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創新達標題

  在即將到來的單元檢測,教師們要如何準備試題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

  一、基礎知識積累***18分***

  1、下列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鄧騭***zhì***   賢而闢***pì***之   輒***zhé***     怠***dài***

  B、謁***yè***     省***xǐng***視    叱咄***duō***   如晤***wù***

  C、軒邈***miǎo***   負篋***qiè***     雙棲***xī***   涿***zhuō***郡

  D、縹***piǎo***碧   泠***líng***     燁***huá***然   虐***nüè***待

  2、下列加橫線之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嚶嚶成韻***和諧的聲音***  負***憑藉***勢競上     從***隨著***流飄蕩

  B、援***引,提出***疑置理   走***跑***送之       口體之奉***供養***

  C、使之肖***像,似***我    可以模擬***模仿***得之   君子好逑***配偶***

  D、左右流***尋求,擇取***之  道阻且躋***升高***     淺草才***剛***能沒馬蹄

  3、下列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2分***

  A.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B.四支僵勁不能動。

  C. 同舍生皆被錦繡。       D.酒酣胸膽尚開張。

  4、對下列兩組加橫線的詞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2分***

  ┏①天下獨絕             ┏③再而衰

  絕┫                 再┫

  ┗②猿則百叫無絕           ┗④日再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5、填空***10分***

  ①《與朱元思書》中間接描寫江水清澈的句子: , 。

  ②《送東陽馬生序》中,作者認為太學生“業有不精,德有不成”的原因: 。

  ③ ,白露未晞。 ***《蒹葭》***

  ④ ,誰家新燕啄春泥。 《錢塘湖春行》***唐 ***

  ⑤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⑥《黃鶴樓》一詩中描寫景物的句子是 , 。

  ⑦《江城子·密州出獵》中用典的句子 。

  二.閱讀***42分***

  ***一******20分***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 ; ,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1.文中畫線處應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

  2.總領全文的一句話是____________,  。***2分***

  3.作者在描寫水之清澈時運用了____修辭手法和______表現手法。***2分***

  4.解釋加點詞語的意思:***4分***

  ①猛浪若奔 奔: ②互相軒邈 邈:

  ③鳶飛戾天者 戾: ④窺谷忘反 反:

  5.翻譯句子:***4分***

  ①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6. 下面是對第三段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夾岸高山,皆生寒樹”既寫出了兩岸高山之多,又寫出了高大的能使人產生寒冷感覺的樹木之多。

  B.“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是說交錯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跟晚上一樣看不見。

  C.“爭高直指,千百成峰”用的是比喻修辭,旨在寫山之多。

  D.“疏條交映,有時見日”意思是稀疏的樹木枝條互相掩映,有時還能見到透射出來的陽光。

  7. 看到富春江的奇山異水,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慨?你是如何理解他發出的這些感慨?***4分***

  ***二******22分***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a href='//' target='_blank'>事蹟?迫找曰埂L?a href='//' target='_blank'>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1.寫出下面加橫線字的讀音。***2分***

  ***1***嗜學***  ***   ***2***叱咄***  *** ***3***逾約*** *** ***4***媵人*** ***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1***錄畢,走送之***  ***   ***2***俟其欣悅***  ***

  ***3***寓逆旅主人 ***  ***  ***4***皆被綺繡***  ***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每假借於藏書之家  戰於長勺

  B.當餘之從師也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C.足膚皸裂而不知   氣可以養而致

  D.以衾擁覆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4.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①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

  ②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5. 本段的總領句是 “ ”,作者外出求學時,“縕袍敝衣處其間”,卻“略無慕豔意”,其原因是 。***用文中的原句作答******2分***

  6.選段寫了作者幼時求學的艱難和成年後求師的艱難這兩方面的內容,其中“求師的艱難”表現在哪三個方面?還具體寫老師“未嘗稍降辭色”“叱咄”的用意是什麼?***4分***

  7.概括介紹一個古人嗜學的故事。***2分***

  8.這篇課文對你今後的學習有什麼啟發?***2分***

  答案:

  一、基礎知識積累

  1、B  2、C  3、D  4、C

  5、①游魚細石 直視無礙    ②心不若餘之專耳  ③蒹葭悽悽  ④幾處早鶯爭暖樹 白居易 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⑥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⑦親射虎,看孫郎 或“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或“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二、閱讀

  ***一***

  1.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2.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3. 誇張   側面描寫

  4. 奔:***馬一般***飛奔。 邈:遠 。 戾:至 。 反:返回。

  5. ①湍急的江流比射出的箭還快,洶湧的波浪如駿馬飛奔。

  ②為名利極力攀高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功名利祿之心。

  6. D

  7. 感慨:“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是作者對追求功名利祿之心的一種否定,在封建時代,讀書人以追求功名利祿為目標,作者因看到官場的黑暗而生髮如此感嘆。

  ***二***

  1.shì  chì yú yìng

  2.***1***跑   ***2***等待***或:等到***    ***3***寄居   ***4***穿,現寫作“披”。

  3.B

  4.①因此人家都願意借書給我,我因此得以博覽群書。

  ②因為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或:因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5.“餘幼時即嗜學”.“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6.叩問之難;旅途之艱;生活之苦。用意是為了表現作者求知的渴望與誠心。***三個方面及用意各一分***

  7.略***故事主人公、事件清楚各一分***

  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