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高考英語第一輪複習的四點建議

  書面表達一直是高考英語試卷中的壓軸題。書面表達旨在考查考生根據所給提綱、圖表、圖畫等資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完成寫作任務的能力。它要求考生不但要有紮實的語言基本功,而且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根據高考最新《考試大綱》、書面表達的評分標準以及每年高考後的閱卷情況,總結出突破英語書面表達需要具備以下五個特點:

  1.外在美

  一篇優秀的書面表達首先就是一件藝術品,書寫清楚,字母大小勻稱,單詞間距適當,沒有明顯修改痕跡。請欣賞下面範文乾淨、整齊的卷面效果:

  2.結構美

  一篇好的書面表達不能一段到底,應有合理的段落層次,讓人感覺條理清晰。每一段落要有一個主題句和幾個支撐句。考生寫作時,可將文章分為三段:主題段提出問題或論點,發展段圍繞主題討論、列出論據,結尾段得出結論。

  3.詞彙美

  從書面表達的評分標準看,運用高階詞彙對提高書面表達的"檔次"和得分至關重要。我們常常提到"亮點詞彙",這不等於使用一些偏詞、怪詞,而是要使用一些生動、具體、形象的詞語,並且要運用得準確得體。如"Thejobisverydifficulttodo."不如表達成"Thejobisverychallenging."能顯示出考生深厚的語言功底。在閱讀時要注意積累富有表達力的詞彙。詞語的選擇也應儘可能做到個性張揚、標新立異。在表達相同的意思時,表達方式的變換顯得尤為重要。選擇使用其恰當的同義詞或片語可反映出考生較強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同時也避免使人感到單調和乏味。請體會下列句子中高階詞彙的妙用:

  Thereisnothingmoregratifyingtomethanyourreply.(2010·重慶卷)

  Manymemberssaidtheactivitybenefitedtheminmanyways.(2010·湖南卷)

  Whattheydidhasbroughtjoytoothersandenrichedtheirownlives.(2009·浙江卷)

  April12ismemorablebecauseourclasshadameaningfulexperienceonthatday.(2009·北京卷)

  此外,運用情感性語言可以增強文章的可讀性和醒目性,吸引閱卷老師的注意,震撼讀者的心靈,引起共鳴。如:

  Tosomestudents,oralpraiseisessential.(2010·廣東卷)

  Seeingthelinesoftrees,weallhadasenseofachievement.(2009·北京卷)

  Asastudent,Ireallywanttorecommendatopictoyouwholeheartedly(2009·重慶卷)

  4.句式美

  句式單一、缺乏生氣的文章,哪怕無任何錯誤也不可能得高分。精彩句式的合理使用會使本來結構單一、語句乏味的文章極具可讀性。合併簡單句使文章的語言由鬆散變得凝練。簡單句雖然短小精悍,但在語言表達上,不能單一地只注重簡單句的正確運用,還應多運用一些並列句或複合句,使句式靈活多變。考生在寫作時,可以巧變感嘆句,增強語言的表達力;省略與替代交替使用,避免寫作時不必要的重複與累贅,使句子更簡練、精確;主動句與被動句交替使用,使句子更具多樣性;分詞(短語)及with複合結構結合使用,使得文章句子結構緊湊,描述形象生動,為文章增色。請體會下列優美的句式:
  如何安排好第一輪複習對高三學生英語能力的全面提高尤為重要。無論做什麼事首先要明確目的,有的放矢方能事半功倍。那麼,如何做好高考的一輪複習呢?
  一、首先明確複習目的

  簡言之,第一輪複習的“主要目的是基礎能力過關”。目前,高考英語試題在重視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突出對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形成了以篇章閱讀為主體的試題佈局。高三複習的最終目的是提高考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但知識是能力的基礎,對能力的測試必然要結合對知識的測試,這是對考生多年積累的、系統化的、活化的知識測試:大量的知識考查通過能力測試得以實現,熟練掌握英語基礎知識正是為發展英語運用能力做準備。例如,在做“閱讀理解”時,如果考生複習時沒有熟練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就理解不瞭解構複雜的句子,看不懂篇章內容,這又如何能正確地解答試題呢?同樣,做“書面表達”試題時,如果沒有一定量的詞彙知識和語法知識,就談不上正確的英語表達,怎麼可能寫出通順的英語短文?

