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的讀書筆記

  稻草人文筆細膩,那讀者有什麼收穫?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好句好段摘抄

  1.“請你原諒我,我是個柔弱無能的人哪!我的心不但願意救你,並且願意救那個捕你的婦人和她的孩子,除了你、漁婦和孩子,還有一切受苦受難的。可是我跟樹木一樣,定在泥土裡,連半步也不能自由移動,我怎麼能照我的心願去做呢!請你原諒我,我是個柔弱無能的人哪!”

  2.田野裡白天的風景和情形,有詩人把它寫成美妙的詩,有畫家把它畫成生動的畫。到了夜間,詩人喝了酒,有些醉了;畫家呢,正在抱著精緻的樂器低低地唱:都沒有工夫到田野裡來。那麼,還有誰把田野裡夜間的風景和情形告訴人們呢?有,還有,就是稻草人。

  3.田野裡夜間的風景和情形,只有稻草人知道得最清楚,也知道得最多。他知道露水怎麼樣凝在草葉上,露水的味道怎麼樣香甜;他知道星星怎麼樣眨眼,月亮怎麼樣笑;他知道夜間的田野怎麼樣沉靜,花草樹木怎麼樣酣睡;他知道小蟲們怎麼樣你找我、我找你,蝴蝶們怎麼樣戀愛,總之,夜間的一切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4.星星結隊歸去,一切夜景都隱沒的時候,那小蛾才飛走了。

  5.夜更暗了,連星星都顯得無光。

  6.一個滿天星斗的夜裡,他看守著田地,手裡的扇子輕輕搖動。新出的稻穗一個挨一個,星光射在上面,有些發亮,像頂著一層水珠,有一點兒風,就沙拉沙拉地響。稻草人看著,心裡很高興。他想,今年的收成一定可以使他的主人——一位可憐的老太太——笑一笑了。

  篇2

  文章講述的是一個老太太的園子裡擺放著一個稻草人,他幫著老太太驅趕害蟲,有次見河上有一隻船,是一位女士和他的兒子,兒子得了病,口很渴,一直叫喊著喝水,可那位女士沒有給他喝水而是繼續在河裡捕捉魚,捕了一條鯉魚,把他放在筒裡,剛好就在稻草人的身邊,稻草人,不能動,鯉魚說:“你救救我把,把我放出來把!”可是稻草人動不了,鯉魚誤認為稻草人狠心,就慢慢死去了,稻草人傷心,也倒在地。

  稻草人一般意義指農田間用來驅趕鳥雀、防止其偷食糧食的偶人,因以稻草為之,故名“稻草人”。這就是我在沒有讀過這篇童話前對這個名詞的理解。如今讀完全文,我的心中卻滿是沉悶和壓抑,那個稻草人的形象一直都揮之不去,可憐的老婦人也一直在我心頭縈繞。很久也無法從悲傷中走出來。

  讓我感觸最深的情節就是當我看到那位老婦人的麥子被啃得精光時,我的心中泛起一陣痛楚,怎麼可以這樣?這些麥子都是老婦人一棵一棵親手種植的。而那些害蟲卻毫不費力的大膽偷吃,不付出任何代價。我似乎可以看見老人花白的頭髮和兩行混濁的眼淚。如果說老婦人的遭遇是悲慘的,那麼我想說稻草人的遭遇更是可悲。他有苦卻無法說出,老百姓的苦他都看到,但他說不出任何話也幫不上任何忙。他用盡全力揮舞扇子也趕不走那些可惡的侵略者們。他的努力得不到任何效果。他的心裡有急,有怨,有恨,有慚愧。也許最後他倒在田野裡就是因為他再也不忍心看到人們受苦了。

  稻草人也是我們現實生活中一種人,一種默默無聞,而無私奉獻,平平凡凡,卻又不平凡的人!他們是值得尊敬,值得敬仰的人,同時更是我們的人格追求,我們的做事標榜!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稻草人的傳說:傳說人是上帝親手創造出來的,稻草人是隨著農民的樣子造出來的。稻草人的骨架子是竹園裡的細竹枝,它的肌肉,面板是隔年的黃稻草。破竹籃子、殘荷葉都可以做它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臉平板板的,分不清哪裡是鼻子,哪裡是眼睛。它一動不動地為農民守護莊稼。

