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傳統文化黑板報資料

  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頭與核心無疑是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和根基,是每個炎黃子孫血肉相連、心靈相依的精神紐帶。傳統的黃河文化中擁有廣博龐大、精深縝密的傳統道德資源,這些道德資源足以使今天的國人振奮和感恩。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傳統文化知識的黑板報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到你們:

  :傳統民俗話生肖

  歲月的舞臺一年一啟一落幕。子鼠值歲,丑牛接班,寅虎繼任,卯兔候補……此生肖,彼屬相,十二年一登臺,十二歲一迴圈。十二生肖與我們每個人都有直接的關係。當今,在我國方興未艾的收藏熱中,十二生肖更是成了一些收藏愛好者特別喜歡的專題。

  :民俗中的生肖文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人們對這些動物熟知能詳,所以不管是年畫、剪紙還是雕刻、刺繡都能把它們刻畫得栩栩如生、親切可愛。

  民間的十二生肖剪紙,很多是代代傳承,變化不大。在構圖形式上有“全家福”式的,有單幅的,也有兩種生肖雙雙入圖的,最常見的是“蛇盤兔”,民間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蛇盤兔自然富”。剪個“蛇盤兔”貼在窗櫺或門上表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福。而在一些地方,婚禮上剪個“騎雞娃娃”則是祝福新婚夫婦生活和諧,早生貴子。

  在年畫中,十二生肖也是傳統題材。河北武強清代年畫《蓮生貴子圖》,便繪有許多孩童與十二生肖的形象。寓意“連生貴子”的圖案與十二生肖圖案齊備,以祈多兒多女。
 

關於傳統文化的黑板報圖片

  十二生肖鼠為首,在傳統的民間美術中,這些其貌不揚的老鼠竟然成為人們喜聞樂見、寓意吉祥的形象,廣泛存在於年畫、剪紙、雕刻、刺繡之中。其中年畫、剪紙中的“老鼠嫁女”,那吹吹打打的熱鬧場面,更是膾炙人口。十二生肖中最勤勞最憨厚的就要數牛了。在以農耕聞名於世的古代,牛的地位更是不可小覷。在民間,立春之時農家都要奉春牛,山西新絳縣木版年畫《春牛圖》就是其中一種。

  :民間工藝品裡的生肖藝術

  北京民間工藝品“兔兒爺”在清代《燕京歲時記》中就有記載:“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團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有衣冠而張蓋者,有騎馬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則尺餘。”對於騎虎兔兒爺,人們說是卯兔馭寅虎。成語“寅吃卯糧”形容入不敷出的窘境。而騎虎兔兒爺,讓卯兔馭寅虎為坐騎,寓含卯吃寅糧、生活綽綽有餘的意思。此後,兔兒爺的形象也是豐富多彩,有生活型、時裝化的兔兒爺,亦為長耳兔面,實已人化,俱作時裝,體態神情酷肖生活,如賣油的、賣菜的、剃頭的、算命的……社會群相應有盡有。

  山東高密聶家莊的泥塑,獨具一格。清朝嘉慶年間,聶家莊泥塑由靜態發展到會動、會叫、會逗趣的活玩意兒。這期間出現了叫虎、叫雞、叫猴等。

  在民間,小孩過週歲生日時要穿虎頭鞋戴虎頭帽枕虎頭枕,那是在祝小孩長得虎虎有生氣。老人做壽送上個“猴子捧桃”自是一番美意。十二生肖造型廣泛的使用在這一類喜慶的場合,人們欣賞著這些造型,盼望著一年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