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習方法技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使政治學習有效,興趣必不可少,並在此基礎上學生要運用合理的學習方法及記憶技巧才能學好政治。以下是政治學習的方法技巧,僅供大家參考學習!

  1、多向思維,學會多角度、多層次思考問題

  中考命題常常通過一個材料中包含的一個主題,引發學生多角度、多層次,用不同的知識點來解答具體問題。所以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向思維,對某一材料的多個層次從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這是一個需要不斷訓練的過程。

  2、掌握預習方法

  學生學習的工具是教材,學生要為上好下一節課進行課前預習,課前預習是課堂教學的先學階段,是整個課堂教學的核心階段,是學生主體作用最充分顯示的階段,是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教師要認真進行自學指導,即從實際出發,提出適當的自學要求。為了提高學生的自學效率,教師要重點指導學習方法,預習的關鍵又在於熟讀教材,這是讓學生理解和接受新知識的必備階段,也是重要的準備階段,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很好掌握預習方法,並要求學生堅持不懈,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三到”和“三遍”預習法。

  “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看清每一課的課題、框題,重要觀點以及觀點的表述文字和圖表等,因為,每一課的課題是教學的中心,其它的論證要點和理論都是圍繞它而展開的,重要觀點只是對它的論證,表述或者展開,在內涵上和外延上加予闡述和拓展,是學習知識點的主要體現,圖表是更加形象或者更加資料化的說明與補充,其次重要觀點是課題得予成立的基石,它更加全面,更加豐富地對課題加予認證和說明,一般來說,知識結構的血肉部分就是這些重要觀點和它的論證過程。因而,預習時,首先必須是眼到,重點看清每一課的重要觀點及觀點的表達文字和圖表,並用心記憶它們;其次心到,要一邊讀課文內容,一邊用心去思考、去探索,帶著疑問去讀,抱著懷疑去思;再次,手到,在讀課文時要用筆標註含有自己意圖的標記符號或記下難懂的地方,結合自己的各方面實際首先試著掌握、理解,理解了的課堂上聽老師講再豐富,再拓展,不理解的,上課時認真聽課、認真作好筆記,聽老師如何分析、如何解答,如果之後還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可再和老師個別交談。

  "三遍"預習法:是指閱讀的次數,第一遍要求看清課文內容,全貌,進行粗讀,大致掌握基本慨念,基本知識點,說明事例。第二遍要了解整課結構及知識結構體系,基本分析每段意思和大小自然段的意思,深層理解各觀點和各論點的含義,以及它們的邏輯關係;第三遍找出重點內容本課中心。

  ***1***列預習提要:要帶著老師佈置的預習思考題去預習,邊讀邊思,並列出提要,初步瞭解新課的基本內容和思路。預習時可以利用標題、不同字型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識體系,以便我們有輕有重、有精有粗地閱讀教材。

  ***2***做好筆記:

  在書上,做出眉批,在本上列出提綱和寫出聽課要注意的問題,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要找出書上的核心詞、關鍵語,明確哪些是必須記住的,劃出來;哪些是語言敘述屬文法方面的內容,可以不管它。另外自己還要規定一些常用符號如△,☆,━等,可幫助記憶!

  3、同類題型歸類強化,反覆訓練。

  有許多新的題型如措施建議類、啟示類、原因類、設計活動類等,學生往往思維不夠嚴密,或缺乏創意,在最後的複習階段教師可以將同類題型歸類強化,反覆訓練,使學生“熟能生巧”,掌握解答同類型題的一般方法和竅門。這同樣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素質和能力。

  4、習題演練不求數量,重在質量。

  一定要教會學生分析和思考問題的方法,總結出一定的解題規律和方法。無論是選擇各地的中考題還是自己編制習題,不能為練而練,不加選擇。無論是平時的教學,還是進入全面複習階段,教師自己必須在給學生布置習題之前,自己先行演練、研究,並從中精選出具有典型意義的試題交給學生,要珍惜學生寶貴的時間。政治習題的解題往往書寫量也比較大,有時不同的習題會用到同一個知識點,而且當思考過程完成後,有時的書寫就成為一種簡單重複。為此,在佈置作業時,不要求學生寫多少數量的題,而是要求他看多少數量的題,在看的過程中,發現解題規律,掌握思考問題的方法。在講解習題時,再給以必要的指導和點撥,教會他由點到面、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的思維方法。

  5、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

  有的同學感覺政治課比較枯燥,所以,對政治課缺乏學習的興趣。其實,理論都是對具體問題的總結和昇華,都存在著抽象、枯燥的問題。高中政治課有些內容比較生動有趣,有些內容的確比較枯燥。對政治課缺乏興趣,其中重要原因是同學們的學習方法有問題、學習中受實用主義的影響以及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政治學科的誤解等。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一旦嚐到了學習政治科的甜頭,就能改變部分同學中存在的感覺政治課枯燥的問題。

  首先,要充分認識政治學科特有的價值。政治學科一個很重要的價值體現在,它是人們認識世界、認識生活的思維方法,是思維的工具。這是其他課程不可替代的。

  其次,要克服學習中實用主義的傾向。“需要”是同學們學習的直接和重要的動力。現實狀況是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有的同學不自覺地將學科分為三六九等,凡高考中必須要考的、分值高的科目就會下大力氣去抓,哪怕不喜歡也要強迫自己去學,反之對高考中不考、或者分值比較低的學科,不管有用沒用,就不願意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學習,而越學不進去就越感到枯燥無味,形成了一種惡性迴圈。

  最後,要消除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政治課的誤解。現實生活中,對政治學科的誤解大量存在。這種誤解主要是由於對政治課的不瞭解造成的。就高中的政治課而言,他本身包括經濟常識、哲學常識和政治常識三大板塊。一些人不瞭解政治課的學科體系和價值,本能地把政治課和行政工作或時事政治劃等號,和思想政治工作劃等號,認為政治課就是說教,只是憑自己的感覺想當然的評價政治課。把政治課教學看成是傳統灌輸,使政治課處在一個不利的社會氛圍中,從而影響了同學們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