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溫柔閱讀題答案

  《指尖上的溫柔》是一篇感人的文章,在閱讀中靜靜的感受指尖上的溫柔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指尖上的溫柔》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指尖上的溫柔》閱讀原文

  ①八年前的那個冬天異常冷,臨近新年的時候下了一場罕見的大雪,到我走的那天,雪依舊沒停。

  ②本來我是無須選擇返滬的,因為在這座養育我十幾載的江南小城裡,父母給我安排好了所有的一切,我的路可以走得更順暢些。可是我太愛做夢了,長久以來我最渴望的就是走進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大都市。

  ③在焦急等待遷戶口辦理轉學事宜的那些日子裡,我連話都不想說一句,任憑那親人遠離的痛楚啃咬父母的心。一向沉默的父親不止一次地對我嘮叨:“這回哭鼻子的地方也沒了。”而一向愛嘮叨的母親卻一反常態地少言寡語,默默幫我收拾行裝,一樣又一樣地做我喜歡吃的菜。

  ④要走的日子如期而至,那天我興奮、激動得宛如一隻即將放飛的雛燕。

  ⑤雪依舊在下,陰冷的寒風瑟瑟的掠街而過,出過車禍,腿腳有些不便的母親,拒絕了前來接我的舅舅的好意,執意要親自送我去火車站。雪花紛紛揚揚地落著,街上的行人極少,地上茫茫一片。母親在我前面走著,不停地回頭囑咐我:“跟緊!跟緊!睬著我的腳印走,別摔了。”

  ⑥家距火車站並不遠,平時步行只要十分鐘的路程,卻在這個天降大雪的日子裡耗去了近半個小時。進了候車室,母親變得沉默起來,只是久久地凝望著我。檢票進站了,蜂擁的人群擠了過來,我隨著人流艱難往前挪動,跟在後面的母親不知什麼時候不見了蹤影,我回頭大喊,人流的另一頭傳來了母親緊張的聲音:“跟緊你舅,別走散了。”我和舅舅好不容易才擠上了火車,也許是到了年關的緣故,車上擠滿了打工回家的民工。看著包圍我的一張張陌生的臉,我突然有一種孤獨無助的感覺,就像童年自顧貪玩,突然發現找不到母親,這時一股無名的衝動牽引著我,我費盡全身的力氣擠到了車窗前,用手擦著車窗上的霧氣,敲打著窗子,希望正在尋找我的母親能看到我,終於,母親找來了,向我揚起了手。我的心一陣抽搐——此刻我才發現我是如此地依戀她。我哭了,我清楚地感到淚水的沉重,開始是那麼熱,後來竟那麼涼。

  ⑦母親站在車窗下,我看到她的圍巾被風吹散,頭上雪白一片,分不清是雪還是白髮,我真想衝下去為母親系緊飄落的圍巾,抖落一身的雪花。我強咬住下脣,向母親伸出手去,從此以後,我們就是萬水千山遙遙相望了啊。窗外的母親也已淚流滿面,她輕輕抬起了手,抬起了她那雙曾扶我走過十六載春秋的慈愛的手,隔著車窗向我伸來,去握我壓在車窗玻璃上的手,冰冷的車窗彷彿已不存在,我感覺到的,是母親指尖上傳來的那份溫柔。

  《指尖上的溫柔》閱讀題目

  小題1:.指出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語在文中的具體內容。***4分***

  ⑴可是我太愛做夢了。

  ⑵這時一股無名的衝動牽引著我。

  小題2:.下列句子描寫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請加以賞析。***4分***

  ⑴一向沉默的父親不止一次地對我嘮叨:“這回哭鼻子的地方也沒了。”而一向愛嘮叨的母親卻一反常態地少言寡語,默默幫我收拾行裝,一樣又一樣地做我喜歡吃的菜。

  ⑵要走的日子如期而至,那天我興奮、激動得宛如一隻即將放飛的雛燕。

  小題3:.第⑥段中“我哭了,我清楚地感到淚水的沉重,開始是那麼熱,後來竟那麼涼。”“淚水”為什麼會“沉重”?又為什麼會先“熱”後“涼”?***4分***

  小題4:.文章為什麼以“指尖上的溫柔”為標題?請結合文意簡要分析。***4分***

  《指尖上的溫柔》閱讀答案

  小題1:⑴“夢”指渴望走進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大都市。

  ⑵“一股無名的衝動”是指“我”對母親的依戀。***4分,各2分***

  小題2:⑴通過對比寫父母親的反常表現,突出父母親捨不得“我”獨自遠行和對“我”的疼愛之情。

  ⑵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臨走時興奮、激動的心情。***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小題3:“淚水沉重”是因為“我”的心沉重,***1分***“我”對母親的依戀之濃使“我”感到淚水既重又熱。***1分***後來感到淚水涼,一是因為天氣嚴寒,***1分***二是因為“我”意識到就要和母親分別而感到難過。***1分******共4分***

