素。不宜過多食用容易引起便祕的食物,如牛奶、香蕉、去皮的蘋果等。多吃一些不致引起便祕的食物,如肉類、蛋等。

  多飲水:可以促進寶寶腸胃蠕動,儘快排便。

  減少心裡壓力:當寶寶排不出大便時,不要責備孩子。同時要創造一種良好的家庭氣氛,讓寶寶處於平和狀態。

  人工餵養兒易發生便祕,可適當減少牛奶的喂入量,新增輔食,如牛奶中加糖,餵食蜂蜜、梨汁、橙汁、番茄汁、菜汁等,以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幼兒可多進食蔬菜、水果、粗糧、番薯等。

  對營養不良的患兒應加強營養,增強體力,使腹壁和腸壁增厚,張力增加,從而改善便祕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