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學好電子琴

  電子琴是作為以鍵盤形態出現的一種樂器,要操作它,必然需要一定的鍵盤技術。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學好電子琴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學好電子琴方法

  在“聽”中體驗音樂情感

  音樂是聲音藝術,它用悅耳的音響以及精緻巧妙的音樂形式作用於人的情感。在電子琴教學中,除了掌握基本的彈奏外,還應讓學生掌握用心地去欣賞音樂,當然在欣賞時,我們除了讓學生對音樂的長短、高低、強弱、音色進行大量的具體感知外,還應表現不同的優秀音樂作品讓學生反覆傾聽,力圖把這些音樂所形成的節奏、旋律等音樂語言加以分析體驗,增強對音樂作品本身情感內涵的理解。

  聽“歌唱性”培養內心樂感

  舒伯特說過:“一切樂器只不過是在模仿歌曲。”彈奏者除了要知道音高、節奏、音質、音色外,還要想到歌唱。因為旋律曲調是音樂地基本要素之一,沒有歌唱就沒有曲調,因而旋律都具有歌唱性質,即使休止,也是音樂的需要,“此時無聲勝有聲”。如《我遇見一隻熊》中的休止符,給樂曲增加了神祕感,激發了學習的慾望,使學生更有興趣地學習。歌唱性不僅是一種物理現象,而且也是一種生理現象。以歌唱的方式可培養彈奏者內心的音樂流動感。因為,它最直接地體現出音樂的旋律走勢,表情語氣、樂句呼吸、高潮收束,最容易使人感受和領略到樂曲的美妙之處。因此,在我們的電子琴教學中,要使課堂氣氛充滿活動和靈氣,也必須培養和強化旋律方向感及歌唱感,養成“在歌唱中想象”和“在想象中歌唱”的習慣及意識,這樣就有了音的自然連貫。因而,聽“歌唱性”在電子琴教學中有著很大的作用,是衡量學生內在樂感、美感、旋律歌唱感的一個切實有效的途徑和手段。

  聽“音樂表現力”,表達情感,感悟音樂

  電子琴教學重在培養學生體會音樂、感悟音樂、表達情感的能力,不是隻滿足於把譜子的音符、節奏完整無誤地彈出來,而對音樂麻木不仁,無動於衷,不免給人有“音”無“樂”的感覺,使原本具有強烈情緒感染力和音樂藝術,缺乏應有的音樂表現力。

  羅丹說:“藝術就是感情”。的確,沒有感情的藝術是不可想象的。在電子琴教學中,雖然是簡單短小的樂曲,但也能表現出不同的情感。如《航海》中,表現了一個遊子遠離家鄉,迫切地希望回家的感情,抒情優美的旋律,稍慢的速度,使樂曲富有鮮活的內容及情感的魅力,感人至深。因此,要重視作品的藝術處理,把握、聆聽樂曲的情緒、風格、韻味及內在思想情感。

  聽“風格特色”,提高音樂涵養

  常言道:“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由於作曲家處於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個性等一系列因素,使得他們的創作風格,通過音響、音像的薰陶,可擴大、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豐富、提高音樂修養,從中體會風格特色,比較、分析音樂手段,培養、獨立音樂見解,領略不同時代、不同大師的風範與風采。通過“聽”,我們可學會品味、咀嚼,學會評判與自我評判,學會在音樂的海洋裡吮吸、徜徉、遨遊。

  引導孩子學好電子琴方法

  一、家長應以客觀、正確的態度對待孩子學琴和練習

  學琴,不僅僅是為了掌握一門技藝,同時也是提高孩子藝術修養、鍛鍊意志品質的良好途徑。作為家長,首先應該擺正自己的立場,為什麼要讓孩子學琴。有的家長抱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希望一年考兩級,三年跨六級,甚至完全不考慮孩子的發展現狀……考級最多也只是證實技術水平的一種手段,不能以一概全。

  練習中,家長應儘量不要以打罵、譏笑等侮辱性的態度對待孩子。克服自己與孩子之間可能存在的性格差異並努力協調。大多數人的性格都有偏差,有些家長就很難看出孩子在性格上的問題。這種情況孩子很難學好琴。所以,家長一定要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偏差,儘量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

  二、 積極地發掘、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許多家長反映孩子不喜歡彈琴,認為彈琴是一個既開發智力又很有趣的過程,孩子卻十分的不喜歡。學琴之初孩子還比較喜歡,可隨著學習的深入興趣就逐漸減弱,很多孩子因而中斷學琴。

  興趣是一種願望,而實現願望可以使人享受所帶來的喜悅,而喜悅可以使人注意力更集中。可激發孩子強烈的學習願望,並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

  然而,孩子在學琴過程中,每天至少45分鐘的練琴對於任何人都是很難忍受的,從效果看也一時看不出有什麼收益,天天練琴就覺得單調、枯燥,難以堅持,家長們也覺得學琴真的很不容易。所以期待以自然的興趣來維持孩子學琴的想法是很難實現的。只有通過各種方法來激發彈琴的興趣,並不斷支援,才能使孩子堅持不懈地練習。當孩子以真實的情感表現音樂時,那種音樂給她帶來的興奮和刺激會使她為了再次尋求那種情緒而不斷的努力。

  三、鼓勵孩子堅持練琴

  家長要鼓勵孩子每天要保證一定的練琴時間。要幫助孩子制定練琴時間表,並督促孩子儘量嚴格按時間表執行,並按老師的上課要求提醒孩子的技術要求和練習的階段和內容。只有保證一定的時間每日練習,才能使他們逐步提高技術能力。練習時,家長應更多的為孩子考慮,當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動作控制能力差時,由孩子決定休息和練習方式。家長也要注意孩子的獨立性,在學琴初期可以多輔導孩子***以不超過半小時為宜***,以後輔導的時間應該逐步減少,不要完全替代支配孩子學習。

  四、引導孩子以正確的方法練習

  首先要提醒孩子用慢練的方法。“慢練克服一切技術障礙之本”***趙曉生語***慢練的最大優點是來得及想,來得及準備,來得及根據視覺、聽覺得到的反饋資訊調整和修正缺點、毛病。慢練的意義很明確,但不慢練的卻大有人在,其結果是,演奏者只能演奏出相當粗糙的音樂。對症的方法是開啟節奏功能,用節拍管住他們。“慢些,你就能更快”***諺語***,初學、比賽、考級前,請千萬別忘了這條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