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精神叫專一閱讀題答案

  從《有一種精神叫專一》這篇閱讀題中你會明白:在浮華喧囂的環境下,專一往往體現為一種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一種精神叫專一》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有一種精神叫專一》閱讀原文:

  “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韓非子》中的這一名句,現代科學也給出瞭解釋,即大腦兩半球的連線機制無法同時向左右手分別傳達“畫圓”和“畫方”的命令。無數事實表明,用心不專,什麼事也辦不成。相反,只要專一,精衛可填海,愚公能移山。

  屠呦呦就是滴水穿石的典型。55年裡,除參加為期兩年半的“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她幾乎沒有長時間離開過東直門附近的那座小樓;為了不影響研究,她把孩子交給母親撫養,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還在充滿乙醚氣味環境下工作;從2000多種中草藥製劑中提取,歷經380多次鼠瘧篩選,經歷了190次失敗,最終提取了關乎上百萬生命的青蒿素。屠呦呦的事業軌跡,彷彿在提醒人們,無論是拉斯克獎,還是諾貝爾獎,都只是評價手段,最重要的是專一地做好專業的事。

  誠然,“不專則不能”,但為什麼一些人跨界照樣成功?祕訣無他,還是專一。專業是社會分工的結果,而專一則是一種精神狀態。如果說專業是身體上的不同器官,那麼專一就是流動其中的血液。科學界巨星“三錢”之一錢偉長,在應用數學、彈性力學、中文資訊學等領域都有重要成就,被人戲稱為“萬能科學家”。錢老不管做什麼研究,都非常專一,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工作。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精神幹事,則功業可就。從這個意義上講,因為專一,所以專業。

  然而,儘管跨界不是成功阻礙,但要清楚什麼是自己的正業。不務正業,不僅不會成功,反而貽害無窮。明熹宗朱由校不專心治國,痴迷木匠,技藝堪比巧匠,卻誤國害民。現實中亦有不少這樣的人。有一所醫院的骨科專家,自擔任院長之後,便心有旁騖,熱衷搞房地產,醫院不斷拓展地盤,擴大規模,而急診、門診的服務質量,不進反退,病人及家屬怨聲載道。院長關注點轉移,下屬也開始仿效———你不務正業,我亦不必專注於此。許多教訓表明,在其位不謀其政,卻將精力用於怎麼升官、怎麼發財、怎麼享樂,終必誤人誤己。

  荀子云:“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許多稟賦很好的人,不屑為“蚓”,嚮往威武之“蟹”,在最青春的年華,將大量的時間、心力耗費在名、權、利的執著上,事業偏軌,難有大成,殊為憾事。寄心於旁騖,或有短暫的滿足,卻終會在迷途中迷失。誠如屠呦呦答記者時所

  言:“我覺得科學要實事求是,不是為了爭名爭利”,但願一語能驚醒那些迷途之人。

  在浮華喧囂的環境下,專一往往體現為一種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有專一精神打底,在人生和事業的路途上,即便仍然可能面臨失敗,但至少能擁有內心真正的平靜,享受實現人生價值的快樂。

  ***選自《人民日報》2015年11月20日***

  《有一種精神叫專一》閱讀題目:

  18.閱讀第③-⑤段,說說作者是如何闡述“專一”的。***3分***

  19.根據你對文章的理解,為作者提供三個合適的論據。***3分***

  A.學貴專,不以氾濫為賢。***程頤***

  B.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茅以升***

  C.逐鹿者不顧兔。***《淮南子》***

  D.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願意燃燒起來!***奧斯特洛夫斯基***

  E.用志不分,乃凝於神。***莊子***

  20.結合文章內容,再聯絡生活實際,談談你對“專一”的認識。***4分***

  《有一種精神叫專一》閱讀答案:

  18.示例:作者從第③段起開始分析跨界也能成功的原因。該段以錢偉長科學研究的態度為例,闡述專一是一種精神狀態,因為有此,所以功業可就。第④段則從反面舉古今兩例來提醒大家即使跨界,也要務正業,否則會誤人誤己。第⑤段用蚓、蟹正反兩例、屠呦呦答記者問***正***的話,告誡迷途之人要專心事業,不要執著於名、權、利。

  19.答案:AC E

  20.示例:我認為“專一”就像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屠呦呦那樣,心無旁騖。在我的生活中,有著各種各樣的誘惑,遊戲啦,漫畫啦,想要做到學習上的專心致志,需要很強的定力和自制力。我應該向文中的屠呦呦、錢偉長這些前輩學習。

  《神救救助》閱讀原文:

