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經學現代文閱讀答案

  兩漢經學分為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它們所代表的兩種學術精神和方法,對後來的中國學術史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兩漢經學》現代文閱讀材料

  經學的真正確立是在漢武帝時代。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獨尊儒術”的建議,設定五經博士,收博士弟子五十人。其後博士弟子屢經增加,東漢時多達三萬人。五經博士及其弟子以五經為研習物件,這就形成了經學。所謂經學,是指專門研究儒家經典的學問。從中國文化史看,經學出現的前提是漢王朝運用國家力量將民間流傳的文化經典宣佈為國家經典,並設立博士制度予以專門研究,於是,五經成為國家政治、法律、意識形態的根據。從國家制度層面保證儒家經典的傳習,確立了儒家經典在中華文化經典中的主流地位,客觀上也確立了經學在中國學術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學作為漢代主流思想,是與中央集權的統一相適應的。儒家主張的五倫、五常作為社會倫理道德,也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以明確確立。

  兩漢經學分為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秦始皇焚書,造成文化典籍的浩劫,五經藉助儒生記憶而儲存下來。用漢代流行的隸書書寫的經書文字,被稱為今文經。漢景帝以後,陸續在孔府舊宅壁等處發現的與五經有關的用戰國字型書寫的文字,被稱為古文經。古文經與今文經不僅書寫字型不同,而且同一部經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別,如孔府舊宅壁中友現的《尚書》就比漢初伏生所傳《尚書》多16篇。此外,還發現了一些其他古文經典,如《周官》《左傳》等。因漢武帝及其後所立五經博士皆為今文經博士,西漢末劉歆便要求把古文經也立於學官,但遭到今文經學家的阻撓,一時沒有實現,於是引起今古文經學家之間的一場大爭論。西漢時期,今文經學是經學主流。今文經學通經以致用,注重思想的闡發,強調經書的歷史借鑑意義,但弊病是與讖緯結合而流於神祕。古文經學在東漢發展昌盛,注重文字訓詁和對典章名物的解釋,突出還原歷史和文化傳承,學術貢獻良多,弊病是流於繁瑣的文獻考證而脫離思想和生活。東漢章帝時的《白虎通義》主張今文經學,強調經學大義與社會價值,藉以維護主流思想,帶有一定的理論總結性。東漢末古文經學家鄭玄融合今古文經學,遍注群經,成為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今古文經學的分歧和論爭促進了經學的發展,它們所代表的兩種學術精神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對後來的中國學術史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兩漢經學》現代文閱讀題目

  5.下列關於“兩漢經學”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漢武帝接受“獨尊儒術”的建議,設定五經博士,以五經為研習物件,標誌經學的真正確立。

  B.漢朝五經博士制度的建立,確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祁經學在中國學術體系中的核心地位。

  C.今文經、古文經的不同是分別採用了隸書和戰國的字型書寫,今文經的篇目與內容相對較豐。

  D.今古文經學的學術精神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對後世中國學術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儒家經典被漢王朝宣佈為國家經典,成為國家政治、法律、意識形態的根據,這是中央集權統一的條件。

  B.儒家思想作為漢代主流思想的地位確立以後,儒家主張的五倫與五常也明確確立為社會倫理道德。

  C.今文經學注重思想的闡發,古文經學注重訓詁和考證,兩者都強調發揮五經歷史資源的現實價值。

  D.東漢的《白虎通義》和古文經學家鄭玄對五經的註釋,分別代表了漢代今文經學、古文經學最高成就。

  7.根據原文,下列分析和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國家高度重視以及有效的制度保障,對於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B.西漢儒生憑藉口耳相傳,把五經書寫下來形成今文經,今文經的研究成為西漢經學主流。

  C.古文經學一直未能立於學官,但憑藉民間研究力量的不斷努力,在東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D.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的分歧與論爭,客觀上促進了兩派的相互瞭解,推動了經學的發展。

  《兩漢經學》現代文閱讀答案

  5.C

  6.B

  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