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學習如何制定學習計劃

  “不積跬[kuǐ]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句話正好是學習語文的真理。語言的學習都是一點一滴的積累。但是做任何事,方法好,可以事半功倍,方法不好,就會事倍功半。學習語文,也需要講究學習計劃,下面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初中語文學習計劃制定的方法:

  制訂學習計劃的時候還要有一些問題需要注意一下:

  1.計劃要有全面性

  因為制訂的是學習計劃,就要多考慮學習的方方面面。不要片面地追求學習任務的完成,應當全面地考慮和安排自己的學習情況。

  在制定學習計劃時除了考慮學習以外,還要安排好業餘活動的時間、鍛鍊身體的時間、充足的睡眠時間、文化娛樂時間等等,這樣才能避免對學習產生乏味的感覺,以保證自己的學習興趣。

  有的學生不會制定訂計劃,他們認為學習計劃只考慮三件事:吃飯、睡覺和學習。不關心集體活動也不注意鍛鍊身體,至於娛樂和休息計劃內更是沒有它們的位置。這種單一的學習計劃使得學習活動變得非常的單調乏味,從而容易產生疲勞的感覺,不但影響了學習效率,而且還影響了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2.對學習時間和自由時間進行科學的安排

  有時候,覺得學習時間很充足,但實際上真正可以讓自己支配的學習時間卻很少,原因是什麼暱?因為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太多,相反的情況是表面上看,學習心要把初中數學補上,為此,她在學習時間上做了如下的安排:每天抓緊時間先完成老師當天佈置的學習任務,在完成當天學習任務的基礎上,每天起碼要擠出一個小時,系統地複習初中數學,在這裡,她把學習時間鮮明地分成了常規學習時間和自由學習時間兩部分。

  在自由學習時間內,又把初中數學的三章內容分配到四個星期中去完成,平均每週完成的內容很具體。這樣一來,心中就十分明確每天在自由時間內要完成什麼學習任務,增強了學習的目的性。為了保證拿出充足的自由時間來補習數學、她在常規學習時間內的學習效率也得到了提高。一個半月後他的數學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

  可見,在制訂學習計劃時,把時間進行劃分,在自由學習時間內做到長短計劃的有機結合,並堅持下去,對學習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並且容易實現學習目標。

  3.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

  即對自己目前的文化水平應有白知之明。學習計劃不是學習目的,它只是學習的一種打算,一種安排,以此來循序漸進地獲取知識。在制訂學習計劃時,不要脫離學習的實際情況,不少學生在制訂學習計劃時想得很完美,但往往忽略了實際情況,結果不利於計劃的實行。

  學習的實際情況是指:

  ***1***自己將要掌握的知識和將要學習的內容是什麼?例如,在這個月的學習計劃中接受和消化多少知識?要著重培養哪些能力?***2***學習的時間具體有多少了?在每個學習階段,究竟能有多少時間可以用來學習?常規學習時間可以安排多少?自由學習時間可以安排多少***3***學習上有哪些不足。自己在學習上哪些方面沒有做好?在某一階段的學習計劃中應該怎麼做?***4***老師教學的實際進度。制訂計劃時必須考慮老師的教學的進度,否則常規學習時間就不好安排,自由學習時間就更難以安排了。很多學生個人學習計劃不能實行下去就是因為不瞭解老師教學的實際進度,因而使自己安排的任務不符合實際情況,還會出現自己安排的學習計劃同老師的教學進度相脫離的現象。由於個人計劃經常和老師的教學進度發生衝突,於是有的學生得出了錯誤的結論認為制訂計劃沒有用,老師講什麼學什麼就行了。結果使自己的學習缺乏計劃性,降低了學習效率。

  學習計劃如果能和老師講課的進度配合好,可以對學習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例如,一個初中的優秀生,在老師講英語中的現在完成時前一個月,他就利用自由學習時間系統複習了其他時態的內容。由於他做好了知識上的準備,在學習現在完成時的時候就很順利。學完現在完成時之後,他又用自由學習時間把以後要講的幾個時態進行了預習,因此在學習時態的時候他比別的同學就輕鬆得多。可見安排學習計劃,一定要考慮到老師的教學進度,這樣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同學們在制訂計劃時要向那些嚐到學習計劃甜頭的學生學習,借鑑他們的一些技巧,充分重視計劃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