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基礎知識整理

  掌握好每一個知識點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滕王閣序

  王勃的《滕王閣序》,亦名《滕王閣詩序》,駢文名篇。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贛江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公元653年***始建,後閻伯嶼為洪州牧,宴群僚於閣上,王勃省父過此,即席而作。文中鋪敘滕王閣一帶形勢景色和宴會盛況,抒發了作者“無路請纓”之感慨。以下是關於王勃《滕王閣序》賞析,供同學們參考學習。

  寫景、抒情自然融合。此文重點珠描繪滕王閣雄偉壯麗的景象。狀寫宴會高雅而巨集大的氣勢,抒發自己的感慨情懷。文章在交待了“故郡”、“新府”的歷史沿革後。便由閣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環境寫起。“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就坐落在這片吞吐永珍的江南大地上。接著,作者的筆由遠及近,由外景轉而描繪內景。“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舟,下臨無地”、“桂殿蘭宮”、“繡問”、“雛登”。“遙岑甫暢,逸興遺飛”,王勃按捺不住心頭的激動一個“路出名區”的“童子”,“幸承恩於偉餞”,他為自己有機會參加宴會深感榮幸。但面對高官顯耀,不免又有幾分心酸悲槍。他轉而慨嘆自己的“不齊”的“時運”、“多舛”的“命途”。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鬱悶和不平,傾吐自己“有懷投筆”、“請纓”報國的情懷和勇往直前的決心。情由景生,寫景是為著抒情、景、情相互滲透,水乳交融。渾然天成,恰似行雲流水,揮灑自如,自然流暢。

  對比鋪敘,色彩鮮明。作者無論是狀繪洪州勝景、滕閣盛況,還是敘抒人物的遭際情緒,都能洋洋灑灑。展轉生髮,極成功地運用了鋪敘渲染的方法。譬如在說明洪州的“人傑地靈”時。一氣鋪排了十四句,從歷史人物到現實人物、從文臣到武將,不厭其多;寫登臨滕王閣遠望的景象,則沙洲島嶼、山嶺原野、河澤舟舸、宮殿屋舍、眼底之物,一一敘來,不一而足。

  而這種鋪敘,又是在對比之中進行的。這就使文章一波三折,跳躍起伏,迴環往復。“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弦管、纖歌、美酒、佳文、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具,二難並”,這是盛況空前的宴會。相形之下,“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天才淪落,迷茫落拓,又是何等的悲涼。這是人物境遇上的對比。文中還有“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是地域上的對比;“逸興遄飛”與“興盡悲來”,是情緒上的對比;“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慚”,是懷才不遇和喜逢知己的對比。這種色彩強烈的映襯對比,在揭示人物的內心隱憂,烘托文章的主旨中心方面,能產生相反相成、鮮明曉暢的藝術效果。

  對偶工美,用典恰當。全篇中除了“嗟乎”、“嗚乎”、“所賴”、“云爾”等嘆詞、語助詞與“勃”的自我稱謂外,大部分都是四字一語和六字一語的對偶句。這中間有的是單句對,如“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等;有的是複句對,如“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還有的是本句對,如“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中,“襟三江”與“帶五湖”對,“控蠻荊”與“引甌越”對。再如“騰蛟起鳳”、“紫電青霜”、“龍光”、“牛鬥”等也都是本句對。這種對偶句不僅句式工整勻稱,而且錯綜多變,讀來節奏明快,整齊和諧,鏗鏘有力。

  文中多次出現的典故。且都用得恰當貼切,非但沒有冗贅晦澀之感,還使文章顯得富麗典雅,委婉曲折。情意真切。“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竄梁鴻於海曲”,這四個典故連用,隱喻作者命運坎坷、為沛王府修撰而受排斥打擊和因作《檄英王雞》文而被高宗逐出的遭遇,雖心懷憤懣之情,卻含而不露,且無金剛怒目之嫌。“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這兩個典故是隱喻目己不畏險阻、壯心不已的堅強信念。“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等典故。則隱喻自己“長風破浪”的浩氣和積極進取的決心。

