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的官郵與私郵閱讀答案

  官郵是漢朝主要的郵傳方式,漢朝在官郵之外沒有合法的私郵制度。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漢朝的官郵與私郵》閱讀材料

  ⑴漢朝的郵傳與前期一樣,也主要是官郵。郵亭和驛置最經常傳遞的是國家的官文書。這些官文書中最大量的則是皇帝下達的軍政命令。皇帝詔令一般由丞相府下達郡縣、然後再層層傳送到每一個邊防烽燧。除此而外,還有中央一級大臣發給州郡的文書,也由郵驛傳送。再有,便是中央和地方之間日常行政事務的聯絡,其中如年終人口錢糧的統計、盜賊獄訟等向中央的定期彙報,亦都通過郵驛的途徑。

  ⑵漢朝沒有合法的私郵制度。官員互相之間的通訊聯絡,往往通過官郵系統來進行。有時通過向上彙報情況時順便捎帶幾封私人書信,有時則憑藉自己的權勢,迫使官郵為自己服務。至於那時的普通百姓,通訊就極為困難。他們即使要用書信向政府反映情況,也不可能通過官郵進行,只有當事人通過“公車上書”,專程到京。

  ⑶由於通訊的限制,有時書信往來的疏密,竟能成為判定朋黨的依據。《後漢書》講了一個案例,說到名士杜安,“少有志節”,稱為 “奇童”。有一貴戚想拉攏他,給他寫些書信,杜安素節自守,不願和貴戚往來,把這些書信原封不動地藏在壁中。後來這個貴戚犯了事,官府清查黨羽,杜安將原信全交了官,洗刷了和這個貴戚的干係。

  ⑷漢朝只有一種人據有私郵設定,那就是一些有權有勢的“諸侯王”。西漢初年,有不少同姓王曾設立自己的私人通訊網。淮南王劉安手下便有不少賓客,為他蒐集各地情報,自組一套通訊系統。不過這種情況在整個兩漢時期不是經常的,一旦割據局面結束,皇權加強,這些臨時性的私驛也就銷聲匿跡了。

  ⑸兩漢的官郵,制度很嚴格。為了保證文書的安全傳遞,郵亭的來往文書要登記造冊,稱為“郵書簿”。來往郵路上的驛使或郵差有一定的服色,他們要頭戴紅頭巾,臂著紅色套袖,身背赤白囊,在驛路上賓士起來十分醒目,有利於對專職郵使的認別。那時郵驛通訊的速度是比較快的,馬傳一天可行三四百里,車傳則可行70裡左右,步行較慢,一天約可走四五十里。

  ⑹漢朝通訊關禁制度很嚴,沿驛路出入關口,都要符信。在漢朝又叫“過所”,是驛者和行人的身份證明和通行許可證。在秦朝時本為木製,《古今注》說:“長五寸,書符信於上”。用板封上,再蓋以御史的印章。這樣的符信,在居延漢代遺址有不少發現。漢朝還有另一種以繒帛製成的符傳,用兩條書帛,過所驛者和檢查者各持其一,對合後方可過關。《漢書》記載,名士終軍,從濟南入京當博士,步行入關,關吏驗看他的身份證明,他說:“大丈夫西遊,終不復傳還”,扔下繻制符信拂袖而去。從這一故事,說明漢時無論對郵驛使者,或對普通行人,關禁是很嚴的。居延肩水關出土了一件“漢張掖都尉棨信”,用一種紅色繒帛製成,上有墨筆篆書。專家考證,這就是當時作為身份證明的一種符信,懸於竿上作為出入關證件。

  《漢朝的官郵與私郵》閱讀題目

  小題1:下列關於文章內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官郵是漢朝主要的郵傳方式,其中傳遞最大量的是皇帝下達的各種軍政命令,皇帝詔令直接下達到郡縣後再層層傳遞,可以直接傳送到邊防烽燧,這對於鞏固封建王朝的統治起到了極大的輔助作用。

  B.中央一級大臣發給州郡的文書也可以通過官郵傳遞,地方政府也可以通過官郵向中央政府彙報和地方相關的如年終人口錢糧的統計、盜賊獄訟等統治情況。

  C.漢朝在官郵之外沒有合法的私郵制度,官員們之間的私人通訊往往也要藉助於官郵系統進行,要麼向上彙報情況時順便捎帶,要麼憑藉權勢迫使官郵為自己服務。

  D.因為不存在供百姓使用的郵遞系統,所以民間通訊極為困難。當時的百姓即使想以書信的形式向政府反映相關情況,也只能通過“公車上書”的形式,專程赴京。

  小題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因為通訊的不便,中央政府就把通訊的疏密看成是判定朋黨的依據,當時的人們往往採取把貴戚的書信藏進壁中的方式,免得惹禍上身。

  B.漢代的“諸侯王”可以憑藉的自己的權勢設立自己的私人通訊網,這種私人通訊網只有在皇權統治薄弱的情況下存在,具有臨時性。

  C.兩漢時期的官郵體系制度嚴格,往來的文書要登記造冊,稱為“郵書簿”,這對於文書的安全傳遞起到了保證的作用。

  D.傳遞文書的驛使或郵差服色鮮明,便於識別,在傳遞文書時他們往往採取馬傳、車傳、步行三種傳遞方式,速度最快的是馬傳。

  小題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

  A.漢朝出入關口需要出示符信。這種又被稱為“過所”的憑證,是驛者和行人身份的證明和通行許可證。

  B.符信在秦朝用木製成,“長五寸,書符信於上”,用板封上,再蓋以御史的印章。隨著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漢朝不再用木製作符信,而是改用繒帛,這種符信攜帶更加方便。

  C.作者徵引名士終軍從濟南入京當博士,步行入關的事例,是想說明漢代關禁森嚴,無論是郵驛使者,還是普通行人,都必須持有符信。

  D.專家考證,居延肩水關出土的用紅色繒帛製成,上有墨筆篆書的“漢張掖都尉棨信”,就是當時懸於竿上作為出入關證件的一種符信。

  《漢朝的官郵與私郵》閱讀答案

  小題1:A

  小題1:A

  小題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