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衰弱鍼灸什麼穴位

  由於生活節奏緊張,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稍不注意就會患上神經衰弱,嚴重影響身體的健康。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神經衰弱鍼灸療法的穴位

  1、湧泉穴能夠安神健體

  湧泉穴為腎經之首,位於足底,在足掌的前1/3。彎屈腳趾時的凹陷處。民間有“三裡湧泉穴,長壽妙中訣;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說法。每天洗腳後,用雙手大拇指摩搓兩足底湧泉穴10分鐘左右,有助睡眠。神經衰弱的人,可將時間延長為半個小時。天氣轉暖後,可赤腳或穿襪在鵝卵石路上散步,刺激湧泉穴。

  2、面板針彈刺能夠治療神經衰弱

  常用穴:頸椎1~7兩側、胸椎5~12兩側。

  備用穴:額部、頭部、眉弓、神門、足三裡、三陰交。

  操 作:用面板針叩刺常用穴之兩側,手法輕度或中度。先從頸椎開始,自上而下叩刺兩遍。然後在胸椎5~12作橫行刺,每橫行部位三針。在穴位表面0.5~1.5釐米範圍內按常規叩刺20~50下。額部橫叩打三行,頭部呈網狀叩打。以區域性面板潮紅或微出血為宜。

  注意事項:本法用於以失眠為主的神經衰弱患者。

  3、耳穴壓丸能夠治療神經衰弱

  常用穴:心、緣中、神門。

  備用穴:腎、皮質下、肝、內分泌、脾。

  操 作:一般僅取常用穴,效不顯時加選備用穴1-2穴。貼壓物可用王不留行子,綠豆或冰片***預先製備成米粒大之顆粒***,貼壓於一側穴上。然後每穴按壓1分鐘,使耳廓充血發熱。每日自行按壓耳穴3~5次,睡前必須按壓1次,時間為每穴約1~2分鐘。

  注意事項:本法多用於初得或較輕的失眠症,並有一定預防作用。

  神經衰弱的症狀體徵

  腦力不足、精神疲勞:自感精力不足、不能用腦,或腦力遲鈍、不能集中注意力、記憶力減退。特別對人名、地名、數字更難記住,但對自己的疾病發展經過、對給自己診過病的醫生則記得清清楚楚。

  神經過敏:患者不能放鬆神經,消除疲勞,反而精神特別興奮,經常浮想聯翩,腦子常在“放電影”.對周圍的聲音、光線特敏感,對其強弱的變化“斤斤計較”。

  情緒波動、易煩易怒:有的患者表現為輕度的抑鬱心境,終日唉聲嘆氣,愁眉苦臉。有的患者表現情緒急躁,喜與別人爭吵,工作稍不順心,就對別人發脾氣。

  失眠、多夢:失眠較多見,患者睡到床上就恐懼緊張,害怕睡不好,結果是越想越睡不著。每當夜深人靜時,患者躺在床上胡思亂想。焦慮與失眠,互為因果,形成了惡性迴圈。

  軀體不適:患者感到頭痛、頭重、頭脹、頭部緊壓感、頸項僵硬,有的還表現為腰背、四肢肌肉痛。這種疼痛的程度與勞累無明顯關係,即使休息也無法緩解。

  神經衰弱的食療方法

  偏方一:制黃精、生玉竹各30克,川芎3克,決明子9克,制首烏、鉤藤、女貞子、旱蓮草各30克,鮮馬尾松葉60克。水煎服,日1劑,早晚服。本方適用於神經衰弱。

  偏方二:玫瑰花4.5克,滁菊花、佛花、合歡花、厚朴花各9克,生白芍12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本方適用於神經衰弱初起。

  偏方三:菊花、炒決明子若干。其代茶泡服。本方明目、止眩、止痛,適用於神經衰弱。

  偏方四:何首烏15—30克,或加絡石藤、合歡皮各15克。水煎服,日1劑,晚上服。本方補肝腎,養腦安神,適用於神經衰弱。

  偏方五:豬腦1只,川芎4.5克,白芷4.5克。將其放人開水後,蒸熟,服食。本方補腦行氣活血,止頭痛,適用於神經衰弱。

  偏方六:幹蛤士蟆油25克,菠菜100克,海米50克,另有精鹽、雞湯、味精、蔥薑汁適量。本方補腎益精,養陰潤肺,適用於神經衰弱、精力不足者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