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月閱讀題答案

  閱讀《人生如月》這篇文章的時候你會明白這麼一個道理:無論順逆得失,都平靜的接受世界,從容地面對生活,這才是智者的活法。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生如月》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人生如月》閱讀原文:

  ①天上的月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了。最初的時候,它淡淡的,細細的,像是誰用橘黃的彩筆在湛藍的天幕上輕輕畫了一道,稱這時的月為“月牙”,真是形象得很。漸漸地,它大起來了,亮起來了,在天空駐足的時間長起來了。這時的月便是一把鐮刀、一隻小船了。到了陰曆的十五,這月便圓圓的,大大的,亮亮的,似一隻玉盤、一面明鏡了。再後來,月由盈而虧,由虧而殘如一塊土豆、一塊頑石了。由纖弱而圓滿,由圓滿而虧殘,天上的月卻是如此周而復始,迴圈不已,歲歲如斯。人生雖不盡是這般規律,但盈虧明暗卻是如影相隨,避不開,躲不開,無法拒絕的。

  ②有時候,人逢吉時好運一帆風順,謀官則升遷,想錢便發財,真是心想事成萬般如意,原來平淡人生這時真如望月中天,亮麗圓滿了。此時,升官的不免滿面春風,發財的不免財大氣粗,即使評個職稱、當個先進或晉一級工資也會沾沾自喜,覺得優人一等。然而,花開自有花謝時,月圓必有月缺日,且常常是花開之後便是謝,月圓之後即為缺。但人多鼠目寸光,有眼不識事物消長之理,得意便忘形,露出一副小人面目。人若能處順境作逆境之思,方不失為人本色,保持一顆平常心。為官者不必因權柄在手而頤指氣使、八面威風,有錢人不必因腰纏萬貫而妄自尊大、暴殄天物。如此立身處世待人接物,便無驕橫之氣、霸道之態,不至於蛻變為隱形之盜賊,衣冠之禽獸,於人於己於社會皆有大益。

  ③有時候,人遭惡時厄運,常是壞事連連,處處不順,原本光明的人生忽然黯淡下來,如月牙一現,如雲遮殘月。身處逆境之中,或心灰意冷、悲觀厭世,或甘於沉淪、自暴自棄,或憂心如焚、白髮搔短,或牢騷滿腹、怨無天佑。其實,人若於月虧之日想到月圓之時,識得世事易變之理,即可於逆境之中志不衰、氣不餒、態不失,達觀以處世,寬心以養身,“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如此面對困厄,必不會怨天尤人蹉跎歲月,必不會奴顏婢膝玷汙人格,必不會見利忘義為虎作倀。

  ④人生如月,皆有陰晴圓缺,我們大可不必顏隨勢改,氣逐時移,得志時趾高氣揚,失意時垂頭喪氣。我以為,無論順逆得失,都平靜的接受世界,從容地面對生活,這才是智者的活法。

  《人生如月》閱讀題目:

  1.本文闡述的主要觀點是什麼?***2分***

  2.文章以我們熟知的“月的盈虧明暗”開篇,有什麼作用?***2分***

  3.本文的思路清晰,試分析本文的論證過程。***3分***

  《人生如月》閱讀答案:

  1.無論順逆得失,都平靜的接受世界,從容地面對生活,這才是智者的活法。

  2.吸引讀者,增加趣昧性***1分***,引出議論的話題:人生如月。***1分***

  3.首先用月有盈虧明暗引出議論話題,再通過正反對比論證證明,順境或逆境都是人生常態,遇到順境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在逆境中則要學會正確面對,最後得出結論無論順逆得失,都平靜的接受世界。從容地面對生活,這才是智者的活法。

  《寂寞的月亮》閱讀原文:

  在我的視野裡,月亮是寂寞的。她那麼孤單地懸掛在天空,星星離她那麼遙遠,地球離她那麼遙遠,就連一直在給她光和熱的太陽,也總是離她那麼遙遠。月亮孤孤單單地懸掛在天上,已經有數億萬年了吧?這是何等漫長的寂寞呵!

