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了不肯吃藥怎麼辦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覺得喂孩子吃藥是件很頭痛的事,怎樣才能輕鬆為孩子吃藥呢?接下來小編介紹幾個喂藥妙招,給寶寶喂藥從此不再是苦差事。

  孩子生病了,大夫給開的口服藥,有藥片、藥丸、藥粉、藥水等不同劑型,這下可愁壞了做家長的。育兒中,當家長給孩子喂藥時,常遭到孩子的拒絕或哭鬧,或服後即吐。倘若你能掌握一些技巧,就能夠順利地把藥餵給孩子了。

  給孩子服藥的時間通常選在進食前30分鐘到1小時,因為此時胃已排空,有利於藥物的充分吸收,使藥物發揮最大的功效,還可以避免服藥引起的嘔吐。某些對胃有較大刺激的藥物,如鐵劑等,可以選在餐後1小時喂服,這樣就可以防止藥物損傷胃黏膜。嬰兒可在餵奶前或兩次餵奶中間服藥。

  給孩子喂藥時,應根據藥物的劑型或性狀,選用不同的喂藥方法。藥粉溶於水後或藥水的藥味不十分苦,可直接用溫開水送服;若很苦,可在藥水中加少許糖漿拌勻後喂服。藥片、藥丸可研碎後溶於水,再加少量糖漿調勻後喂服。

  不同年齡患兒,喂藥的方法不盡相同:

  對6個月以下的嬰兒,在餵奶前1小時喂藥。讓患兒側身,將調好的藥用小藥杯或小匙由小兒口角慢慢倒入,順口腔內壁流入嚥下;也可用滴管或塑料針筒吸入藥液後伸進小兒口內,沿口腔內壁滴入。

  給一週歲左右的孩子喂藥比較困難,可先喂少許糖水,然後喂一勺藥,在孩子還沒來得及反抗時再迅速喂一勺糖水。這樣重複幾次,便可把藥喂完。

  給幼兒喂藥時,最好能先耐心說服哄勸,並給予表揚和鼓勵,大多數孩子能勇敢地把藥服下。實在不行的話,家長可將患兒抱起,半躺在自己身上,在小兒頸前部墊上紗布,並將小兒手腳固定好,使他的頭偏向一側,用左手捏住他的下巴使其張口,右手將盛藥的小匙緊貼小兒的口角,順頰黏膜與臼齒間把藥液倒***內,等小兒有了吞嚥動作後才移開藥匙。

  喂藥後,緊接著應再喂適量的溫開水,沖洗殘留在口內及食管壁上的藥物,以清除口腔苦味和避免食管黏膜受損。如果孩子吃的是磺胺類藥,更應多喂些水,以防腎功能受損。服完藥後,家長應將患兒豎直抱起來,輕輕拍其背部,這樣可排出胃內的空氣,避免因哭而吞入較多的空氣在噯氣時將藥液一起吐出。

  特別要注意的是,在給孩子喂藥時,如果孩子出現嗆咳,必須馬上停止喂藥,以免嗆入氣管導致意外。

  中藥丸劑一般以蜂蜜製作為多,在給孩子服用前,應仔細檢查丸藥是否生蟲、發黴,一旦發現變質就不要服用。

  小兒發育不健全,一般吞嚥功能較差。服用丸藥時,家長應該把丸藥揉碎,用溫開水在小勺中烊化成湯液給小兒喂服。如遇到小兒服丸藥嘔吐時,家長不要性急,可休息片刻,在藥液里加點白糖水和少量的生薑汁攪勻後再喂服。這樣可以起到止嘔、調節藥味的作用。對於大一點兒童,可將丸藥揉成小顆粒,裹上一點白糖再用溫開水送服,或者裝入糯米紙或膠囊內,以清除丸藥的異味。

  給小兒服丸藥時,要注意不要用茶葉水或可口可樂等飲料送服。

  茶葉水中含有咖啡因,具有興奮劑的作用。小兒正處於腦發育完善時期,服用後容易形成興奮不易入睡,而不利於患兒休息和病症的恢復。茶葉水中含有鞣酸類的物質,和丸劑同時服用,易形成絡合物不利於小兒胃腸道的吸收及排洩,特別是患有胃腸道疾病時,更不益於病症的恢復。

  如果中成丸藥和西藥配合應用治療,服用時應特別注意。

  因為許多小兒丸藥中均含有石膏等成分,如果同四環素族的藥物同時服用,兩藥之間形成絡合物,影響到藥物在胃腸道的吸收。因此,中西藥物合用時,無論先服用哪種藥品,兩者之間最好間隔開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