  我覺得稻草人非常累、非常辛苦、非常盡責任。它不吃飯,它不睡覺,就是坐下來歇一歇都不肯,它總是直挺挺地站在高山上的泥土裡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就算下著傾盆大雨也都堅持著,永不放棄。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我沒有像稻草人一樣堅持不懈的精神,一遇到困難就會打退堂鼓。老師經常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覺得老師說的很有道理。今後,我要像稻草人一樣,在學習的道路上堅守崗位,努力前進,取得更好的成績。

  “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這個假期,我讀了葉聖陶老爺爺寫的《稻草人》。讀了《稻草人》這本書後,我感受到葉聖陶老爺爺有一顆童心,他的文章充滿了童趣,有許多奇思妙想,總是使我讀完後回味無窮。

  《稻草人》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會牢牢地抓住我的心。裡面的一些人物到了那裡,遇到了什麼,遭遇了怎樣的經歷,我也深有同感。不禁要帶著敬意讚頌葉聖陶老爺爺完美而細膩的描寫,這些淺淺的文字真是充滿了魅力啊!

  我最喜歡《眼淚》也篇文章。有個人整天跑來跑去,要找同情的眼淚。他跑過大街、馬路,去了各種地方,都沒找到同情的眼淚。很多人都笑他傻,他始終不灰心。終於,他找到了同情的眼淚,來自一個孩子。孩子不忍看媽媽把雞殺死,同情的眼淚便奪眶而出······我認為找同情的眼淚的人不傻,因為同情的眼淚是不少人缺少的。我也喜歡《地球》也篇文章。起初,人們生活在地球上,十分安樂,後來發生了災難,樹上人們可以採摘的果子一個都沒了,人們只能靠自己耕種來獲取食物。柔弱的人拿不動鋤頭,力氣大的人便好心地送食物給他們吃······文中力氣大的人很善良,他們助人為樂,這種品質也使不少人缺少的。

  《稻草人》是一本很不錯的書。使每位讀者的心中都有一雙幻想的翅膀。

  篇3

  “一條小溪是各種可愛的東西的家。小紅花站在那兒,只顧微笑,有時還跳起好看的舞來。綠色的草上綴著露珠,好像仙人的衣服,耀得人眼花。……”——《小白船》這是多麼詩情畫意呀! 讀著葉聖陶老先生那優美的語句,我彷彿已置身其中——看到了那潺潺的流水,看到了那可愛的小紅花,看到了那美麗的小草。每篇文章葉聖陶老先生總會插入這麼一段令人心曠神怡的描寫,真吸引人的眼球呀! 葉聖陶老先生雖稱自己喜歡這童話,但最終還是掩蓋不住大作家的文采。這童話孩子可以看,大人也可以看,或者說是大人也應該看,因為每篇文章葉聖陶老先生總會表達出一種思想感情或蘊涵著一個深刻的道理或反映出當時的一種社會現象。讀完童話,能用另一隻眼看穿老先生所想表達的意思,領悟到文章所包含的道理。 “有腿的人卻要別人拉著,拉車的人汗直往下滴,背上熱氣騰騰,像剛揭開蓋的蒸籠。……”——《畫眉》葉聖陶老先生借畫眉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給讀者展現了一個解放前的中國。有錢的人家高高在上,要什麼就用錢去換,生活得非常舒服。而那些沒錢的人家只能艱苦地勞動,用來之不易的一點錢給嘴巴嚐嚐鮮。我想老先生一定非常看不慣這種社會現象,但又不能正大光明地說出來,因而借畫眉的嘴把自己的心聲吐露出來。

  整本書不僅有葉聖陶老先生那優美而又深奧的文字,還有許敦谷先生所配的插圖,讀起來一定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