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習語文

  語文的預習工作,照樣離不開學習方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預習語文的方法,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預習語文的方法:粗讀課文

  瞭解作者資料和作品寫作背景,教師教會學生樹立一種意識,遇到新課首先要查作者、查背景。這些資訊很容易從各種途徑獲得,除了市面上銷售的各種助學書籍外,網際網路也是學生可利用的重要手段。上課時,可以邀請學生參與介紹作者及背景,教師可視學生準備資料完整性,給予適當的補充。以朱自清先生的《春》

  第一課時為例,要蒐集作家、作品的背景材料,蒐集有關描寫春的名詩名句、名

  家名篇,瞭解春的季候特點等等,在內容檢測上基本是貫穿整個課堂。課上一分

  鍾,課下一天功,這些課前準備的充分與否,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速度和效果。預習課文,應對課文有一個大概瞭解。為此就應首先粗讀課文,解決字詞,掃清障礙,弄清課文的主旨,知道課文圍繞什麼而寫,寫了些什麼,線索是什麼,文章好在哪裡。

  預習語文的方法:劃分層次

  在粗讀課文的基礎上,應抓住文體特點,進行層次劃分,瞭解段落大意,知

  道課文先寫什麼,後寫什麼,進而對全文有一個比較詳細的瞭解。在層次劃分的

  時候,還要把握重點,知道文章詳寫的是什麼,略寫的是什麼。比如《背影》作

  者重點寫了父親在南京的逗留卻寫得十分簡略,而這正是為了突出父子之間相愛

  相憐的真摯感情!

  預習語文的方法:對課文重點進行嘗試性分析

  在掌握課文的重點之後,應在教師講解之前,進行嘗試性分析,而不要被動的等待老師講解。通過分析,找出課文是怎樣突出主旨的,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採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或說明方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為什麼用這些方法,從而加深對課文的認識和理解。

  預習語文的方法:解決課後題

  在對全文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充分的預習之後,要嘗試性地解決課後題,以檢查自己在預習過程中,還有哪些不足,以便能及時查漏補缺,同時對不能理解的問題,可以先畫下來,當作自己的難點,以備聽課時認真聽講,當堂解決。

  預習語文的方法:擴充套件、聯想、想象、將課內、課外結合起來

  預習課文,不要只停留在課內,還應結合以前所學的知識,發揮自己的聯想、想象,達到鞏固、運用和開發智力,培養能力的目的。以上預習方法,對中學生的

  預習會起到一定作用。希望同學們在預習時,多思考,多動腦只要認真紮實,就

  一定能夠收到實效,就一定能夠達到預習的目的!

  預習語文的步驟

  一讀:讀的方式很多,有速讀、默讀、朗讀等,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種方式進行,或根據老師要求來選擇。但在這裡,我想強調一下朗讀。時常朗讀很必要,它可以訓練語感,還可以幫助你把握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詩歌、散文、文言文等。讀哪些內容呢?“預習提示”或“閱讀提示”、“自讀提示”,然後帶著“提示”中的問題讀課文。

  二標記:人們常說:“不動筆墨,不讀書。”預習時,心到、眼到、口到還不夠,手也必須到。邊讀邊用筆在文中用符號做圈點批註,把自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記下來。如:用橫線“—”標出生字、生詞;用著重號“…”標出關鍵詞語;用波浪線“~~~”標出重點語句或中心句;用“☆”標示重點語段……具體符號,可根據個人習慣確定,但要相對固定。教給“圈、點、批、注”的預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就是要讓學生學會“站在書上看書”,首先要學會對書圈、點、批、注,把書的感想、想到的問題批、注在書上。宋朝學者朱熹讀書時喜歡用各種彩色筆做記號,初讀時,把有體會的地方用紅筆畫出,再讀時用青筆畫出,以後用黃筆,最後用黑筆,他說這樣可以“漸漸向裡尋到精英處”。做記號的方法對學生也是非常選用的,因此,教師事先可以和學生商量幾種常用的記號,如直線***-***表示比較重要的內容;曲線***~***表示特別重要的內容;重點號***¨***表示關鍵的詞語;問號***?***表示對句子或觀點的質疑等等。

  三查:查工具書,解決生字、生詞,達到積累詞彙的目的;查與課文相關的內容,如作者、作者的其它作品、本文的寫作背景等。查寫作背景可以聯絡所學的歷史知識,這樣不僅幫助你理解了課文,還幫助你溫習了歷史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四質疑:古人云:“學者先要會疑。”預習課文時一定要善於思考:作者在文中寫了什麼、怎樣寫的、為什麼這樣寫。思考中,確定自己理解上的疑難點,這恰恰是你討論的重點。展示課上,通過師生的互動,你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所在,及時補自己的不足。

預習語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