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高歷史教學的反思

  歷史教學決不是簡單的填鴨式教學,不斷創新課堂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制勝法寶,我們要怎樣做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提高歷史教學的反思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在歷史教學中,計算機輔助教學也佔據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筆者認為在我們運用這一先進教學手段的同時不可忽視學生的心理、歷史科的學科特點,從學生、學校、課文的實際出發,防止走向教學的誤區。

  一、主次分明

  在教學中,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學生的心理——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學生是否學好本學科的基礎,為此,我們在做課件時,必須顧及到這一點。有教師認為在課件中多些圖片、視訊就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於是乎,竭盡所能搜尋大量圖片和視訊資料,把課件做得“花枝招展”,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一個或幾個課件上。固然,必要的視訊和圖片、聲音,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過分強調這些則起到了畫蛇添足的負面效果,尤其是那些毫不相干的資料,不僅不能調動學生的思維,反而導致學生只顧新奇而分散注意力,導致教學中主次不分,喧賓奪主。要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決不是*課件的花俏所能帶來的,需要老師在教學中不斷正確引導,*教學內容內在的深刻性和啟發性以及問題的編排、情景的設計、學生參與活動等等。只有把課件中的情景畫面通過剎時的興奮轉化為思維的轉化,知識的昇華時,才算的上是一個成功的課件和一節成功的課。

  二、創新課堂

  提高教學反饋資訊,實現教學資訊的互動是作好教學工作的關鍵,在課堂教學中不斷翻新教學方法是取得教學實效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做好教學反饋則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不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注意運用科學的提問方式去反饋學生資訊,也是提高教學軟體質量的關鍵。我們更需要把教學看成是與學生交流思想的一個過程,更應該看成是教學過程中的一門藝術,它不是簡單意義上的“Yes”,或“No”。反觀現在在許多教學軟體中的存在的問題,不是沒有教學反饋的一言堂.就是教學反饋資訊太死扳,千篇一律。如現在許多教學軟體設計的教學反饋一股是“答得不錯,你真聰明!”或“不對,你再加油想想”,而教師可能說: “嗯,他的回答某一部分有點意思,但在另一方面似乎還想得不全,能否再接著想下去?”他也許給出一些提示然後讓學生繼續想,還可能就學生的回答提出反問或者就學生的回答給一個反例。對學生正確的回答,除了及時給出恰如其分的表揚之外,還可能追問為什麼?能否把這個結果加以引申?這些都是簡單的“Yes”或“NO”達不到的。對於課本中的重要知識我們可以通過學生閱讀書本之後提出問題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把握能力,也可以通過把重要知識點以問題方式寫出,由學生來完成方式來反饋效果。

  歷史教學決不是簡單的填鴨式教學,不斷創新課堂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制勝法寶,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方式吸引學生,通過各種遊戲來達到在遊戲中學會知識,可以開展各種競賽活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我在教學中同樣引用多媒體教學,但是在教學中就穿插了大量學生的互動活動,比如在講到曹操時,我會通過多媒體展示曹操的故事,讓學生分組辯論對曹操的看法和評論。當我在講到唐太宗時,我會要求學生扮演唐太宗時一個小故事,讓學生在表演中去展示自己才能,通過多媒體展示對唐太宗瞭解情況的知識競賽等等。如何把歷史課上活,上好,明晰課本知識點,合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新課堂教學是歷史課成功與否的重中之重。

  三、教學技能更新

  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為歷史教學提供了一個十分便捷的手段,然而,我們發現許多老師往往把計算機當成書本再現的替代品。把舊式的“照本宣科”再次重演。這種搬運工式的教學不考慮創設富有啟發性的教學情景,不考慮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注意再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如在有些課件中,老師們把書本知識只是簡單地投影到螢幕上,計算機完全成了課本搬家的電子書,無非是把課本上的內容照原樣搬到計算機螢幕上,再讓學生把螢幕上的內容抄到筆記本上。在教學中也只是按照課件中的內容簡單讀一遍,讓學生感覺枯燥無味,對於教學,這樣的軟體真是一點用處都沒有,不僅費電還刺激學生的眼睛。學生原來不懂的軟體還是不懂,還不如看看教科書,問問老師。看教科書,使用方便,還可圈可點,在上面作標註眉批。問老師,總可以和老師進行對話,不懂再問,直到問明白為止。因此,將多媒體計算機作為黑板、投影,甚至課本的替代品的做法,只會造成“現代化教育”的假象。

