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健康有害的飲食習慣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存在很多不利健康的膳食習俗,不少人認為這是不關緊要的小事,不加關注,因此對自己的健康造成了損害仍不知道。那麼,你知道什麼習慣對健康有害嗎?下面就由小編給你介紹,希望你喜歡。

  什麼習慣對健康有害

  過於追求精細

       很多人為了貪圖口感爽滑細軟,對進口食物如米、面都要求過於精細,就連玉米麵等雜糧也製得精而又精,結果不但損失掉大量B族維生素,也導致膳食纖維的攝入不足。而膳食纖維不但可避免便祕的發生促進毒素的排洩,又可減少膽固醇和致癌物質的吸收,從而可減少冠心病和大腸癌等病的發生。所以,為了我們的健康,對米、面等不宜過於追求精細,應經常吃些全麥粉和一般的糙米,而且還應增加玉米、豆類、薯類等雜糧的攝入。

  喜吃鹽醃食品

       許多人喜歡吃醃製蔬菜、魚類和肉類,這對健康不利。過去人們常吃醃製食品,主要是因為生活水平不高,特別是到了冬季新鮮蔬菜更少,人們只好用醃製的辦法把冬菜以及魚、肉貯存起來,以擺脫冬季沒菜吃的困窘,天長日久,許多人便形成了喜吃醃製食品的習慣。但是由於常吃醃製食品,不僅食鹽進食較多,不利健康,而且醃製食品中還往往含有亞硝酸鹽等大量致癌物質,容易誘發食道癌、胃癌等多種癌症。現在條件好了,冬季各種新鮮蔬菜應有盡有,魚和肉類都很豐富,所以應儘量多吃新鮮食品,少吃一些醃製食品為好。

  水果代替蔬菜

        水果含有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而且無需烹調加工,所以一些平時不愛吃蔬菜的人,總認為適當多吃點水果,就可代替蔬菜進食的不足。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雖然果蔬二者營養成分相近,但二者還是有明顯區別的。其一,蔬菜的營養成分多種多樣,如維生素的種類蔬菜更豐富,碘等微量元素在水果中也極少;其二,蔬菜風味多變,便於增加菜餚的味道和增加食慾:其三,水果含糖量較高,有些人***如糖尿病人***必須限制水果的攝入;其四,在降脂、預防癌症、減肥、保持身材健美等方面蔬菜也勝水果一籌。所以,多吃水果是不能替代蔬菜的。我國營養學會建議,成年人每日蔬、果進食量宜保持在500克左右,其中蔬菜400克、水果100克的比例比較適當。

  品種過於單調

        筆者發現,一些生活在稻米主產區的人,平時只吃大米,連麵食都不吃,就更不用說雜糧了。筆者請過的幾位保姆中,就因為只吃大米,不吃麵食與雜糧而只好辭退。現代不少人因為時間緊、怕麻煩吃飯湊合,如經常用方便麵充飢等。殊不知膳食品種過於單調,最容易引發營養不良,對健康不利。所以平時生活應多品種多變化,做到粗細糧、主副食、葷與素的合理搭配,這樣才能營養互補,提高營養價值,達到膳食營養平衡,身體健康的需要。

  每餐進食過飽

       研究表明,適當節食,每餐吃七八成飽有益於延年益壽。但現在不少的中老年人中,在食物匱乏年代養成了吃飯追求飽腹的習慣,以至於到了現在食物豐富的年代,仍習慣於於每餐吃得過飽。這樣極容易引起肥胖和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加重與復發,對健康不利。特別是晚餐進食太飽,則夜間容易誘發心肌梗塞和中風的發生。

  經常不吃早餐

        現代許多年輕人經常不吃早餐,或吃早餐過於簡單和應付,這對健康是極為不利的。因為不吃早餐到了十點多鐘,必然感到飢餓,導致血糖過低,輕者出現頭暈眼花、疲乏倦怠,影響工作和學習,嚴重低血糖還會引起低血糖性休克,甚至誘發車禍等發生。所以,低血糖和醉酒同樣危險。有人不吃早餐是為了減肥,這種認識也是極端錯誤的。研究表明,上午8~11時新陳代謝最為旺盛,因而早餐的營養都會被消耗利用,不會積存。若不吃早餐,中餐和晚餐必然吃的較多,營養不能被消耗利用,積存起來就更容易引起肥胖。此外,不吃早餐還容易導致早衰,誘發胃炎、膽結石等,對健康埋下隱患。

