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資訊閱讀答案

  什麼是“資訊”呢?所謂“資訊”,就是對收信者來說,是一種希望得到的、具有某種意義的表示形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漫談資訊》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漫談資訊》原文閱讀

  近年來,一些國家把今天的社會稱為“資訊化社會”,把高度資訊化作為向未來世紀進軍的目標。

  那麼,什麼是“資訊”呢?①所謂“資訊”,就是對收信者***人、生物或機器***來說,是一種希望得到的、具有某種意義的表示形式。這裡所說的“某種意義”,指的是能為收信者所感覺到、理解到的東西***訊號或符號***。反之,收信者所無法感覺和理解的,就不叫資訊。

  鳥語,是鳥類所能感知和理解的,因此,可以說是鳥類的資訊;蝶舞,也是蝶類的一種資訊。但對人類來說,由於它們都不能被理解,因而也就不認為它們是資訊了。又如,來自宇宙其他星體的電波,目前還沒有收信機能接收它,即使有辦法接收,收信者也無法理解,因此嚴格地說,它仍然不能作為人類的“資訊。”

  對於人類來說,由於不斷地研究和探索,一些昔日不認為是資訊的東西,今天也可能成了資訊。例如,公元前在巴比倫和阿西利亞等地廣泛使用的楔形文字,過去由於沒有人能理解它,所以它對我們來說不是資訊。現在由於許多語言學家的努力,已經可以閱讀和理解這種楔形文字了,於是它也就開始具備作為資訊的條件。

  如果將資訊與人類接受資訊的五官相對應,可以把資訊分為聽覺資訊、視覺資訊、味覺資訊、嗅覺資訊和觸覺資訊等。②講話和音樂之類屬於聽覺資訊;圖形、文字、照片、景物等屬於視覺資訊。在這五類資訊中,視覺資訊所佔的比重最大。這也就是影象通訊作為一種新的通訊方式而異軍突起的原因。

  ③資訊在人類***生物***的自下而上,具有和物質、能源同等重要的地位,它們都是人類***生物***自下而上的基本要素。在人類社會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人類的資訊活動經歷了五次革命,第一次是語言的獲得,第二次是文字的創造,第三次是印刷術的發明,第四次是以莫爾斯電報***1844***為起點的電信技術的開拓,而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一個以計算機和通訊相結合為特點的第五次資訊革命階段。

  在現代社會裡,資訊的生產、加工和流通所產生的價值,已經超過物質生產、加工和流通所產生的價值;整個社會已經出現了所謂的“資訊爆炸”狀態。因此“資訊社會”這個名詞也應運而生。

  《漫談資訊》閱讀習題

  1.本文屬於________說明文,運用的說明順序是________。

  2.本文是依次從________方面來說明“資訊”的。

  A.本質  概念  價值  類別

  B.概念  特徵  變革  價值

  C.概念  類別  變革  價值

  D.特徵  概念  類別  價值

  3.指出文中畫線句子分別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4.選出下面對本文有關內容理解錯誤的一項[  ]

  A.本文開頭從概述現象入手,引出所要說明的物件。

  B.第3段的三句話都是具體說明上段最後一句話的。

  C.第4段中加粗詞“可能”不能刪掉,否則,就不符合實際了。

  D.最後一段中加粗的兩個詞可以互換位置,因為它們是並列關係。

  《漫談資訊》閱讀答案

  1.事理,邏輯順序

  2.C

  3.①下定義;②分類別;③作比較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