  因此,高三學生複習的最終目的是提高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尤其是目前部分考生的英語知識還是零散的、孤立的,在英語能力還沒有全面提高的情況下,英語的第一輪複習應側重於形成系統的、完整的英語知識體系,打牢基礎,有效全面地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

  高三複習不應是對已學知識的簡單重複和強化,而是一個再學習、再認識、提高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的過程,在短暫的高考複習中應該兼顧語言知識的掌握和語言能力的培養。

  二、緊跟教學掌握方法

  對於如何搞好英語一輪複習,李老師提出以下建議:

  一、抓課本、重基礎、強化詞句的積累

  英語基礎知識的複習要以課本為綱,按照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將它們進行分類整理。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以新帶舊,使初中和高中所學的知識形成系統,總結出規律性,這樣才能融會貫通,也才能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考生應以高中課本為主要教材,在老師的帶領下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語言知識,鞏固語言基礎,對課本中反覆出現的語言知識進行科學歸類和巧妙整理,找出其中的規律、抓住線索。複習知識是為了運用知識,而網路化的知識更便於運用,更有利於學科能力的培養。考生只有經過對所學的教材進行層層挖掘才有希望把知識形成網路。這對其實現知識向能力的遷移有重要的影響,有利於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並在應考中運用自如。

  考生要在老師的幫助下構建知識網路。在老師的幫助下,在認真學習和研究《考試說明》的基礎上,按照知識的內在聯絡,將其要點進行分類整理***內容包括詞彙、句型、語法、交際用語、篇章結構等方面***,從而使六年所學的零散的、孤立的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已學知識網路化,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摸索出帶有規律性的東西。
  考生在使新舊知識網路化、系統化的過程中,應力爭使知識以點帶線、以線帶面、以新帶舊、以舊促新。深入挖掘課本中的經典詞句,按照考綱的要求和考題的思路設定成練習題,既鞏固重點語言知識,又能不斷滲透高考試題的出題思路和解題技巧。

  二、抓語篇學習、重閱讀能力

  從近幾年來的高考試題來看,死記硬背,強化訓練,沉湎於“題海戰術”是難以出好成績的。將中心和重心放在單項填空上是不合時宜的。因此,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也可請求老師的幫助,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做到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循序漸進。其中,語篇學習最應引起考生的足夠重視。

  高中課本中文章題材廣、內容新穎,知識覆蓋面寬。因此,考生應充分利用高三課本中的閱讀材料,從文章的內容、文章的結構、作者的觀點、態度及相關的背景知識巧妙設定問題,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開拓知識視野。同時,文章的新穎內容還可以提高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三、精選習題,有效訓練

  複習中,首先應按照老師的節奏、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課堂時間、提高聽課的效率。對平時老師佈置的作業要及時、認真完成,不浮躁。

  建議考生應有針對性地加強運用練習。通過結合高考考點進行鍼對性訓練,在很短的時間內複習完所有的語言知識,提高複習效率,以便有充裕的時間進行聽力、完形填空、閱讀等專項能力訓練和模擬訓練,避免在複習課本知識和培養能力之間顧此失彼。在此基礎上,通過科學系統的訓練,提高英語交際能力,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生選擇的複習資料不宜過多、要精當、系統性好一些,必須是正規出版社出版的。如果辨別能力較差,可多諮詢老師,請老師幫忙把關。此外,如果考生哪方面能力相對比較弱,可以有針對性地適當補充這方面的專項練習材料,所有的東西都應該是在完成老師規定的任務之後再做的。並且,練習中要注意幾種題型的搭配。

  三、時刻注意避免誤區

  要注意下列誤區:

  □每天清賬不留死角

  在本學期的複習中,不少考生的通病是覺得“做題越多越好”,而丟棄了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對自己反覆出錯的地方思考少。為此,實際上在做題上,應重“質”甚於重“量”,要多思考、多總結。在複習中,有一點非常重要,務必做到不欠賬。也就是說,在每天的課堂學習中、做題過程中遇到的不明白、不清楚的內容務必及時弄懂、把問題消化在當天,“疑問”不過夜。如此一來,每天都有進步。反之,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在此後的複習中會成為包袱、成為能力提升的路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