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肚臍放姜有什麼好處

  古時有不少“灸臍”使人健康長壽的記錄。保健灸可用“艾卷”施行。其中用艾條灸肚臍,是日常的保健治療方法。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艾灸肚臍放姜有哪些好處

  1、隔姜灸就是用薑片做隔墊物的一種灸法。取生薑一塊,選新鮮老薑,沿生薑纖維縱向切取,切成厚約0.2~0.5cm厚的薑片,大小可據穴區部位所在和選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間用三稜針穿刺數孔。施灸時,將其放在穴區,置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其上,點燃。待患者有區域性灼痛感時,略略提起薑片,或更換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5~10壯,以區域性潮紅為度。灸畢用正紅花油塗於施灸部位,一是防面板灼傷,二是更能增強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功效。近年來,亦有鍼灸工作者採用隔姜行化膿灸法,對某些病證有較好的效果。其施灸方法及灸後護理可參照化膿灸法。

  2、可以治療女性婦科病,男性腎虛等,肚臍叫神闕穴,神闕是人體大學,艾灸肚臍可以治療很多疾病。

  3、驅寒驅溼,可以緩解痛經,例假不正常等問題,對於婦科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不過如何重要的地方一定要用好的艾絨或者艾條灸,這樣效果才明顯。

  艾灸肚臍的排毒反應

  1、時、灸後面板奇癢,開始灸出現這種情況說明寒邪在體表,有的是灸了一段時間出現的說明寒邪比較深,都是灸的有效果的表現,堅持灸即可緩解2、面板灸出花斑或紅點,花斑的面板會紅一塊白一塊,紅點的可能帶有癢的感覺。花斑的多見些,為體內寒溼重所致,一般灸段時間都會消失,消失的同時,體質大都能感覺到改善。紅點的大多是體內寒溼過重,大都是灸一段時間後才出的,出紅點後,不易用隨身灸來灸,需要煙力直接些的灸法,大都會逐步緩解。

  3、灸後失眠或嗜睡,灸後失眠大多出現在艾灸的某個時段,大多是寒邪外排所致,有的會一休不眠,說不出的難受,不過過後,大都能感覺的已有問題的好轉。灸後嗜睡比較常見,灸後陰陽重新建立,體內正氣和邪氣會互相鬥爭,而睡眠可以提供一個很好的戰場,有助於身體恢復,此時注意適當休息,不要晚上艾灸太晚。

  4、灸後身體某個部位冒涼風,以腳心、腿上多見,也有頭部的等,此為寒邪外排,說明灸的有效果了,堅持灸即可,大都可以緩解。

  5、灸時、灸後屁增多,說明原來脾胃不好,現在灸的通常了。

  6、灸後便祕,此是腹部灸的有點過了,可以適當減少時間和火力,另外注意多喝水,可以加上天樞、大腸腧來調理。

  7、灸後經期延長或量少,此種情況多發生在艾灸初期,可以適當減少火力和時間、多喝水,適應艾灸後,會逐步緩解。

  8、灸後出現問題加重,腰腿有問題的越灸越感覺腰痠腿疼,或是婦科越灸肚子越疼等,此在中醫範疇兼為排病反應,此時需要堅持灸,不然會功虧一簣。

  艾灸肚臍的方法

  1、灸肚臍專用器具,其設計獨特肚臍爐灸專門針對肚臍做艾灸。每次灸20~35分鐘,每日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體質素虛而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神經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較好。

  2、艾炷神闕隔姜灸。把薑片上穿刺數孔,覆蓋於臍上,點燃艾炷在薑片中啄灸,以感溫熱且舒適為度。每次灸15~20分鐘,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開始灸最好。此法對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諸症有預防作用。

  3、隨身灸,使用隨身灸,利用配套布帶將隨身灸器固定於臍部位置,調節風門,以控制施灸溫度,以能接受溫度為宜,每次灸20~35分鐘***隨身灸配套的一支艾條一般可使用30-40分鐘***,每日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全年可不定時灸3~5個療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

  4、陳年艾條直接灸。將燃燒的艾條直接懸在臍中上方***1釐米左右***施灸,以覺得有溫熱感為度。每次灸15~30分鐘,每日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全年可不定時灸3~5個療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體質素虛而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神經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