  化靜為動,以物擬人。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客觀靜止的事物寫成富有動態之感,這是《滕王閣序》的又一特點。作者善於選詞煉字,活化物態“飛閣流丹”、“層巒聳翠”,只因了“飛”、“流”、“聳”諸字,巍峨的樓閣便騰飛起來,殷殷的丹青竟汩汩流淌,層疊亭臺上的翠色也高高聳出。靜物變成了動物,確有畫龍點睛之妙。而洪州古城,也只因“漂”、“帶”、“控”、“引”,變成了一位裁“三江”為衣襟,摘“五湖”作衣帶,近則制“蠻荊”,遠則接“甌越”的巨人。至於如“星馳”般的“俊採”。“如雲”的“勝友”,更是靈動活現,氣韻不凡。

  :柳毅傳

  李朝威的《柳毅傳》是唐代傳奇小說,收入《太平廣記》419卷,以下是李朝威《柳毅傳》賞析,供同學們參考學習。

  故事發生在唐朝高宗皇帝時期。一位來自湘鄉的書生柳毅,赴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落榜。返鄉時,他取道涇陽想與在那裡的朋友話別。途中他經過一處荒涼無人的郊外,遇見一位姑娘正在孤零零地放羊。這位姑娘容貌非常美麗,但衣裝粗簡,滿臉憔悴,神情格外悽苦。柳想覺得好生蹊蹺,經過詢問,原來這位姑娘是他的鄉親,是洞庭湖龍王的愛女。她遵從父母的安排,遠嫁到這裡,做了涇河龍王的兒媳。然而,丈夫終日尋歡作樂,對妻子薄情寡義。龍女無法忍受這般虐待,不斷訴求抗爭。但公公婆婆袒護兒子,非但對龍女不理不睬,反而百般刁難並役使她在荒郊放牧。面對洞庭萬里迢迢,長天茫茫,龍女欲訴無門,欲哭無淚。她請求柳毅幫她送書信到洞庭家中。柳毅非常同情龍女的不幸遭遇,慨然允諾前往洞庭龍宮。柳毅懷揣書館兼程趕路,來到洞庭湖畔。他按照龍女的指點,找到一棵大桔樹並叩樹三下,果然從碧波間冒出蝦兵蟹將。經他們揭水引路,柳毅進入龍宮,將龍女託書親手轉交給了洞庭龍王,並述說了龍女的悲慘境況。龍王得知女兒受難,非常傷痛。龍王的弟弟錢塘君,是個性情開朗、剛直勇猛、疾惡如仇的人。他一聽說侄女在夫家遭受欺辱,頓時大怒,立刻凌空而去,誅殺了涇河逆龍,救出了龍女,使骨肉重新團聚。

  龍女深深地愛上了見義勇為的柳毅,錢塘君也希望玉成美事。但柳毅是個正直的書生,他當初送信救龍女完全是激於義憤;來到龍宮,面對數不盡的奇珍異寶也不為所動,沒有任何貪財戀色的個人企圖。所以當錢塘君在酒宴後逼婚時,他雖也有愛慕龍女之心,但剋制了私情,曉以人間正義,毅然拒絕。柳毅告別龍宮後,性情溫順善良的龍女面對他的拒絕沒有氣餒。她飽嘗過包辦婚姻帶來的痛苦和折磨,所以不再依從父母又一次為她安排的婚配,依然執著堅定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在柳毅的妻子亡故後,龍女化做民婦來到鰥居孤獨的柳毅身邊,與他結為夫婦,直至他們的孩子出世才道出真情。柳毅被龍女的一片深情所感動,從此而心相印,過著恩愛美滿的生活。

