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新七年級上各單元目錄

  教材是七年級語文教師和學生進行交流的重要媒介,那課本目錄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編的語文版七年級上目錄,感謝欣賞。

  語文版七年級上目錄

  第一單元

  1.憶讀書

  2.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

  3.山中避雨

  4.風箏

  口語交際——自我介紹與提問

  寫作——記一件事

  寫字——楷書與行楷

  第二單元

  5.回憶我的母親

  6.小巷深處

  7.我的老師

  8.“兩彈”元勳鄧稼先

  口語交際——採訪任課老師

  寫作——寫一個人

  第三單元

  9.春

  10.濟南的冬天

  11.竹林深處人家

  12.樹林和草原

  寫作——描寫景物

  綜合性學習——調查社會用字情況

  第四單元

  13.空城計

  14.美猴王

  15.心聲

  16.勇氣

  口語交際——說特徵,猜同學

  寫作——寫童年的故事

  寫字——行楷字的筆畫組合

  第五單元

  17.犟龜

  18.小溪流的歌

  19.基因暢想

  20.如果人類也有尾巴

  口語交際——講故事,評故事

  寫作——編寫童話或科幻故事

  綜合性學習——主題探究學習

  第六單元

  21.《論語》六則

  22.《世說新語》二則

  23.傷仲永

  24.木蘭詩

  25.詩五首

  口語交際——交流學習體會

  寫作——改寫《木蘭詩》

  第七單元

  26.賣油翁

  27.三峽

  28.古文二則

  29.陌上桑

  30.詩五首

  口語交際——古詩文朗誦

  寫作——我將這樣度過寒假

  七年級語文知識《世說新語》二則

  一、《世說新語》與劉義慶

  1.《世說新語》古代筆記小說集,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主要記述了東漢末年到晉代之間士大夫清高放誕的言談逸事,較為集中地反映了當時社會上層人物的精神狀態和生活情況。魯迅稱之為“一部名士的教科書”。本書故事以短小精悍為主。寫法上直敘其事,是六朝志人小說代表作。

  2.劉義慶南朝宋文學家,彭城人。

  二、字形字音

  歆***xÿn*** 輒***zhã*** 尊君在不***fǒu***

  三、重點實詞

  日中***正午*** 下車引之***牽引,拉*** 相委而去***相,偏指友人***

  四、通假字

  1.尊君在不? “不”通“否”,不 .

  2.寧可以急相棄邪? “邪”通“耶”,相當於“嗎”,表示疑問 .

  五、古今異義

  1. 本所以疑,正為此耳。 古:„„的原因 今:因果關係連詞 ..

  2. 與人期行。 古:約定 今:日期 .

  3. 相委而去。 古:丟下,拋棄 今:委託 .

  4. 元方入門不顧。 古:回頭看 今:照顧 .

  5. 過中不至,太丘捨去。 古:離開 今:到,往 .

  六、一詞多義

  舍:王欲舍所攜人***扔掉,拋棄*** 可:何為不可***肯,同意***

  屋舍儼然***房舍*** 寧可以急相棄耶***能,可以***

  同舍生皆披綺繡***客舍,客店*** 皆有可觀者***值得***

  時:元方時年七歲***當時*** 顧:元方入門而不顧***回頭看***

  學而時習之***時常,常常***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拜訪***

  是: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判斷動詞***

  是以謂之“文”也***此,這樣***

  以: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根據***

  寧可以急相棄邪***因為***

  是以謂之“文”也***因為***

  可以為師***憑藉***

  或以錢幣丐之***用***

  七、詞性活用

  歆輒難之 ***難:形容詞作動詞,對„„感到為難*** .

  八、翻譯句子

  1.幸尚寬,何為不可? 譯:***船裡***恰好還很寬鬆,為什麼不同意?

  2.寧可以急相棄邪? 譯:難道能因為情況緊急就拋棄他嗎?

  九、重點問題

  1.《<世說新語>二則》中《期行》與《乘船》雖然都談到了“誠信”的問題,但側重點卻有所不同,試說明。

  《期行》側重於要守信明禮;《乘船》側重於要對自己說的話負責,不能輕諾寡信。

  2.《乘船》中華歆和王朗的做法有何不同?你如何評價他們的優劣?

  做法:華歆的做法是猶豫不決,不願接受他人的請求;王朗則很輕易接受了他人的請求。後來作亂的人追來,華歆卻能急人所難,始終如一;王朗則輕諾寡信,只為自己。

  評價:華歆的品行優於王朗。儘管開始他對別人的要求感到為難而猶豫不決,但這是他處事謹慎的表現。而一旦答應了別人,他就一諾千金,不因情勢危急而棄人不顧,他是一個重諾重信的人。而王朗盡

  管開始有救人幫人之心,但一旦自身難保,便只顧自己,不顧別人,他是一個對自己說的話不負責任、輕諾寡信的人。

  3.《期行》中,“友人慚,下車引之”,而“元方入門不顧”,怎樣理解元方的行為?你認為文中元方是個怎樣的孩子?

  對:父親的朋友不守信用,還出言不遜,“無信”“無禮”在先,我們不能對七歲的小孩子求全責備。 錯:父親的朋友“下車引之”已經是悔過了,應該原諒他,而元方仍“入門不顧”,顯得不禮貌。  聰明伶俐,明白事理,能言善辯,落落大方,但有些傲慢。

  4.請寫出兩句關於“誠信”的名言警句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民無信不立。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