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複習詩詞曲檢測試題及答案

  考試是檢測學習成效的重要手段,孰能生巧,考前一定要多做做練。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語文詩詞曲檢測試題,請考生認真學習。

  高考語文詩詞曲檢測試題和答案辨析:

  1.***2011•青島調研***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塞下曲***其六***

  戎 昱

  北風凋白草,胡馬日駸駸①。夜後戍樓月,秋來邊將心。鐵衣霜露重,戰馬歲年深。自有盧龍塞②,煙塵飛至今。

  【注】 ①駸駸***qīn qīn***:形容馬跑得很快的樣子。②盧龍塞:古地名。

  這首詩刻畫了怎樣的邊將形象?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詩歌的後三聯刻畫了邊將的形象,其中頷聯主要表現思鄉之苦,頸聯主要表現戍邊之苦,而尾聯則可以說是描寫了邊將的內心即對戰爭的抱怨及厭惡。詩人在詩中寄寓的情感是豐富的,既有對邊塞將士的同情,也有對戰爭的厭倦,綜合起來也就是渴望和平的到來。

  答案: 刻畫了一個飽受戍邊、思鄉之苦的邊將形象。頸聯表現了對戰爭給邊塞將士帶來的苦難的同情,尾聯表現了對從古至今接連不斷的戰爭的厭倦,全詩寄寓了詩人渴望和平的美好願望。

  2.***2011•聊城檢測***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瀑 布

  李 忱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簡要分析詩中塑造的“瀑布”這一藝術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涓涓細流不辭辛勞,彙集成一落千丈、雄偉壯觀的瀑布,而後又謝絕溪澗的挽留,繼續向前,流向大海,決心化作洶湧澎湃的波濤。這“瀑布”乃是胸懷大志、不懼艱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志士的化身。

  3.***2011•濰坊期中***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餘思,日暮尚溪亭。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

  獨行穿落葉,閒坐數流螢。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

  詩人運用了哪些反映時間變化的意象來表現其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本題考查對時間意象的把握,從季節的角度看,顯示時間的意象是清秋、落葉;從一天的時間角度看,顯示時間的意象是日暮、月初白、流螢和孤燈。

  答案: 清秋、日暮、月初白、落葉、流螢、孤燈。

  4.***2011•威海模擬***閱讀下面一首清詞,回答後面的問題。

  鵲踏枝  過人家廢園作

  龔自珍

  漠漠春蕪①春不住。藤刺牽衣,礙卻行人路。偏是無情偏解舞,濛濛撲面皆飛絮②。  繡院深沉誰是主?一朵孤花,牆角明如許。莫怨無人來折取,花開不合陽春暮③。

  【注】 ①漠漠春蕪:茫茫一片春草。②此句用宋朝晏殊《踏莎行》“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的詞意。③此二句用唐朝杜秋娘《金縷衣》“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詩意。

  這首詞中“孤花”是怎樣的一個形象?請作簡要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孤花”是詞人自己的人格寫照,在滿院荒蕪之中,一朵明豔、絢爛、寂寞、充滿生機的“孤花”與四周的沉悶蕪雜形成強烈的對照。那正是詞人自己的生機、絢爛、寂寞與“陽春暮”時的沉悶蕪雜的對應。這為我們刻畫了一個超然世外、高標獨立、不合時宜者的形象。

  5.***2011•菏澤統考***閱讀下面的兩首元曲,然後回答問題。

  [商調]梧葉兒  嘲謊人

  無名氏

  東村裡雞生鳳,南莊上馬變牛。六月裡裹皮裘。瓦壟上宜栽樹,陽溝①裡好駕舟。甕來的大肉饅頭,俺家的茄子大如鬥。

  [正宮]醉太平 譏貪小利者

  無名氏

  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鵪鶉嗉②裡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③脂油。虧老先生下手!