  魚類吃得過少

        在我國由於物質匱乏年代形成的生活習慣,尤其是北方和內陸地區的人,平時只能吃到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而吃雞肉、兔肉特別是吃魚極少。即使是到了現在,各種食品都極為豐富,仍然改不了過去的習慣,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為紅肉動物脂肪和膽固醇等含量較高,進食較多則對心、腦血管健康不利。魚類提供的蛋白質不僅屬於優質蛋白***蛋白質按質量可分為五等:一是牛奶、雞蛋等:二是魚蝦;三是雞,鴨;四是豬、牛、羊肉;五是植物蛋白***,而且攝取的油脂不是飽和脂肪酸,而是更有利於健康和大腦發育的W-3脂肪酸。研究表明,魚類蛋白有很好的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吃魚較多的地區和民族,冠心病和腦卒中的發病率都低。所以,我們平時應該多吃些魚,最好每週吃二三次,並減少紅肉的攝入。

  中醫生活健康小常識

  1、全世界最不好的習慣是抽菸

  全世界最不好的五種習慣,第一號不好的習慣就是抽菸。

  不好習慣抽菸

  一生吸菸的人,要少活20年到25年,吸一次煙,少活11分鐘。我為什麼比較年輕,比較健康,我一輩子沒抽過煙。誰在我面前抽菸,對不起,請你到外頭抽,你可以自殺,你不能殺人。

  大清早一起床就抽菸,尤其危害大。抽菸的人,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最後肺癌,這是死亡三部曲。

  2、早餐一定要吃好

  你知道嗎?吃飯一定要是: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現在的人相反了,早上馬虎,中午對付,晚上大吃大喝,這就是百病之根。

  早餐要吃好

  早上這頓飯,等於吃補藥,是最重要的一頓飯,一定要吃營養早餐。營養早餐必須具備四樣東西:穀類、豆漿、雞蛋或肉,主食必須要有蔬菜加水果。假如只有兩種以下的早餐,就屬於低質量早餐。現在我們中國人20%不吃早餐,50%-60%不會吃早餐,早餐營養不好,中午、晚上是補不回來的。

  3、一天吃東西有規定的:一、二、三、四、五、六

  每天一盤蔬菜,必須要八兩到一斤。

  每天兩個水果。

  中醫養生健康小常識

  每天兩個水果

  每天三勺清油,不要超過25克。

  每天四兩米飯或四個饅頭。

  每天五種優質高蛋白,肉、蛋、奶、魚、豆,但有量規定,一兩肉,一個雞蛋,牛奶半斤,豆腐一塊或者一碗豆漿、豆腐腦,肉、蛋、魚30克不要超過一兩六杯水或者六克鹽。

  現在講八杯水,每天一定要喝八杯水。因為水就是人的生命。現在很多人不會喝水,渴了才喝。錯了,一定有空就喝,不是渴了再喝。八杯茶行嗎?茶不行,八杯咖啡呢?飲料、咖啡、啤酒都不能代替水。要喝茶也喝淡茶,不能喝濃茶。千萬記住,水是人的生命。

  4、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氣死的

  人哪能不生氣?人是感情動物,喜怒憂思悲恐驚。高興就要笑,不高興就要哭,生起氣來還要罵兩句呢,這是人感情豐富的表現。

  假如人只有一種感情,這個人就不健康。

  一個人感情很豐富,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但是你千萬記住:第一個不要過度,第二個過度了但是不要長時間,很快就調整過來,這才是健康的。

  調整感情

  《黃帝內經》早就講得很清楚:“怒傷肝,喜傷心,悲傷肺,憂思傷脾,驚恐傷腎,百病皆生於氣。”講得很絕。很多人說老實話,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氣死的。當不了官,氣死了;提不了教授,氣死了;賺不了錢,氣死了;很多老年人為很小的事,氣死了。所以說人“不能不生氣,但一定要會生氣,一定不要當情緒的俘虜,一定要做情緒的主人,一定要去駕馭情緒,不要讓情緒駕馭你。”記住情緒是人們生氣的指揮棒,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