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期末試卷分析

  試卷分析是每次考試結束以後,教師對試卷結構、學生考試狀況的一種綜合分析,是瞭解整個教育物件知識水平的差異和每個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程度,是一種客觀的教學反思行為。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關於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期末試卷分析以供大家參考。

  ***一***

  一、試卷評析:

  從卷面情況來看,所考的題型多樣,內容難易適中,出題內容全面,概括了所學知識,題型是三類,分別是基礎知識、閱讀題和作文題。從整體題型看,這次試題非常注重綜合能力的檢測,以培養學生記憶力,想象力和學習力為主,體現素質教育的教育基本理念。

  二、我班的考試情況:

  我班語文在此次考試中, ,語文成績程度差不多,考試成績也比較好,其中優秀率都在80%以上,及格率97%.

  三、考題分析:

  現將本次測試情況就記憶力、想象力、學習力幾方面簡單分析如下: 第一題:基礎題,從考題看,學生對課文基礎知識的掌握較牢固,考得非常理想,說明學生的記憶力較佳。

  第二題:閱讀題,考查學生的學習力和想象力。其中第七題是課內的閱讀題,是課文中的選段,學生對於課文中的內容比較熟悉,理解比較透徹,所以作答的難度不大,絕大多數學生都得滿分。第十題是課外的閱讀題,失分相對嚴重,原因是學生的想象能力不強,所以考得不是很理想。可見,學生對閱讀題的閱讀能力,理解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不夠強,還普遍存在學習力差的現象,所學過的知識還不能靈活地遷移運用。 第三題:習作題,內容是寫自己最熟悉的,而且認為是最想告訴別人的事情寫下來。個別學生沒有審清寫作要求,也沒有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四、改進措施。

  1、要繼續重視識字和積累。

  從本次考試可以看出,識字和積累得分率較高,學生掌握較好,因此我在今後教學中會繼續重視這方面教學。

  2、在平時教學中,我要注重學生語言的積累,擴大學生知識面,適當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以鞏固識字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3、在平時教學中我會加強訓練,在做語文習題時,我要著眼於培養學生認真審題,按要求答題以及認真檢查的答題習慣。

  4、教會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

  “方法比知識更為重要”。學生養成好的讀書方法,掌握“活”的讀寫有機結合的方法,將有助於提高閱讀與習作的效能。因此,我在今後教學過程中,應適度地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進行實踐,獲取的不僅僅是問題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識的方法,充分發揮“授之以漁”的重要作用。多教怎麼學,少教怎麼做。

  5、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創新精神。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更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處於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充分讓其獨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輸知識,要在學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點燃其創新思維的火花。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營造一種寬鬆的民主氛圍,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勇於爭辯,善於思考的創新能力。這樣學生就不至於考試過程中,對於開放性的題目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6、作文教學是我今後必須長抓不懈的工作。平時我要引導學生多讀課外書、積累好詞佳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寫作的興趣,逐步提高寫作水平。

  總之,要教好語文,讓學生真正學好語文,必須靠我自己本著一顆積極探索、努力鑽研的心去不斷髮掘,嚴格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適應時代的要求。

  ***二***

  本次考試全年級20人都參考了,總分1344分,均分67.18分。60--100分的13人,及格率65%;80--100分的6人,優良率30%。三項合計低於學區均分2.71分。六個小學同年級排名第五。

  本試卷分為五大板塊:拼音識字、詞語盤點、積累回顧、開心閱讀、快樂習作。與往年的試卷相比,這次的試卷帶有明顯的延續性、繼承性和創新性,開放性的題目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答題空間。本次測試從總體上看,具有以下幾項特點:

  1、適合新課標理念,難易程度適中,內容全面,注重能力培養,體現了知識綜合,較好地體現了人文性。

  2、考核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注重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目的。

  3、注重對學生雙向思維的考核,讓生活中的語文展現其中,有利於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的發展。

  4、注意了聯絡本冊教學內容對學生情感教育的考查,充分語文教學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通過測試表明:本次測試檢測出了同學們的真實水平,各校教學質量較好,大部分學生基礎紮實,學習效果較好。同時,從學生的答卷中也反映出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學生的學力水平是否達到相應的層次,如何引導學生主動、生動、活潑地進行學習,如何讓我們的教育教學走上良性軌道,是我們今後努力的方向。

  二、學生錯誤情況解析

  1、審題不認真造成錯誤

  學生在答題過程中,審題存在較大的問題,有的題目需要學生在審題時必須注意力集中才能解決問題,但學生經常大意,如:開心閱讀第2題,題目是華羅庚,選擇本文主旨,給了兩個與陳景潤有關的內容,和一個華羅庚有關的內容,優秀生居然也選了陳景潤。這就是審題不細造成的。還有文中的明珠明顯指《堆疊素數論》,只有三個學生答對了,其餘全錯。

