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生物教案

  七年級生物教案的編寫和使用歷來受到生物老師的重視。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設計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教學目標

  ①會查閱資料以描述生態系統的型別及特點並進行交流。

  ②能選取多方事例來闡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③發展收集資料,運用資料說明問題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④增強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初步具有保護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識,拒絕破壞環境的行為。

  難點和重點

  重 點: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而這種習慣的養成更要從小培養,因此學生確立保護生物

  圈的意識是本節的重點。

  難 點:學生逐個認識各個生態系統,難以從這個認知過程飛躍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

  系統,需要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因此學生闡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本節

  的難點。

  課前準備

  教 師:準備一些生態系統景觀的影像資料及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的影像資料。 學 生:課下收集有關各種生態系統的資料。

  教學設計

  複習:什麼是生態系統

  ①教師啟發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敘述生態系統的概念,注意糾正表達不準確的地方

  ②教師假設:假設給你一大片土地,你可以設計你周圍的環境及各種生物,那麼你要怎樣設計才能使你生活的生態系統維持下去?

  新課:

  1 生態系統的型別

  ①學生根據生活常識和收集的資料說出各種生態系統。

  ②學生看各種生態系統的影片,通過影片讓學生來認識所看到的各種生態系統。

  2 生態系統的特點及作用

  ①遊戲:我愛我家。學生分組扮演各種生態系統,以口頭作文的形式把各自的生態系統表

  述出來***組內先交流,然後向其他組同學介紹***。

  ②團結協作:大部分的生態系統學生比較瞭解,但有一些生態系統有的同學不大熟悉,這時讓學生提出一個他不熟悉的生態系統,由其他的同學幫助他,給他介紹一些通過查閱資料所獲得的有關這個生態系統的特點及作用,使學生從其他同學那裡獲得知識,體現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③學生詳細介紹幾種熟悉的生態系統,其他生態系統的詳細資料由學生課下查閱完成,並寫成小短文***或收集的圖片***在班級的牆報上展出“多姿多彩的生態系統”。

  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①學生分析:這些生態系統雖然各有特點及作用,但從生態系統的組成上來說都有共同之處。並由學生討論找出共同點,從而得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②學生分析:假設其中某一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了,會對其他的生態系統產生什麼影響?從而得出生物圈是一個整體。

  ③ 學生在分析聯絡之後,教師要引導學生總結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4人類對生態系統的破壞

  ①學生互相交流在自己的身邊有哪些人為的活動對生物圈產生了嚴重的破壞。 ②學生觀看影片,表現出對被破壞環境的痛惜及對破壞行為的憎恨。

  5 保護我們的生物圈

  ①學生交流:從自身做起,如何保護我們的生物圈。

  ②學生以組為單位,在組內交流討論,制定保護校園的方案和實施計劃。

  課下作業

  ①以“愛護環境,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為題,寫一篇文章。

  ②定期進行保護校園活動。

  教學反思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法分析

  【摘要】

  生物屬於初中教育的重要課程。本文通過對“初中生物教學實驗教學法的主要作用”以及“初中生物教學實驗教學法的有效應用”作綜述,希望初中生物課堂能夠將提高知識運用能力、展現生活樂趣、激發學習興趣作為學習目標和教學目標。僅供參考。

  【關鍵詞】

  初中生物教學;實驗教學法;應用;分析

  生物系初中教育的基礎學科,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培養初中生的實踐能力,通過綜合素質的培養,為祖國輸送更多的生物學人才,具有重要意義。獨論當下,初中生物課堂由於各種原因而無法順利的開展生物實驗教學,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更是無從談起。此文系分析初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法的重要作用,提出實驗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生物知識,鍛鍊其實踐能夠,提高綜合素質,通過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充分的激發學習興趣,展現生活樂趣,便能夠有效培養初中生在生物實驗教學中的實踐能力以及知識掌握能力。