  柳毅與龍女浪漫動人的愛情故事,出自唐朝人李朝威的短篇小說《柳毅傳》。該篇是唐代愛情小說中的上乘之作。雖然故事還沒有脫離六朝小說鬼神志怪的傳統,神怪離奇,但充滿了人間社會的清新氣息,兩人的情操和愛情即使在今天也不無教益,所以民間婦孺皆知。現代劇《龍女牧羊》和《張羽煮海》等也是從本篇脫胎演變而來。我國發行的“民間傳說”系列郵票之四《柳毅傳書》,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選取了“龍女託書”、“傳書洞庭”、“骨肉團聚”和“義重情深”四個場面,既忠實了原作,又突出了以義為重、以情至深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有畫龍點睛之妙。

  “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這是唐代大人李白詠君山的詩句。風景如畫的君山是洞庭湖上的一個小島,在它的龍口和龍舌山尾部至今保留著一口柳毅井。據《巴陵縣誌》記載,井邊原有一棵大桔樹,柳毅當年就是從這裡下水入龍宮的。井最早建於何時已難考證,傳說它很深,曾有人用四兩絲線栓一銅錢試著往下放,線盡而錢尚未著底。在井的周團還有蝦兵蟹將迎接柳毅下湖的浮雕。今天人們來到君山,自然要拜謁斑竹叢中舜帝的妻子湘妃墓,瞻仰一統中國的秦始皇南巡時留在石壁上的“封山印”,還要品嚐一下馳名中外的君山銀針茶,當然也不會忘記去看看柳毅井。往事越千年,洞庭湖濤聲依舊,這對愛侶可是別來無恙?

  :遊褒禪山記

  《遊褒禪山記》是以借遊山探洞為題,闡述治學之道。它是以議論為主、記遊為次,通過記遊進行說理的優秀散文。

  王安石這次遊褒禪山,因未能窮究山洞奇險之景,“不得極夫遊之樂”敗興而歸。然而他在自我引咎追悔、反覆思辯中,深刻地領悟了“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的道理,並由此對治學之道進行深入的思考。

  先敘後議,結構嚴謹自然。文章從介紹褒禪山得名之由落筆,既而簡要地敘述了華山前洞和後洞的概況,然後通過詳細地描寫他們進入幽暗深邃的後洞的經過寫出了作者“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的真切感受,真可謂一語雙關,既是對遊洞實景實情的描寫,也是對全文中心議題的表示。接著,作者又用入洞越深,記遊者越少的事實來強化自己的切身感受,慨嘆自己在“力尚足以入、火尚以明”的情況下,卻隨著人群畏難退縮、半途而廢,乃至追悔莫及的惆悵之情。文章從客觀上的記敘向主觀的議論逐漸自然過渡,記敘和議論緊密結合。上下文一氣呵成,顯得氣勢流暢。

  前呼後應,議論層層相關。文章圍繞著“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這個中心議題逐層展開,文意由敘探洞轉向議治學。作者學習古人求思之深,故“往往有得”的治學精神,認識到在客觀條件許可下,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樹立雄心壯志,才會不避險遠、百折不撓;矢志不渝,勇往直前,最終必定能取得奇偉、瑰怪、不同凡響的成就。只要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即使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也決不會因為遭到他人的譏諷而後悔。文章緊緊扣住“深”“難”“奇”三字,從志向、力量、物質條件三方面,進行遊洞和治學二者間的相互比擬,由實而虛,因事明理;觸類旁通,融敘事與議論為一體。讀者從字裡行間可以感受到作者從消極悔恨到積極反省、從感到不盡興變為有所得的思想情緒的變化。

  在遊山途中,一塊字跡模糊而仆倒在地的碑石,竟引起了王安石極大的興趣,他從碑石上“花山”二字考證出當時人們把“華山”的“華”,讀作“華實”的“華”是錯誤的。並且由此聯想到因為古代文獻資料的不足,在治學過程中,常常出現以訛傳訛的現象,於是他強調指出:治學中應具有“深思而慎取”的態度。作者借殘碑議治學,以小喻大,首尾貫通;不僅加深了文章議論的深度,更表現出作者嚴謹的章法和奇妙的構思。

  這篇遊記語言凝鍊且富有邏輯性,準確而概括地表達了文章曲折深奧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