  小題4:⑴與文章結尾那個感人至深的場面照應,窗外母親“指尖上傳來的那份溫柔”已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這也是全文最為感人的一幕,題目就是這一幕的濃縮;⑵“指尖上的溫柔”集中體現了母女之間的深情,以此為題豐富了文章的內涵。***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最初的溫暖》閱讀原文

  鄒扶瀾

  男孩小時候家裡很窮,買不起新衣服,甚至有時連上學的本子也買不起,這時,他就用完了正面用反面。一天,班裡來了位新生,是個漂亮的女孩,扎著鮮豔的蝴蝶結,揹著一個讓全班同學都眼紅的書包。

  女孩跟他成了同桌。她的文具盒裡裝滿了各種漂亮的筆和橡皮,還有很多嶄新的方格本,甚至有精裝的筆記本。男孩偷眼看,心裡既嫉妒又眼饞。

  男孩自尊心很強,怕女孩笑話,本子用完了便不再用反面,也就不記筆記,只靠腦子記。女孩感到奇怪,有一天問他,他說:“會了,不用記了。”女孩好像明白了什麼,主動拿出兩個本子給他,男孩拒絕了,女孩羞紅了臉,幾天不和他說話。有一次,班裡組織看電影,每人交5分錢,男孩沒有錢,就沒有報名。女孩高興地跑到他跟前,說:“明天下午看電影,我替你把錢交了。”男孩氣惱地說:“我不去,用不著你給我交。”女孩委屈地哭了,說:“你長大後還我還不行嗎?”男孩沒有再說話,勉強答應了她。

  第二年,女孩的家要搬了,男孩也不知道她要搬的地方在哪個方向,只覺得有一種留戀的感覺,有一種丟了東西的感覺。知道了她走的日期後,那一天他沒上學,而是早早地候在一個十字路口——縣城開往外地的車輛都要經過這裡。終於,一輛大貨車開了過來,女孩跟他哥哥站在車廂兩邊的護攔裡。女孩看見了他,高興地向他揮手,男孩想跟她說點什麼,跟在後邊拼命追,可車速太快,一溜煙就從眼前過去了。

  第二天上學,班裡一個女同學給男孩送來一個沉甸甸的牛皮紙包,說是他的同桌留給他的。男孩開啟,是厚厚一摞沒用的各式作業本,還有她用過的漂亮的文具盒,裡面裝滿了鉛筆,還有一支能抽水的鋼筆。筆中間夾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送給我最好的同桌劉兵。”

  男孩哭了。他突然覺得,因為嫉妒,他對同桌太不好了,但她沒有記恨他。也就是從那天起,他的心知道了什麼叫疼痛。

  那個文具盒,他一直儲存著。有時拿出來看看,眼前會晃動著一對鮮豔的蝴蝶結,一跳,一跳……

  幾十年過去了,男孩讀完大學,又讀博士,打拼多年後成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總。閱盡滄桑後,他越來越懷念那個當年跟他同桌的小女孩,於是在報紙上登了尋人啟事,尋找那個叫王麗晨的女孩。

  電視臺的記者聞訊後,邀請他做了一次訪談。面對現場的許多觀眾,他把掩藏在心底的那段往事說了出來,說到動情處,他幾次哽咽,說如果能見一見當年同桌的女孩,他死而無憾了。

  主持人問他:“為什麼非要見她呢?相見不如想念,保留最初的那份美好,為她祝福,不是很好嗎?”

  他搖了搖頭。

  主持人說:“王麗晨現在已經步入中年,也許已經發福,也許過得很不如意,如果是這樣,你還會執意見她嗎?”他說:“是的,我想當面對她說聲謝謝,另外,如果她有什麼難處的話,我想盡自己所能幫她一把。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想著她,甚至沒有一天忘記過她。小時候,因為貧窮,我看過太多的冷眼,但她給了我最初的溫暖,這成了我生命的動力,也讓我一直潔身自好。我經常想,如果她也給我冷眼,就像壓跨駱駝的最後那根稻草,也許我的人生就會完全改寫……”他已經淚光瑩瑩,“我想看見她還美好地生活著,跟我一樣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沐浴著溫暖的陽光……”節目的最後,主持人對觀眾說:“那好吧,讓我們大家一起幫忙,讓劉總實現這個多年的心願。”

