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工作基本知識

  社群工作指以社群組織、社群發展、社群服務為內容的社會工作基本方法。那麼你對社群工作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社群工作的基本概念

  社群工作是指社群工作者的工作。

  社群工作的社會認可度:年薪——新入職的社群工作者目前每月拿到手的只有2000元左右的薪酬,除了保險齊全外***部分地區可能有一些偏差***,沒有任何補貼,也不解決食宿。一般工作人員只是590+740=1330元***有些地區還要低一點***,交了保險之後,只剩一千零點。

  美其名曰3600元的獎金,其實是從平時每月的正常工資里扣除的,到年終即使可以拿全,也不過1200元而已,也就是年終評定不過關的話,還不一定能要拿回本屬於自己的那一部分血汗錢。所謂的3、4萬元只是記者的炒作,只是各方精心編織的一個美麗的謊言。 社群工作還有專幹與群幹之分,專幹是沒有職務年限補貼。

  社群工作者是指在社群黨組織、社群居委會和社群服務站專職從事社群管理和服務、並與街道***鄉鎮***簽訂服務協議的工作人員。《社群工作者管理辦法》規定,社群工作者的工資由基本工資、職務年限補貼、獎金和其他待遇四部分組成。基本工資分三檔,正職每月720元,副職每月640元,一般工作者每月590元。

  職務年限補貼也分每月960元、845元和740元不等。獎金按每人每年3600元的標準核定總額。另外通過國家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獲得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證書的社群工作者自完成登記註冊當月起,每人每月也將增加職業水平補貼80元;獲得助理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證書的社群工作者自完成登記註冊當月起,每人每月將增加職業水平補貼50元。 由此計算,社會工作者的平均年薪可達到3、4萬元左右。

  在社群工作者中,社群黨組織書記、社群居委會主任、社群服務站站長,享受正職待遇;社群黨組織副書記、社群居委會副主任、社群服務站副站長,享受副職待遇;其他工作人員,享受一般工作人員待遇。交叉任職人員“兼職不兼薪,就高不就低。”

  概述

  社群工作是社會工作的一種,也是社會工作的三大傳統方法***個案工作、小組工作和社群工作***之一。它既是一項事業,也是一個專業、一門藝術。社群工作者面對的是整個社群的居民,要求通過專業的技巧和方法對社群事務和人際關係進行有效有序的協調,使社群保持健康的狀態和良性發展。

  因此社群工作者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心和榮譽感,具有務實求真的態度,並有判斷事物的紮實知識基礎和進行組織溝通的技巧。因此,作為社會工作者的一部分的社群工作者也根據社群工作的普遍價值和中國社群工作的實踐,制訂有自己的專業倫理守則。

  社群工作的具體要求

  平民意識

  社群工作專案一般是根據社群居民的需要而確定的,社群工作者要把自己置於社群一員的位置才能體會和理解社群需要,充分尊重每一個社群成員的人格尊嚴和平等權利。社群工作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實現社群參與,增強社群成員對社群事業的關心和介入,幫助他們找到最關鍵的問題,培養人們的自助能力;並通過共同的工作計劃或專案,推動社群發展。

  沒有這種“群眾路線”,社群工作就失去了動力和目標。社群工作者的平民意識從本質上講就是一種民主意識。即使社群工作者具有一種組織者的身份,也要充分重視志願參加和民主合作的精神,促進社群成員或團體的自由發展和自動調適,充分發展各自的潛力。

  知識基礎

  社群工作者的知識結構至少應當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社群工作自身的理論體系和實務模式。社群工作作為社會工作主要方法之一具有一套獨特的工作原則、步驟和方法,社群工作者必須首先了解自己的工作的特殊和特點,掌握基本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巧。

  第二,相關行為科學及社會科學的知識方法。在現代社會工作的專業化過程中,吸收了各種現代科學成果。如果說,從事個案和小組工作更需要掌握一些社會心理學、精神醫學、文化人類學知識的話,社群工作則更需要政治學***如公共行政學***、社會學***如組織社會學***以及經濟學、教育學知識。

  第三,社群背景知識。較全面、深入瞭解一般社群結構、服務事業及公共或私人機構的功能特點,並熟悉社群生活習俗,從而容易適應工作環境,建立積極的社會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