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科書作者的一封信

  教科書的編輯是一份嚴謹的工作,編輯教科書的作者花費很多的時間,只為學生們提供準確的教材。下面小編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

  尊敬的編輯同志:

  你們好!

  我是一名中學生,閱讀你們編輯的七年級下冊的語文書,我非常高興。我在語文書中看到了醜小鴨苦難的歷程,體驗到了中華兒女的精神,聆聽到了《黃河頌》中雄壯的旋律,看到了鄧稼先的光輝形象***排比句式,概述教材內容***,這一篇篇文章,散發著芳香,彷彿一道道精神的美味***“美味”對教材的生動讚美***。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這篇文章,文章寫出了作者對聞一多的欽佩、讚美,全文慷慨激昂,充滿激情,概括性強,言簡意賅。寫作上更有特色:結構嚴謹,銜接自然,選材精當,剪裁得當。***評價準確。***

  聞一多先生為尋求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藥方”,連自己的頭髮也不梳,飯也忘記吃,寫了一本又一本的作品,他並不在乎這些,還繼續努力。在群眾大會上大罵特務。最後,他終於以他高貴的生命實踐了他的“言”和“行”。***評價聞一多先生的言和行,沒有談到對自己的影響和觸動。******應另起一段***書中還有許多好文章,十分精當,本書在選材上,範圍很廣,有記革命烈士的;有抒情的;有教育人學習的;還有一些藝術方面的,還有許多許多***分類標準不確定,導致邏輯混亂***,但我覺得書中應該再有一些關於思想教育的文章,勸導一些學生,努力學習,將來報效祖國。

  祝工作順利

  吳雪飛

  2xxx年4月21日

  篇二

  語文出版社編輯老師:

  我是一名讀著您編輯的語文書長大的學生,在您編輯的課本里,我承繼著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吸納著世界文化的精華,每讀到一篇好文章,就像交到了一個好朋友.經常與這些朋友打交道,我感覺自己在不斷成長進步.

  課本的思想內容是無可能挑剔的,但是,語文的性質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除思想內容外,我們還應該學到很多“語”的東西.然而在有的課後練習中,我感到“語”的成分太弱.

  以《給兒子的一封信》為例:

  本課設計了[思考與練習]和[字詞積累]兩個課後欄目,第一個欄目的三個題中,第一題要求談談“肯定了兒子的的哪些優點,又提出哪些希望”,這是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第二題談談感受和第三題“談談你自己應怎樣培養博大的胸懷”都是讀課文以後談思想教育的.第二個欄目就是積累了7個詞語,顯然,這裡突出的是思想教育,“語”的成分太少,甚至會給我們一個誤會:語文課本幾乎等同於思想政治課本.

  我認為,思想教育方面的,有第一欄目中的第一題和第三題就足夠了,而應該加上諸如“作者是通過什麼方法或者什麼藝術手段達到思想教育目的的”這樣的題目.如信中以正面教育為主,即使是批評,語氣也很委婉,信中所講的道理,言簡意賅,發人深省,如“貧民思想是現代化和現代政治最重要的靈魂”,“你就是你,你不是別人,先做自己,再做別人”,“聰明是一種財富,意志是更大的財富”,等等,這些人生經驗的寶貴結晶,正是對我們教育最快捷而又容易被我們接受的,遠遠勝過耳提面命般的說教.這些正是我們要學會而又難以學會的精妙“語文”.

  不知當否,請多多指教.

  祝您編輯出更多更好的教材

  您的學生

  XXX

  XXXX.X.X

  篇三

  尊敬的編輯:

  您好!面對嶄新的語文課本,我又一階段的語文學習之旅啟程了。

  在旅行中,我追尋了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苦難歷程,聆聽《黃河頌》的雄壯旋律,瞻仰“兩彈”元勳鄧稼先的光輝形象,欣賞文化藝術的奇光異彩,感受探險英雄的壯志豪情,探索動物世界的無窮奧祕……篇篇短小精美的課文,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發著芳香,比我盡情享受;一次次綜合性學習,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險,讓我流連忘返。

  在旅行中,我激情地漫遊。生活有多麼寬闊,語文世界就有多麼廣闊。僅在課堂上、在教科書中學語文,還要在課堂之外,在生活中學語文。一篇課文,一道練習,就是千里之行的一小步,語文世界的廣闊天地讓我感覺到有無限風光在召喚我。

  在旅行中,我看語文與歷史、地理、生物等學科,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學語文,也在學其他學科;學其他學科,也是在學語文。

  在旅行中,我看到當代資訊社會的“投影”,媒體廣開語文資源,收集語文資訊,並學會與人共享。

  這次旅行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我自己。我能主動地在實踐中豐富人文素養,提高語文能力;我也能積極地與同學們切磋學問,石氏礪思想,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我還能質疑問難,深人探究問題。我相信我能行,一定能行!

  祝

  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劉超君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