  張莉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善解人意的人,在別人需要的時候,能解囊相助。可是,一個沒坐過火車,沒看過電視,連50元人民幣都沒見過的山村小女孩,面對我的盛情邀請,竟然對城市的繁華不感興趣。

  那年,我在瓦房店鄉百車溝小學採訪一位小學教師時,有一個小女孩從門縫裡我好久,我笑,她也笑。老師介紹說,她叫範春芳,好學生。家裡爸爸傻,媽媽啞,生活可困難了。兩次輟學,她又靠養鵝、採藥賣錢,回到了學校。後來我們結交。

  夏天,在女兒的催促下,我接她來瀋陽度假。我們登電視塔,逛公園,吃燒烤,唱卡拉OK,她卻木然。一路上總是問我:“阿姨,妹妹的舊書能給我幾本嗎?”“那當然,你頭一次來市裡,玩夠了再說。”她只好不作聲。

  晚上,我和女兒的說話聲、電視的吵鬧聲都沒能轉移她的注意力。她先把女兒給她的舊書放進書包,又拼命從女兒的新數學書上往下抄題。我問她明天還想去哪兒玩,她說哪兒也不去了,想做完50道題,不會了還可以問妹妹。也許她懂得,這個繁華的城市不屬於她,學到手的知識才是自己的。

  範春芳來時穿了一件長長的金黃色的衫子,顯然是成人穿過的舊衣服。可她說這還是村長從救災衣服裡挑出的最鮮豔的一件呢。女兒聽得鼻子發酸,就從衣櫃裡往外掏衣服。她拿出一套藍白相間的學生套裝遞給範春芳時,我的心動了一下,那是我在女兒生日時花120元買的新衣服啊。“這衣服姐姐穿太大,不合適。”我攔了一下。“上衣是短袖,下身是裙子,有什麼不合適的。”女兒沒明白我的意思,範春芳明白了,“妹妹,你留著吧,這衣服太乾淨,不合適。你再給我幾本用過的舊練習冊吧。”女兒不由分說,先把衣服塞進她的包,又去找練習冊。我有些不好意思,給她200元錢。她說:“學費您已經給我交兩年了,我不要。”“拿著,這是零花錢。”我也硬把錢塞進了她的包。

  第二天範春芳要回家了,她抱著我的腿哭了半天:“阿姨,我一定好好學習,對得起您。”我嗓子發緊,說不出話。

  從車站回來,女兒告訴枕頭底下壓著那套新衣服和200元錢。還有一張紙條:“阿姨,東西不帶了,共拿走書21本,謝謝您和妹妹。”

  我突然感到這童心折射出我的心理殘缺:“自信掩蓋著虛榮,善良攙雜著自私。”自己的慷慨是有條件的,因為自己已經不需要了。而那孩子卻在我自私的施捨中感激涕零。我糊塗了:究竟是我從經濟上救助了範春芳,還是範春芳從精神上救助了我?

    《神救救助》閱讀題目:

  16.文章題目“精神救助”的含義和作用各是什麼?***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也硬把錢塞進了她的包”,這句中“也”字奇妙,聯絡本段相關語句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自信掩蓋著虛榮,善良攙雜著自私”,這句剖析深刻。請就其所指內容和本句內涵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請概括文中“女兒”的形象,並分析該人物在文中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救救助》閱讀題目:

  16、含義是:我給了山區女孩物質的救助,山區女孩給了我精神的救助,讓我看到了自己虛榮和自私的心理缺陷。***2分***題目畫龍點睛,昇華主旨。***2分***

  17、“也”字與後面的“硬塞進她的包”一起寫出了我為擺脫當時羞愧尷尬的處境貌似慷慨大方的自私的微妙心理。***2分***既與“我的心動了一下”相呼應,***1分***又與女兒強塞衣服的真誠形成一種鮮明對比。***1分***

  18、自信表現在一直以為善解人意,能解囊助人;但在“你頭一次來市裡,玩夠了再說”等一些言語上,顯示出城市優越感虛榮心;***2分***善良表現在接山區的孩子來城市度假替交學費;但卻不願意把女兒的新套裝送出去。***2分***“我”是一種有條件的大方,一種已所不需時的慷慨,是一種更隱更深的自私。***2分******答案應對語句在文中的所指以及深刻的內涵作分析。大意符合即可***

  19、“女兒”是個極富同情心、待人真誠的純潔的少女形象***同情心、真誠各1分***,跟文中的“我”的虛榮與自私形成一種鮮明的對照***“虛榮與自私”是1分,“對照”或“反襯”是1分***。

  以上就是小編收集的《有一種精神叫專一》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全部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