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傳統文化黑板報圖片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優良道德傳統的偉大民族。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內容。千百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在自己的發展歷程中,形成的傳統美德深深熔鑄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之中。。小編這裡給大家總結了一個傳統文化黑板報的內容,供大家參考和學習,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高中生傳統文化黑板報:民間故事

  高中生傳統文化黑板報:諺語“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

  中國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在中國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據資料記載,這句話的來歷與中國古代天文學對星辰執行的認識和農業節氣有關。

  中國古代天文學觀天模式,在周天黃道確定28個星座,稱為28宿。古人將這28個星宿按照東南西北分成4宮,每宮7宿,並按照它們的形象將四宮附會為4種動物。其中,東宮7宿被想像成一條南北伸展的巨龍,由30顆恆星組成。

  恆星是相對不動的,當地球公轉的位置使巨龍星座與太陽處在同一方向時,太陽的光芒就會淹沒星光,人們就會看不到天上的那條巨龍;而過一段時間以後,地球的位置轉移了,巨龍星座又會重新出現,周而復始,古人找到了這個規律,並以它來判斷時令。
 

>

 關於傳統文化的黑板報圖片

  當被稱為“龍角”的東宮7宿的第一宿出現於地平線上的時候,正值春天來臨,所以,古人將它的出現作為春天的標誌。而此時,恰逢中國農曆二月雨水節氣前後,由此產生了“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有詩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高中生傳統文化黑板報:雷鋒埡的傳說

  座落在鄖縣白桑關鎮和楊溪鎮交界處的雷鋒埡,山勢險峻,山峰俊美,海拔738米,橫跨在209國道線上。

  關於雷鋒埡的來歷傳說有二:一是雷鋒埡附近有一位牧羊娃,常在此山放羊。一次在趕羊時不小心摔死在山埡處,因他生前為人善良,連小小的螞蟻也不肯欺負。所以牧羊娃死後,螞蟻為他搬土埋屍壘墳,人們便稱此處為“壘墳埡”,後慣稱為“雷鋒埡”。另一說法是在雷鋒埡的山埡處建有一座雷公廟,祭祀雷公爺,故名“雷公埡”,後人稱為“雷鋒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