  【注】 ①陽溝:屋簷下流水的明溝。②嗉:鳥類食管後段暫藏食物的膨大部分,狀如袋子。③刳***kū***:剔,挖。

  這兩首小令各自用什麼手法塑造了一個什麼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嘲謊人》主要是用自我表演的方法塑造了一個愛吹牛撒謊的可笑人物形象。

  《譏貪小利者》主要是用誇張的手法塑造了一個貪小利者的可恥形象。

  6.***2011•臨沂統考***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陳子昂

  蘭若①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②冒紫莖。遲遲白日晚,嫋嫋秋風生。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注】 ①蘭若:香蘭和杜若。這是《楚辭》裡面屈原最讚美的兩種花。②蕤***ruí***:花草下垂的樣子。

  請簡析詩人在詩中所詠之物的特點以及由此抒發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這首詩所詠之物是香蘭和杜若,它生長於春夏,凋零於秋天,花紅葉綠莖紫,幽雅清秀,獨具風采。這首詩主要運用了託物言志的手法,詩人以香蘭、杜若自喻,表面上以其“幽獨空林色”著力讚美蘭若壓倒群芳的風姿,實則是藉此比喻自己出眾的才華。通過“白日晚”“秋風生”“盡搖落”等語句借寫蘭若芳華盡失最終枯萎凋謝的變化,悲嘆自己的年華流逝、理想破滅。

  7.***2011•濟寧模擬***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竹裡館

  ***唐***王 維

  獨坐幽篁①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詠 竹

  ***樑***劉孝先

  竹生荒野外,捎雲聳百尋。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恥染湘妃②淚,羞入上宮③琴。誰能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注】 ①篁:竹子。②湘妃:古代舜的二妃,娥皇和女英。傳說湘妃淚灑竹上,成為斑竹。③上宮:宮殿名。

  請分別說明“竹”這一藝術形象在兩詩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王詩中的竹與夜色、明月一起,形成幽深靜謐的氛圍,烘托詩中撫琴者特立獨行、自在放曠的形象,表現詩人醉心美好自然、厭棄紛雜俗世的志趣;劉詩中的竹象徵正直清高、安貧樂道、不慕富貴的人格,表現詩人對這種品格的持守或崇尚。

  8.***2011•濟南外國語檢測***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西 樓

  曾 鞏

  海浪如雲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朱樓四面鉤疏箔①,臥看千山急雨來。

  【注】 ①鉤疏箔:把簾子掛起。

  這首詩描寫了什麼景象?詩的前兩句從什麼角度來渲染這種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的壯美景象。詩的第一、二句分別從視覺與聽覺兩個方面寫浪卷、雲湧、風吹、雷鳴,渲染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雄偉氣勢。

  9.***2011•煙臺一中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後面的問題。

  題李世南①畫扇

  蔡 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澗,秋風瑟瑟細吹林。逢人抱甕③知村近,隔塢④聞鍾覺寺深。

  【注】 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畫家,擅畫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啟,丹陽***今屬江蘇***人。曾任吏部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③甕:這裡指水甕。④塢:地勢周圍高而中央凹的地方,這裡指山塢。

  請簡單描述一下李世南畫的扇面中應有的景物。這樣一幅畫面呈現出什麼樣的氣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鑑賞古代詩歌形象的能力。本題有兩問,回答第一問時應結合詩句內容進行描述,而不能只是簡單地把景物羅列出來;回答第二問應在第一問景物描述的基礎上,抓住詩句中的關鍵字眼,如“潺潺”“瑟瑟”“平”“細”等細細地品味並概括景物特點。

  答案: 畫面大概是:有條小溪從兩山之間流出,樹林裡樹葉飄落,一個人抱著甕在路上***或在溪邊***,山谷那邊隱約露出寺廟。畫面中應有小溪、山***山塢***、樹林***落葉***、人、甕、寺廟等六種景物。這幅畫面呈現出的是鄉村野外恬靜、安詳的氣氛。

  10.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寒閨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靜,真珠簾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燈底裁縫剪刀冷。

  【注】 唐代府兵制度規定,兵士自備甲仗、糧食和衣裝,存入官庫,行軍時領取備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損,就要由家中寄去補充更換,特別是需要禦寒的棉衣。

  ***1***細讀此詩,談談詩中所刻畫的閨中女子心有何“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表達技巧上看,此詩後兩句妙在哪裡?請簡要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天寒歲暮,征夫不歸,內心思念、寂寞孤獨。②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慮。

  ***2***①女子燈下裁衣,忽感剪刀冰冷,連手也覺得涼了。②詩人於此不直接寫出主人公內心的淒涼之意,而捕捉這一絲細膩的心理感受,表達女子內心之“怨”,雖簡實豐,含蓄蘊藉,餘味無窮。***答“手先知”為擬人也可***

看過"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