  看那些從月球上發回來的照片,月亮上面,永遠都是冰天雪地的樣子,永遠都是戈壁荒原的樣子。月亮上面,有山峰,但那些山峰是寂寞的;有峽谷,可那些峽谷是寂寞的;她的那些平原,廣裹地鋪展開去的,不是江南水鄉那樣的美,而是無盡的荒涼。月亮上沒有風,她連聽一聽輕風吟哦的機會都沒有;月亮上沒有雨,她連看一看雨絲飄飛的可能都沒有。她沒有樹,沒有水,沒有空氣,甚至連一丁點的小小生命也沒有。月亮,不只是寂寞,而是死一般的寂寞了。

  關於月亮,從古到令,有很多傳說,什麼“嫦娥奔月”,什麼“吳剛伐桂”,但是月亮壓根兒就沒有過這些。那些傳說,不過是人類的種種附會罷了。月亮什麼也沒有。也許,她正是為了排解寂寞,才不停地圍繞著地球旋轉的吧?如果是這樣,那她的寂寞就更加讓人心疼了。可是,我們心疼過或關心過月亮的寂寞嗎?沒有。我們似乎從來就沒想到過她的寂寞與孤獨。我們看不到她的時候,總是在心頭埋怨著她,甚至是不停地指責著她。很多年了,月亮總是這樣被我們埋怨和指責著。我們只知一味地從她那裡享受月光、獲得詩意、索取浪漫來滿足自己的需要。為了月亮,我們寫過很多詩文,但一篇篇翻開來看,那不是寫給月亮的,不是的,那是我們藉助月亮來寫給我們自己的。我們還藉助月亮唱過許多歌,然而,那一首首歌,沒一首是專門唱給月亮的。是的,我們不僅沒有為月亮付出過什麼,而且,還無止境地向月亮索取。我們的這些行為,是多麼地自私!

  可是,我們是否想過,月亮其實是不屑於自己的寂寞的。

  數億萬年了,月亮從來沒有埋怨過廣寒宮的寂寞,也從來沒有向誰訴說過心中的孤獨。她似乎知道寂寞的苦痛,所以,一如既往地用她的光為我們照亮黑夜,為我們排解寂寞。不是嗎?是月亮讓李白在孤獨中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大膽地“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狂放地“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月亮在李白的心中成了可以永遠結遊的朋友。月亮也似乎懂得那些遊子的心,所以她總是用她的圓祈盼人間團圓和美滿。她總是希望每一個遊子能夠平平安安回家,總是祝福所有的有情人能夠成為一生一世相親相愛的眷屬,總是盼望每一個家庭能夠和和睦睦美美好好。除此之外,她還為我們帶來許多浪漫的詩意,裝點我們的家園和生活,讓我們一代一代在這詩意的家園中生生息息。據說,在月明之夜,那些小偷和其他不良分子,其犯罪的概率都小了許多。由此看來,明潔而光輝的月亮是在勸化人們從善,是在把友愛、道德和人性灑向人間。是的,這就是月亮,她在廣寒宮忍受著永恆的寂寞,卻總是把美好與祝福呈獻給我們。

  月亮是很大度的,很高尚的。她從不計較和埋怨,始終潔白、純淨、無瑕地高懸在天空中,給予我們無聲的啟示與祝願。也許,這樣的月亮才叫做月亮,而不是隨便叫做一顆什麼星星。也許正是因為這樣,她才值得我們前赴後繼地去仰望、去等待、去盼望,甚至去呼喚……

  然而,月亮又似乎根本就不在意這些,她獨自懸掛於天空,不因為眾星捧月而圓,不因為眾人遙望而亮。她就是她,寂寞地懸掛於天空,孤獨地潔白於天空。她不會因為什麼而改變,更不會因為什麼而消失。

  在數億萬年的寂寞中,她銀色的圓,是太陽神獎勵給她的一枚勳章!