  對於這樣的教學,令學生十分反感,也是我們教師一大敗筆。曾記得,在我上學的時候,對於這樣的教學總是充滿了怨恨,將心比心,我相信我們的學生一樣對這樣的教學“恨之入骨”。所以更新教學技能,錘鍊書本知識這是計算機輔助教學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我們需要把書本中沒有的故事、視訊、圖片搬上螢幕,加深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我們更需要把書本中的重點知識錘鍊出傳輸給學生,讓學生在我們創設的情景中去感受所要學的知識,並能牢牢記在腦海中。變照本宣科為情景體驗、知識錘鍊是歷史計算機輔助教學需要注意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四、避免“題海戰術”

  歷史教學過程是對歷史事件的一個再現和反思的過程,尤其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更強調學生從情感上、思想覺悟上對歷史知識的把握,這就要求我們決不能以“以成績論英雄”的舊觀念來作為看待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把握情況的判斷標準。部分老師則忽視了重點,把側重點放在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再現和題目的把握上,故此,在教學中要求學生把大量的知識點背下來,把大量歷史題打在螢幕上,一節課就是學生背書,做練習,這種教學方法可能在提高學生成績發麵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也會隨之煙消雲散。首先,在許多學生陷入題海苦不堪言,已經對學習產生逆反心理的情況下,這樣的教學固然運用到了計算機展示題目的優勢的一面,但是對學生是沒有吸引力的,把本來就該是生動活潑的學習過程,變成枯燥機械的解題訓練,窒息了學生的思維,這與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目標是相悖的。相反,現在需要引導學生講究解題質量,獨立思考,善於反思,養成自己歸納總結的習慣。所以只給一個簡單答案,沒有分析的提示,沒有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對學生進行具體指導的題庫,實際上是一堆“現代化垃圾”。

  所以,我認為在歷史教學中一定要注意通過計算機提供的圖片、視訊、故事讓學生去反思,去領悟,在思考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決不能只是為了考試而教學,把一大堆題搬上螢幕,嚴重製約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教學思維的優化

  現代教學更強調對學生的引導,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更突出學生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材、學生與媒體之間進行的資訊交換與傳遞的過程,是上述諸方面共同組成的一個動態系統。在教學之前教師的備課活動十分重要,對書本知識重難點的把握,對學生心理活動的掌握,對相關資料的編排,都顯得尤為重要。一堂成功的計算機歷史課堂教學需要教師根據授課的內容、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精心編制適合學生實際和有特色的教學軟體,選準最佳作用點和最佳作用時機,講究實效,緊緊把握歷史教學的一條主線——讓學生學會用歷史的思維去看待問題。讓學生去感悟歷史,提高覺悟。所以優化課件十分重要,哪些知識點必須突出,哪些歷史事件通過哪些精練的資料去陳述、鋪墊都要做到精益求精,不該用時就不用,該少用時不多用,使製作出來的教學軟體能激發學生的無限遐想和創新思維,為學生營造一個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空間。

  然而,在我們的教學中總會發現,部分教師總喜歡把一大堆相關史實不分青紅皁白一股腦搬上螢幕,書本上有的也不例外,看起來一堂課容量十分充足,實際上效果卻並不理想。比如有個老師在上《三國鼎立》時,首先把有關曹操、劉備、周喻等介紹打出來,再介紹了三國中3個相關的典故,還有各種視訊涉及3個,書本上的地圖也全部放在課件裡,書本的內容幾乎原本搬上,還有蘇軾的《赤壁懷古》等詞,林林總總加起來課件達四十多頁,整堂課簡直成了教師的一言堂,速度奇快,另學生無法跟上思路。試想,如此一堂課,學生對於知識的把握是否能真正掌握呢?所以,教學思維的優化必須貫徹在歷史教學的整個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