  1.初中生物教學實驗教學法的主要作用

  生物是初中教育的基礎學科,初中生在此階段要進行60多個實驗,其中40多個需要學生親自操作,實驗教學法在此期間可發揮著顯著的作用。實驗教學法不僅能夠幫助初中生理解很多的生物知識,更可以將整個生物實驗的過程清晰的向學生展示,使其對生生物論擁有全新的認知。如:在“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一節,單是照本宣科的講學,很多學生無法理解單細胞生物,當其通過顯微鏡對變形蟲、眼蟲、酵母菌以及衣藻等生物進行觀察時,就馬上理解了。此外,實驗教學法的主要作用還有激發學習興趣、積極性,培養自主探究精神、動手實踐能力等。簡而言之,實驗教學法可提升初中生的生物知識運用能力與綜合能力。

  2.初中生物教學實驗教學法的有效應用

  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對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學習成績具有一定的影響,只有運用實驗教學法為學生提高知識運用能力,充分展現生活樂趣,激發學習興趣,才能發揮實驗教學法的具體作用。

  2.1提高知識運用能力

  教科書上的內容與實際生活具有緊密聯絡,生物教師務須將生物實驗結合於生活,才能使得初中生的生物知識得到拓展,從而提升其知識運用能力。如:植物向光性在生活中接觸得比較多,即使是在迷路的過程中,通過生物知識也能夠運用“植物向光性”辨別方向;生物教師可以讓學生做實驗驗證植物向光性,通過將牽牛花的種子置入花盆裡,經過一段時間的成長髮育,待幼苗生成後將其放在大盒子裡,將花盆緊靠大盒子;在大盒子內部做一道隔牆,並留下一絲空隙,於另一側製作1個小視窗;將盒子拿盒蓋蓋好置於陽臺,1w後即可發現牽牛花秧從小視窗探了出來。可見,植物細胞具有敏感光線的生長素,盒內光線可促使生長素髮生作用,生物實驗教學有利於學生掌握生物知識,熟悉生物知識的運用方法。

  2.2充分展現生活樂趣

  實驗與藝術一樣———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實驗系生物教學驗證理論知識的重要形式,生物實驗教學需要結合實際生活,充分展現生活樂趣,促進學生主動積極的進行學習,從而提升其知識理解能力。探究式教學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展現生活樂趣,例如:在學習“植物的呼吸作用”一節時,可將水果保鮮作為主題,通過分組令學生各自設計出一套水果保鮮方案;當學生的水果保鮮方案制定出來以後,則告知學生可根據保鮮效果對自己的實驗成果進行點評,最終使學生了解氣溫、溼度以及空氣流通等因素對水果保鮮的影響,並得知水果保鮮的有利條件。此外,生物教師可以佈置小人物,讓學生在生活中單獨去完成一些小實驗,從而有利於學習。可見,給予初中生動手實踐的機會,讓其在實驗過程中體驗到生活樂趣,從而調動了學習積極性,增強了知識理解能力。

  2.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位偉大的導師,生物教師要善於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在應用實驗儀器的過程中,通過學生對實驗儀器的好奇,進而激發其學習興趣。如:在學習怎樣正確使用顯微鏡的過程中,生物教師可讓學生獨自對顯微鏡進行操作,告知其正確使用顯微鏡的方法,使其掌握取鏡、安放、對光以及觀察的要領,能夠規範的使用顯微鏡,對顯微鏡使用方法瞭如指掌,也對日後涉及到顯微鏡的生物實驗具有一定的幫助。可見,通過新鮮實物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培養其學習興趣,是一種重要的生物實驗教學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具有促進作用。

  3.結束語

  實驗教學是初中生物教學的重要教學流程。通過生動有趣的實驗教學,可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動手實踐的能力,使其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生物教師要將教科書中的內容巧妙的轉化成生活實際相關的生物實驗,使其從被動學習中轉變為主動探究;生物教師要將生物實驗中的生活樂趣充分表現出來,使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拓展生物知識,強化生物知識運用能力,感受到生活樂趣,提高學習積極性;生物教師要滿足學生對實驗教學的好奇心,使其在激發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擁有知識能力的提升。簡而言之,生物教學要有效結合於生活,站在提升學習成績與實踐能力的角度進行實驗教學,將實驗教學法的作用充分發揮。

  作者:李靜 單位:鎮江實驗學校魅力之城分校

  【參考文獻】

  [1]丁振武.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亞太教育,2016.02:141

  [2]張明偉.淺談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學週刊,2016.11:71-72

  [3]閆肅.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與運用[J].亞太教育,2016.19:35

  [4]王影.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1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