  ***作者汪建中,有改動***

  《寂寞的月亮》閱讀題目:

  ***1***.文章是從哪些方面描寫月亮的寂寞的?***3分***

  ***2***.月亮有什麼特點?請聯絡全文分點歸納。***3分***

  ***3***.為了月亮,人們寫過很多詩文,但作者認為“那是我們藉助月亮來寫給我們自己的”。請以讀過的詩詞為例***上文中出現的詩歌除外***,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3分***

  ***4***.從文中看,“月亮其實是不屑於自己的寂寞的”,但作者卻以“寂寞的月亮”為題,請你揣摩作者這樣安排的理由。***2分***

  ***5***.文章的結尾說“在數億萬年的寂寞中,她銀色的圓,是太陽神獎勵給她的一枚勳章!”請聯絡全文,簡要分析這一結尾的表達作用。***4分***

  ***6***.下面對文章內涵的理解哪一項不恰當?***2分***

  A.歌頌了月亮淡泊寧靜、甘於寂寞的品格,希望人們用一顆寧靜、大度、善良的心去對待生活。

  B.褒揚月亮在人們難以企及的高度,獨步於天庭,擁抱寂寞,把一片光輝灑向人間的崇高精神。

  C.讚美月亮飄逸灑脫的風骨和特立獨行的風範,啟示人們面對喧囂的世俗要心靜如水,摒棄浮名。

  D.崇尚豁達開朗的人生態度,呼籲人們在生活中潔身自好,在孤獨中感受快樂,在寂寞中享受人生。

  《寂寞的月亮》閱讀答案:

  ***1***.①從外部看,星星、地球、太陽都離月亮那麼遙遠。②從月亮內部看,月亮上的山峰、峽谷、平原是寂寞的,她沒有樹,沒有水,沒有空氣,沒有生命。③從時間上看,月亮的寂寞是漫長的,已經有數億萬年了。④從人們對月亮的態度看,她的寂寞與孤獨從來沒有人想到過。

  ***2***.①月亮是寂寞的。她那麼孤單地懸在天空,已經有數億萬年了。②月亮是無私的***或“樂於奉獻的”***。她在廣寒宮忍受著永恆的寂寞,卻總是把美好與祝福呈獻繪我們;她很大度,很高尚,從不計較和埋怨,始終潔白、純淨、無瑕地高懸在天空中。③月亮是孤傲的。她獨自懸掛於天空,不因為眾星捧月而圓,不因為眾人遙望而亮。

  ***3***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舉出任何一首寫月亮的詩詞並作恰當分析均可。答案示例:作者認為“那是我們藉助月亮來寫給我們自己的”,意思是說人們寫月亮並不是為了表達對月亮的某種感情,而是借月亮來抒發自己的感情,比如《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中“月有陰晴圓缺”一句,蘇軾是借月亮的盈虧變化來比況“人有悲歡離合”是自古難全之事,目的在於勸慰人們不必對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耿耿於懷,可以說這句詩正是蘇軾寫給“我們自己”的。

  ***4***文章以“寂寞的月亮”為題,用擬人化的手法,給人以形象的直覺,即月亮確實是寂寞的。這樣安排意在用月亮的寂寞來襯托她的“不屑於自己的寂寞”,從而讚美月亮心靜如水,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

  ***5***①從結構上看,“在數億萬年的寂寞中”照應題目“寂寞的月亮”,突出了月亮的寂寞;“她銀色的圓,是太陽神獎勵給她的一枚勳章”與開頭“給她光和熱的太陽”相呼應,首尾呼應,使文章渾然一體。②從內容上看,用“太陽神獎勵給她的一枚勳章”這一比喻,進一步讚美了月亮的崇高品格,意味深長地點明瞭文章的主旨。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