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課題研究題目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有多種多樣。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1、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

  2、現代教育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3、在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欣賞品位

  4、讓學生成為文學作品鑑賞的主人

  5、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

  6、文言文教學的新思考、新實踐

  7、新課程教學對語文教師素質的要求

  8、作業方式的改革與探索 9、初中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培養研究

  10、愉快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嘗試

  11、創設教學情境,注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的研究

  12、語文研究性學習探索

  13、怎樣讓語文課"響亮"起來 14、怎樣培養農村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15、初中語文誦讀教學研究

  16、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實驗與研究

  17、詩歌教學中情感體驗的昇華 18、以名著導讀課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19、閱讀課教學如何落實朗讀指導

  20、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方法的探索與實踐

  21、在教學活動中鍛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22、口語交際的話題選擇與活動組織

  23、新課程語文教學中處理好閱讀教學與寫作訓練關係 24、如何發揮日記在寫作課中的作用

  25、如何引導農村學生拓展寫作空間,寫好生活中經歷的事

  26、如何讓作文互閱成為師生交流的平臺

  27、在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

  28、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

  29、新課程語文教學評價研究

  30、初中語文自主評價研究

  中學語文課題研究範文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鑑於此,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作文大多是由教師一手包辦進行批改的。由教師親自批改的作文,可以對學生的不足有更透徹的認識和把握,能很好地為學生指出不足。但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理解和執行,這種方法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處:教師往往由於工作繁忙不能及時批改,學生對作文的內容已經淡忘,拿到作文學生的興趣點在得分與評語上,對自己的作文缺乏自主的定位和評價,漸漸失去了對作文的有效關注。學生作文互閱漸漸被更多的教師和學生接受,不失為對教師批改作文的一個有益補充。採用作文互閱不僅讓學生學會了評判他人文章的優劣,還能提高自己的文章的缺點,從而取長補短,不斷提高寫作水平。

  一、 注重引導,使之重視評改。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有的達不到最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或是知識面窄,或是隻從自己的認識角度看作文,或是水平有限,他們對自己作文的好壞往往不能瞭然於胸,即使覺察自己的作文有些不妥,有時也不能指出問題的所在,因此採取互閱的方法能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激發興趣,使之樂於評改。

  通過古代詩人賈島“推敲”的典故我們可以告訴學生:凡是文章寫得好的人,其文章都在修改上下過一番工夫。近代文豪魯迅對散文《藤野先生》的修改,竟有一百六十多處。讓學生懂得文章寫完後反覆修改,不但能使文章更加完美,真正放射出誘人的光芒,給讀者以美的享受。

  三、 指導方法。

  達爾文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確實,對學生“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實際教學中語文老師應該深入淺出,由易到難,由單向到綜合地傳授互閱的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逐層推進,從“扶”到“半扶半放”最終達到“放”。

  首先要選擇比較容易接受的題目,這樣他們會覺得更有自信,有話可說,能夠對其中不恰當的地方準確發表自己的見解。

  其次要逐步提高要求,剛開始只提幾點最基本的批改要求,如:格式是否正確,卷面是否整潔,錯別字幾個,有幾處病句,標點符號有幾點明顯錯誤。

  以上五條,都是寫文章最低的要求,學生經過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實踐,就能夠掌握。再批改兩三篇,掌握得比較熟練了,再一條一條地增加新的要求。

  1. 看文章中心是否鮮明、集中。

  這兩點在作文指導時,就具體舉例,告訴學生什麼叫鮮明、集中。學生批改之前,老師先大致看幾篇文章,在進行批改指導時,又簡介兩篇好的文章,再舉例兩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學生從老師舉的正反兩方面的例文,舉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實際。

  2.看文章的選材。

  這條批語提三點要求:①是否圍繞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實際。③是否具有典型性。這三點中最要緊的是第一點,隨著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提出選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

  3. 看文章的結構。

  就結構而言,也要寫清三點批語:①層次段落是否清晰。②過渡是否自然。③開頭和結尾是否照應。

  4.看錶達方式。

  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體裁的要求,記敘文以記敘為主,說明文以說明為主,議論文當然以議論為主。除此之外,還要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導的要求。如寫記敘文《他進步了》,要求夾敘夾議,本文是不是做到了。寫說明文《蘆葦》,要求說明中有描寫的成份,文中有沒有適量的描寫。寫散文《家鄉贊》,要求記敘、議論、抒情相結合,文中結合得怎麼樣。

  5.看語言是否簡練、通順、準確。

  語言不簡練,重複、羅嗦者酌情扣分。語言不通順,不是指有病句,而是指句與句之間銜接不連貫者。

  這些也基本掌握了,再提出更高的要求,如:立意是否新穎,形式上是否有所創新,語言是否精練,有特色。

  學生批改作文,關鍵在於和同學商量。研究學生的寫作興趣、閱讀興趣、批改興趣,適應學生的心理,組織得好了,才有實效,學生的批改能力才能會提高。

  教學實踐證明,學生習作後,教師及時在課堂上指導全體學生互閱,能使學生鞏固寫作知識,提高鑑賞、修改作文的能力。同時,採用這一評改方法,能激勵學生在平時的作文中注意揚長避短。大多數學生能注意汲取其他同學的文章的精華,寫作更認真,寫好後自覺先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