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談龍閱讀理解附答案

  龍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五,與十二地支配屬“辰” 一天十二時辰中的“辰時”--上午七時至九時又稱“龍時”。公元除以12餘數是8的年份年號,都是龍年。那麼關於龍年談龍閱讀附答案是怎樣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龍年談龍》閱讀材料

  龍年談龍

  韓山元

  生肖中的龍,還有作為節慶表演節目的舞龍,仍舊保留在全世界的華人生活圈當中,它是華人傳統民俗的一部分,而民俗又是十分頑強的文化現象。

  從動物學的角度來看,世上根本就不存在龍這種動物。遠古的恐龍,跟華人崇敬的龍,舞龍舞獅的龍,外形完全不同。龍是古代華夏民族***後為中華民族***共同的圖騰,古人對圖騰的崇拜與敬仰,就跟現代人對國旗國徽一樣。圖騰一詞源自印第安語“totem”,意思是“標誌”或“它的親屬”。上古氏族社會,人們以和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動植物或自然物象作為本部落的標誌,從而建立起認同感,加強凝聚力,於是就有了圖騰

  在炎黃時代,氏族部落何其多,每個部落的圖騰都不同。當各部落要逐漸形成一個華夏民族的時候,用哪一個部落的圖騰作為全體共有的圖騰都不行,那就需要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新圖騰。怎麼樣的新圖騰最能讓大家心悅成服呢?最好是將水裡遊的,天上飛的,地面跑的動物各取其一部分,組合成一種虛擬的動物,於是,就有龍的出現。兩千年前漢代的王符稱龍是“九似之物”,即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項似蛇,勝似蜃***大蛤蜊***,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現代學者、詩人聞一多對龍做過深入研究,他說龍是以蛇為身,再結合多種動物而虛擬出來的。由此,我們不得不欽佩中華民族祖先的智慧與想象力,能把“陸、海、空”的動物綜合起來,“集體創作”出這麼一種奇妙無比的動物。

  1970年在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過“C”型玉龍,後經考古勘查確認,這件玉龍距今5000多年,但其造型簡單,沒有四肢,也沒有鱗片。1987年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45號墓發現了蚌塑龍虎,考古學家測定墓葬的年代在距今6500年前左右,那是更早的龍的雛形。可見,龍的形象不是一開始就如王符與聞一多所描述的樣子,它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

  再往深一層去想,龍的出現其實是一種妥協、讓步與融合的產物,它能維繫各部落的和諧。如果每個部落都堅持用自己的圖騰作為各部落的共同圖騰,誰也不服誰,誰也不讓步,那怎麼能有龍這個共同圖騰的出現呢?可見,要和諧就免不了妥協,沒有妥協讓步就不會有和諧,這不正是體現了中華民族注重與追求“和”的精神嗎?

  對龍的崇敬還表現在賽龍舟與舞龍等民間習俗中。據聞一多考證,賽龍舟是古代吳越***江蘇、浙江一帶***民間祭龍的活動,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舞龍則是起源於漢代,經歷代而不衰。舞龍最初也是作為祭祀祖先、祈求風調雨順的一種儀式,後來逐漸成為一種體育與文娛活動。從唐代一直到現代,舞龍已是中國人逢年過節常見的體育與文娛表演。中國人出洋,又把這一習俗帶到世界各地,妙的是,就跟賽龍舟一樣,世界各地舞龍隊伍,也有非華人蔘加了,民俗不分種族與國籍,這不也是一種文化交流嗎?

  今天,全世界的華人還需要“龍”作為共同的圖騰嗎?這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不過我們至少能看到,生肖中的龍,還有作為節慶表演節目的舞龍,仍舊保留在全世界的華人生活圈當中,它是華人傳統民俗的一部分。

  ***選自《聯合早報》2012年1月27日,原文有刪改***

  《龍年談龍》閱讀習題

  6.下列各項中,不屬於龍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圖騰的原因的一項是

  A.和現代人對國旗國徽一樣,古人對龍有著特殊的崇拜和敬仰之情。

  B.龍是讓華夏各部落都能接受、能讓大家都心悅誠服的一種圖騰。

  C.將多種動物各取其一部分組成一種虛擬的動物,有廣泛的認同感。

  D.龍是把“陸、海、空”的動物綜合起來,“集體創作”出的奇妙動物。

  7.下列各項中,對龍的文化內涵概括最準確全面的一項是

  A.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凝聚力,表明我們的祖先有著非凡的智慧和想象力。

  B.體現了中華民族追求“和”的精神,賽龍舟與舞龍的活動也是文化交流的紐帶。

  C.表明我們的祖先有著非凡的智慧和想象力,也架起了與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的橋樑。

  D.表明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凝聚力,體現了中華民族對“和”的精神的重視和追求。

  8.下列各項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生肖中的龍和表演節目中舞動的龍都是世上不存在的動物,但它們是華人傳統民俗的一部分,是一種文化現象。

  B.由河南濮陽較早發現的蚌塑龍虎,到內蒙古赤峰市發現的“C”型玉龍,表明龍的形象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

  C.賽龍舟和舞龍起初都是祭祀活動,賽龍舟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而舞龍作為一種體育和文娛活動最早始於唐代。

  D.生肖中的龍和舞龍依舊是華人民俗的一部分,但今天卻很難肯定地說全球華人仍需要以龍作為共同崇拜的圖騰。

  《龍年談龍》閱讀答案

  6.A***只是說明古人對龍圖騰的感情,並不是龍成為圖騰的原因。***

  7.D***“非凡的智慧和想象力”是創造龍文化的前提,“文化交流”是龍文化的現實影響,都不屬“龍的文化內涵”。***

  8.B***河南濮陽的蚌塑龍虎發現於1987年,而內蒙古赤峰市的“C”型玉龍發現於1970年,所以“較早發現的蚌塑龍虎”有誤,應為“發現的較早的蚌塑龍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