  2、學生基礎不牢固 好多東西記下了,但寫不出,似是而非。詞語盤點中,補充成語寫錯、寫別的字很多;根據課文填空,錯別字也很多。這充分說明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不夠紮實。

  3、學習水平差距造成兩極分化

  學習水平差距形成兩極分化鮮明。學生的學習方式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水平的高低,習慣了接受學習的學生怎能去積極參與、積極思考、自由表達、善於合作、富於想象、敢於否定,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水平表現出兩極分化,優秀學生在當今課堂上如魚得水,潛力也越來越得到開發、展現,而弱勢學生只有“看”的份,甚至“看”***聽***也不懂,長此以往,優等生與弱勢學生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從試卷得分情況來分析,部分弱勢學生的的成績出現了“越學越下降”的現象。

  三、對今後教學的幾點想法

  結合本次測試情況,分析目前教學的現狀,其關鍵還是在於教師對課改的態度,觀念的轉變和素質的提高。我們要實事求是地面對實際教學中的問題和困難,腳踏實地穩步推進課改的實施。

  1、努力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師

  教學中,聯絡實際開展教育研究,解決課堂教學評價中的問題,將經驗,理論,實踐結合起來,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經驗知識,轉化和拓展經驗知識,並通過科學研究的方法和過程以及比較的實證材料的支援,將經驗上升為具有一般規律的可以推廣的理論知識。

  2、聯絡生活實際,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知識來源於生活實際。在教學過程中,將生活例項引入課堂,引導學生在全面快樂探究中處理問題,既拓寬了知識的廣度,培養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在自主快樂的氛圍中陶冶了情操。例如,教學語文園地中“我的發現”時,可以引導學生分組合作,自主探索,聯絡實際,交流發現,詳細記錄自己的收穫。如此一來,學生印象深刻,受益匪淺,甚至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今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聯絡生活問題應該引起我校教師的重視。

  3、重視字詞教學,夯實語文基礎

  要學好語文,首先要識字,要掌握一定數量的字和詞。從本次檢測我們很明顯地看到,試卷中考查的字、詞都是本冊教材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如:灌溉、鴉雀無聲、提心吊膽等。在檢測卷中,字詞類的題目只要學生平時稍加努力,就可以得分。此次測試在字詞方面雖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仍不能放鬆字詞教學,還可通過聽寫以及詞語接龍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來鞏固字詞的掌握。因為字詞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

  4、豐富語言積累,注重語文實踐

  積累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課內的積累,主要是在誦讀中積累,如描寫人物、景物的詞語;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富有哲理、意味深長的句子。課外的積累,則可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的有利資源或學生自己的藏書,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學生讀好書,多讀書,愛讀書,並指導他們做好摘抄和讀書和讀書筆記。語文教學必須採取語言積累和語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使學生在積累中運用,在運用中積累。在課外時間,可組織學生交流見聞,交流心得,讓學生在交際中學習語言,運用語言;可鼓勵那些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向學校的廣播站投稿,為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獲得成功的喜悅;還可開展“手抄報”、“演講”等綜合實踐活動,從而達到拓寬學生視野,豐富知識積累的目的。

  5、提高閱讀能力,引導個性閱讀

  閱讀是極具個性化的行為,教師要充分認識自讀自悟對於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極端重要性。只有讓學生直接面對文字,用心讀書,才能獲得個人的理解、體驗和感受。閱讀教學的核心就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還要學生朗朗的讀書聲,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體驗,讀中感悟。

  6、激發寫作興趣,抒發真情實感

  一篇好的文章,真實感情比華麗的辭藻,富麗堂皇的佈局更為重要,離開真情實感這個前提,一切寫作技巧都成了空中樓閣。真實的才能打動自己,寫出來的文筆才流暢,感情才真實。作文教學要多點自由、開放,少一些束縛、限制,使學生在內容、情感上貫徹一個“真”字,在語言、形式上貫徹一個“活”字。總之,寫實的作文一定要讓學生寫身邊的事,說心裡的話,說有童真童趣的話;想象作文則要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寫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7、加強“潛能生”的輔導

  從本次試卷成績看,還有一小部分學生成績非常不理想。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對這些弱勢群體的輔導工作,對這部分學生要有所偏愛,及時給予補缺補漏。因此,教師要從“人本”的角度出發,做好以下工作:堅持“補心”與補課相結合,與學生多溝通,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方法指導;嚴格要求學生,從最基礎的知識抓起;根據學生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努力使每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從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踏著實施新課改的步伐,只要我們每位教師不斷地反思教育教學中的成績與出現的問題,認真學習新理念,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我相信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也就會不斷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