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正確補鈣的方法

  補鈣是為了讓身體更加的健康,但是前提需要注意正確的補鈣方法。那麼中老年人如何正確補鈣?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

  中老年人正確補鈣的技巧

  1、補鈣時莫忘吃醋

  因為醋與食物中的鈣能產生化學反應,生成既溶於水又容易被人體吸收的醋酸鈣。因此,提倡食物中加點醋,如常吃糖醋排骨、糖醋魚等。

  2、注意食物中鈣磷的比例

  鈣在人體內的吸收和利用還常常受到其他成分的影響,對鈣的吸收利用率影響較大的是鈣磷的含量比例。當鈣和磷的比例在1∶1—1∶2時,鈣的吸收率最高。在食品中,鈣磷之比在此範圍內的要數水產品,所以,補鈣應多吃些水產品為好。

  3、宜在夜間補充鈣質

  因為夜間患者最需要鈣,而且最容易吸收。由於夜間入睡後不進食物,但人體血液中仍需要一定數量的鈣,這時只有從體內唯一含鈣部分———骨骼中索取;另一方面,由於就寢時人體的含鈣量較少,因此,臨睡前攝取鈣質能很快被吸收。

  4、維生素D是個好東西

  維生素D對於鈣的吸收是有一些益處,因為鈣的吸收上依賴於足夠的維生素D,維生素D在人體來講有兩個吸收途徑,一個是從食物中,一般像在魚肝油裡面,還有些菌類植物裡面有。

  大部分80%到90%還是需要人體自身合成,這樣就需要晒太陽。因為太陽裡的紫外線照射面板以後,使面板中的維生素D潛體轉化為維生素D。再經過肝臟、腎臟,然後變成活性的維生素D,才能發揮它的效用。所以人要注意多晒太陽,大概平均每天晒20分鐘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建議老人每天堅持喝兩杯牛奶,多吃奶製品、蝦皮、黃豆、青豆、豆腐、芝麻醬等含鈣豐富的食物。其次,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樂,不要吸菸,這些都會造成骨量丟失。除此以外,晒太陽和戶外運動也有利於鈣的吸收和利用。

  中老年人補鈣養生誤區

  誤區1、吃鈣片防治骨質疏鬆

  許多老年人錯誤地以為,人老了,骨頭脆了,所以要吃鈣片,來防治骨質疏鬆,其實不是這麼回事。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的代謝性骨骼疾病,是人體衰老的表現。女性在絕經以後5—10年,男性在65—70歲一般都會出現骨質疏鬆。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一般在30—35歲左右達到一生中所獲得的最高骨量,稱為峰值骨量。此後,就開始骨丟失,特別是絕經後的女性,在絕經後1—10年,骨量丟失速率明顯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丟失期。由此可見,要想老來骨頭硬朗,就得在35歲之前打好基礎。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中老年人大量補鈣並不能逆轉骨量減少的趨勢,也不可能治癒骨質疏鬆。

  誤區2、鈣補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

  許多老年人誤認為,鈣補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實不是這樣。通常,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攝入800毫克的鈣,過量補鈣並不能變成骨骼,反而會引起併發症,危害老人健康。鈣是這樣被人吸收的:鈣經胃腸吸收,進入血液,形成血鈣,再通過骨代謝,把血鈣進行鈣鹽沉積,形成骨骼。不是說鈣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鈣的含量必須保持在一定水平,過多或過少都不行。而過量補鈣,而血液中血鈣含量過高,可導致高鈣血癥,並會引起併發症,如腎結石、血管鈣化等。

  誤區3、補鈣藥品當做營養品服用

  專家指出,許多中老年人把補鈣藥品當做營養品服用。其實長期服用藥物,會使身體逐漸產生依賴性。像某些廣告上宣傳的那樣,吃了某種補鈣製劑,就能預防骨病。這是不正確的。

  中老年人補鈣推薦以飲食補鈣為基礎,適當加服鈣製劑。如每天堅持喝兩杯牛奶,或服鈣片,少喝茶、咖啡和可樂,不要吸菸,這些都會造成骨量丟失。經常接受陽光照射和適量運動,可增強鈣的吸收能力和增加體內骨鈣含量;必要時可補充維生素D,絕經期婦女補充雌激素。

  誤區4、治骨質疏鬆不辨病因

  骨質疏鬆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原發性的骨質疏鬆和繼發性的骨質疏鬆。女性絕經期後出現的骨質疏鬆,老年男性出現的骨質疏鬆都屬於原發性的骨質疏鬆;由某些疾病或是某些誘因***如藥物***而引起的骨質疏鬆則屬於繼發性的骨質疏鬆。不同型別的骨質疏鬆,治療手段不一樣,千萬不能不加區分,一律補鈣,否則會出現併發症。

  補鈣的食物

  1、動物骨頭

  動物骨頭裡80%以上都是鈣,但是不溶於水,難以吸收,因此在製作成食物時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後用文火慢煮。吃時去掉浮油,放些青菜即可做成一道美味鮮湯。

  2、牛奶

  半斤牛奶,含鈣300毫克,還含有多種氨基酸、乳酸、礦物質及維生素,促進鈣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鈣質人體更易吸取,因此,牛奶應該作為日常補鈣的主要食品。其他奶類製品如酸奶、乳酪、奶片,都是良好的鈣來源。

  3、海帶和蝦皮

  海帶和蝦皮是高鈣海產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補鈣300毫克呢。並且它們還能夠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海帶與肉類同煮或是煮熟後涼拌,都是不錯的美食。蝦皮中含鈣量更高。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