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習有哪些方法四年級的方法

  對學生來說,讀書,不僅僅是學會一些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學習。那麼,對於小學四級要怎麼學習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四年級小學生學習方法,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四年級小學生學習方法一

  一、勾畫圈點:以 前,我雖然學習很努力,卻不知道該怎樣學習。後來張老師教給我們勾畫圈點的學習方法。於是,我按照老師教的方法。遇到不會的或者暫時有疑問的內容加" ?”;自己認為需要重讀視的地方在前面加“﹡”;有不同見解的在旁邊加批註……漸漸地,我覺得越來越順手,越來越方便,學習習慣好起來了。

  二、跟讀:跟讀就是別人在讀書的時候,我會跟著默讀。跟讀的人也意識同學,也可以是老師。一邊跟讀還可以一邊比較,看看別人那裡讀得好,自己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和提高。就這樣,我的朗讀水平慢慢地提高了,雖然現在也不是特別的好,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堅持下來,我就會一天比一天讀得好!

  三、“跟思”:每當老師點別的同學回答問題時,我就會在心裡迅速地默默地說出自 己的答案,看看我跟她***他***的答案是否一樣。如果是的話我就不會舉手,再想一想還有沒更好的的答案;如果我和她***他***的不一樣,那我就會馬上舉手。等我回 答完後,我就會仔細地聽老師對我的點評。老師教導我們要常常思考老師的答案、同學的答案、自己的答案有什麼區別,該怎樣改進。我經常這樣做,因此受益匪 淺!

  四、規劃學習:我們每週、每日學習的內容都不同,各主要學科都要佈置課外練習, 如果沒有學習計劃,就會手忙腳亂,雜亂無章,影響學習效果。教師要讓我們制定學習計劃,明確學習內容,制定學習計劃。我按照老師的要求,計劃制定了具體、 明確、切實可行的計劃,同時又要充分的留有了餘地。在具體的學習中又要根據實際適當調整,學習更加切合實際,更加有效!

  五、反思分享:我們學校倡導反思,老師也要求我們經常反思,。反思是一面明鏡,讓我一清二楚地看到自身的缺點,進而促進自己想辦法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而與老師同學分享,既能讓我享受到成長道路上的喜怒哀樂,又能綻放友誼之花!可謂一舉兩得。

  四年級小學生學習方法二

  1.預習的習慣

  預習是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前,通過自學對新知識有初步的認識,形成一定的表象,這對於學生在課中學習新知識時,是很有幫助的。而且學生有了一定的預習基礎後,教師在教學時就能有的放矢,更多地讓學生通過嘗試來獲取新知識,可以更多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而實際情況,當今的學生中養成預習習慣的還不夠普遍,當然這是有一個過程的,這其中固然有學生自身的因素,但我們教師、家長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因此,要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老師和家長首先要起到引導作用,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如何去預習,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在上新課之前,可以提出幾個能引起學生的注意的問題作為預習的作業,如要求讀、劃、問、查,提高學生預習的興趣。結合課文背景、內容查詢相關的資料,使學生很容易理解課文的內容,我們現在學的課文有很多都距離孩子們很遠,這就需要背景的查詢來輔助學習,加深理解。這樣堅持較長一段時間之後,學生對預習就有了一定的習慣性。其次,學生本身也要有一定的學習自覺性,在預習中有不懂的地方打個問號,核心重點的地方或較難理解的地方打個*號等等。作為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預習,有些問題孩子會主動向你詢問,上網的查詢還需要家長的輔導。在上課時,因為學生做了充分的預習,那麼他的思維會緊跟著教師,不是老師引著走,而是進行互動的學習。只要學校家庭共同聯合,孩子的預習習慣一定會很好地養成,這對於他今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2.聽講的習慣

  上課專心聽講,集中注意力,這是保證課堂35分鐘效率的最低要求。它包括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認真聽教師講課並觀察教師的教具演示過程、板書內容、講課的動作及表情等等,理解教師講課的內容。老師在講課時,較多采用動作訊號,往往一個動作、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就可能是個問題。因此,學生只有在認真聽講的基礎上,才能回答我的動作問題,或領會一個手勢所表示的意思。二是注意聽同學的發言,同學在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時,要注意聽,邊聽邊想,同學回答得對或不對,如果不對,錯在什麼地方;如果讓自己回答,該怎樣說好。邊聽邊思考,同意的可以輕輕點頭表示贊同,若需要補充或者有不同的看法時,要積極大膽的舉手站起來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樣可以溝通同學之間的資訊,取長補短,促進學生聽懂教學內容。

  3.課堂上說的習慣

  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大膽發言,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在學生回答問題時,首先要求語言要完整,不要語無倫次;其次,如果學生回答錯了或回答不完整,老師要鼓勵學生,表揚他敢於說的勇敢的精神,不讓學生覺得回答問題是種壓力而不敢說、不肯說。所以,在班上,學生回答問題時會說“我認為”“我補充誰的問題”……顯得非常自信,有時像開辯論會一樣,一個個爭先恐後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學習的主動權就還給了學生,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

  4.做作業的習慣

  總體來說,學生的作業書寫較好,但是要做到持之以恆那是要有恆心的。現在有的學生做作業只是為了應付教師,有的回家馬馬虎虎做好就出去玩了;有的一邊做作業一邊看電視;有的一有不懂得題目,就馬上問家長,自己不動腦筋;有的甚至不完成作業……因此,要培養學生的良好的作業習慣,應該從幾方面著手。

  ***1***培養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要求學生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

  ***2***獨立完成作業,遇到困難想辦法自已解決,不能依賴他人。

  ***3***做完作業認真檢查。

  作為一些作業常遲交的學生的家長可以相機地抽查孩子的書包,或者和別的學生交流後,再來詢問。只有多督促,多提醒,才能讓學生改掉遲交或者不叫不交的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