  幾天後,他收到一封信:

  “親愛的劉同學,不瞞你說,那天我就坐在觀眾席上。之所以不見你,並不是因為你太富有,或者我已經老了,而是越純淨越美好的記憶,越經不起現實的打攪。我很贊同主持人的那句話,有些美是隻適合放在心裡的,就像一罈陳酒,一旦開啟味道就淡了。如果你對我心存感激,那就在心裡儲存那份最初的美好吧。感謝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活在你心裡,並希望我能一直這樣活下去……”

  這封信是那位主持人所寫。劉兵所要尋找的王麗晨,是她的妹妹,已經於3年前因病去世……

  《最初的溫暖》閱讀題目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小說主要寫了兩件事:一是少年時男孩和女孩同桌以及女孩要離開時發生的事,一是幾十年之後男孩尋找同桌的女孩而被邀請做訪談的事。

  B.男孩拒絕女孩給他本子和替他交看電影的錢,而女孩卻沒有記恨他,臨走時還留下很多學習用品,說明女孩是一個樂於幫困救弱的好學生。

  C.小說中有關女孩頭上扎著的“鮮豔的蝴蝶結”的描寫前後出現了兩次,說明男孩幾十年沒有忘記他的同桌主要是因為她“是個漂亮的女孩”。

  D.男孩希望他的同桌“還美好地生活著,跟我一樣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而女孩卻死了,這給男孩的心理上造成難以彌補的深深的傷痛。

  E.小說在塑造人物時運用了多種描寫手法,如肖像描寫、語言描寫、細節描寫等手法;在交代同桌的女孩最後的結局時還運用了補敘的手法。

  ***2***倒數第二段交代了主人公收到的信,在小說中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3***小說中的劉兵是怎樣一個人物?請簡要分析。***6分***

  ***4***對於小說結尾一段的設計,有人認為過於哀傷,不利於小說主旨的表達,你怎麼認為?請談談你的看法。***8分***

  《最初的溫暖》閱讀答案

  11.***1***答E給3分,答A給2分,答B給1分,答C、D不給分。***B、說“拒絕女孩……替他交錢看電影”與原文情節不合,原文中是先拒絕,後“勉強答應了她”;再者說女孩“幫困救弱”,概括也不大準確,男孩雖然有困難的一面,但他不“弱”,男孩是一個自尊心很強,學習上進的學生。C、分析錯誤。從原文主人公劉兵回答主持人的話中,可以看出,主要是因為女孩給了他溫暖,成了他生命的動力。D、說“這給男孩的心理上造成難以彌補的深深的傷痛”,分析錯誤。從小說的情節上看,男孩並不知道女孩已經去世。***

  ***2***①這封信為主人公劉兵尋找當年的同桌畫上了一個句號,使他的尋找有了迴應。②信中說明了他的同桌不見他的原因,為後文交代女孩的去世打下了伏筆。③揭示了小說的主旨,對過去生活中那些美好的東西,應該放在心裡珍惜儲存。***一點2分,意思表達出來即可***

  ***3***①自尊心強:少年時拒絕接受同桌給予的幫助。②學業、事業有成:成年後學業有成,經過打拼成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總。③重感情,知恩圖報:看重和同桌之間的情意,對同桌的離開心裡疼痛;對少年時同學給他的溫暖念念不忘,想方設法尋找過去的同學,並希望需要的話對同桌能有所報答。***一點2分,意思表達出來即可***

  ***4***觀點一:這樣的設計有利於表現小說的主旨。①因為有了這個結尾的交代,讀者才知道上面的信是主持人寫的,而信的內容正是小說要表達的主旨。②小說表現的是主人公劉兵對少年時同桌的一種難忘的情感,交代了同桌的去世,這份情感也就只能在主人公的心裡永遠保留,不會受到現實的打攪了。

  觀點二:這樣的設計過於哀傷,不利於表達小說的主旨。①小說要表達一種同桌間純淨美好的情感,而王麗晨的去世,便失去了交流情感的一方,使小說蒙上了一層哀傷的色彩。②主人公希望見到同桌,並希望需要的話能有所報答,王麗晨的去世,使主人公的希望落空,給人一種好人未得好報的感覺,令人生嘆。③如果去掉這個結尾,會留給讀者以更大的想象空間,就使信中所表達的情感成為女孩內心的真實表白,更有利於突出小說的主旨。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