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體育教師的教學技巧有哪些

  體育教師的教學技巧是指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依據教學理論,運用專業知識及教學經驗,促進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技能的一系列教學行為方式。體育教師的教學技巧應包括匯入、講解、動作示範、教學組織、人體語言、診斷糾正錯誤、結束、教學設計等基本技巧。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體育教師的教學技巧,希望對你有幫助。

  體育教師的教學技巧

  一、匯入技巧

  匯入技巧是指體育教師在一個新的教學內容或上課開始時,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行為方式。其作用在於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的、要求,使學生在學習新課的一開始就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境界,為整個教學過程創造良好的開端。體育教學沒有固定的形式,一堂課如何開頭也沒有固定的方法,但體育教學多采用以下幾種匯入形式:

  1.直接匯入。這是體育教學中常用的一種匯入方式。即上課後,教師開門見山地宣佈課的教學內容、教學任務和基本要求,讓學生直接進入學習狀態。

  2.示範或直觀演示匯入。教師首先讓學生觀察教師做示範或技術動作掛圖,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從學生的觀察中及時恰如其分地提出問題,為授課內容做好準備。

  3.提問式匯入。教師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掌握的體育知識或技術動作的情況,先向學生提出有關問題,通過提問或回答匯入新課。

  匯入是整個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它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和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必須掌握匯入的基本技巧。

  二、講解技巧

  講解技巧是指體育教師利用語言引導學生理解動作,形成概念,掌握要領的教學行為。教師要提高講解技巧,就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講解準備要充分,要認真分析講解的內容,明確講解的重點和關鍵,講解重點和難點時要加以提示或停頓;第二,講解過程要條理清楚、邏輯嚴密、結構完整、層次分明;第三,講解針對性要強,要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興趣、認識能力進行講解;第四,注意語言技巧的運用,如語速適當、語音清晰、語言簡練、生動有趣、語調親切、抑揚動聽、音量適中、富有變化;第五,注意講解與示範技巧合理配合;第六,注意人體語言機能的運用,以引起學生注意,並提高記憶效果。

  三、動作示範技巧

  教師要提高動作示範的質量,提高動作示範技巧,使其起到積極的教學效果,就一定要注意以下問題:首先,動作示範要正確、規範、優美,通過示範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其次,示範動作的目的要明確,重點突出,要讓學生明確示範的是什麼,如何觀察、怎樣觀察;第三,示範的時機要適當,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學習情況選擇適當的示範時機,充分發揮動作示範的直觀作用;第四,示範的位置和距離要便於學生觀察,教師要根據所授技術動作結構,選擇適當的示範位置和距離,或是面對學生,或是側對學生;第五,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動作的難易程度,注意示範動作的速度和節奏;第六,示範與講解要統一,教師在示範的同時進行必要的講解,使學生視聽結合地接受知識,對於提高他們的觀察力和理解力有重要作用。

  四、教學組織技巧

  體育教師要熟練地掌握教學組織技巧,提高教學組織能力,就必須注意以下問題:首先,教師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學常規。教學常規是為了保障體育課正常進行,對師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其次,教師要熟練掌握口令技巧。第三,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場地器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分組教學;第四,分組教學時,教師應把主要力量放在新授教材的小組,適當照顧複習舊教材的小組,安排教材轉換順序時,應照顧體弱組和女子組;第五,教師要選政治思想好,又有一定體育基礎和組織能力的學生擔任組長,讓他在課中起到助手作用。

  五、人體語言技巧

  人體語言指人的動作、姿勢、表情、舉止等,它是一種非文字元號的通訊手段。體育教學中常用的人體語言型別有以下幾種:

  1.身體的移動或位置的變化。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經常移動自己的身體或變換自己的位置,以便及時觀察學生練習的情況。

  2.肢體區域性動作變化。教師要經常運用手、臂、頭、腿等區域性動作,引起學生注意,提示、評價動作,組織教學,演示動作等。

  3.面部表情。課堂上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是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良好智力環境的重要因素,在情感交流中眼神的交流很重要,只要注視對方的眼睛,彼此的溝通就會建立起來。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默契,應用60%-70%的時間注視學生,這會使學生喜歡聽你講話。

  六、診斷糾正錯誤技巧

  診斷糾正錯誤技巧是指體育教師根據學生掌握的基本技術情況,及時發現問題,指出不足,進行評價,提出糾正方法,使學生儘快掌握正確技術的行為方式。

  教師要提高診斷糾正錯誤的技巧,就應注意以下問題:首先,教師要有正確的動作概念,正確的動作標準,熟悉動作過程和動作結構,知道技術重點和難點;其次,教師要診斷及時、確切,糾正手段得當,要綜合分析學生產生錯誤動作的原因;第三,要善於觀察,注意觀察的位置、觀察的時機、觀察的部位;第四,要提高自己的表象再現能力和邏輯分析歸納能力。

  七、結束技巧

  結束技巧是指體育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或活動時,使學生身體機能逐漸過渡為正常狀態,並對授課內容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所學知識形成系統所採用的一系列行為方式。體育課如何結束,主要取決於教學內容、學生練習方式和運動負荷等,一般常採用以下結束型別:

  1.調整呼吸、恢復機能。如授課內容是發展學生速度素質或耐力素質,學生機體負荷量大,課結束時一定要調整呼吸,使心肺機能儘快恢復正常。

  2.放鬆肢體、按摩肌肉。當授課內容是發展力量素質,學生肌肉較疲勞時,課結束時要採用按摩等手段恢復肌肉疲勞。

  3.通過遊戲、調節身心。當課的運動負荷較大時,教師可通過遊戲來調節學生的疲勞狀態,使學生緊張的心情逐漸放鬆恢復正常。

  4.簡短回憶、提示重點。對整個教學內容進行簡單回顧,整理學生認識的思想,同時指出內容重點、難點,進行鞏固和強化。

  教師在設計和應用結束技巧時應注意以下問題:首先,課的結束型別應根據授課內容或學生的練習內容來定;其次,課的小結要緊扣教學內容的目的、重點,採用恰當的方式;第三,歸納總結要簡明扼要,便於記憶;第四,結束的時間要掌握緊湊;第五,結束時課堂氣氛逐漸由活動或活躍轉向平靜。

  八、教學設計技巧

  教學設計技巧是指體育教師經過分析和研究,對每次教學進行構思並確定最佳教學方案的能力。教學設計是教師對課堂教學從巨集觀規劃到微觀實施的構思過程,它不僅決定著課的組織形式,影響著課的質量,而且是教師教學能力綜合素質的表現。體育課堂設計的內容包括多個方面,首先,是明確教學目標,即明確學生學習什麼,甚至明確到單位時間內的目標;其次,是明確為實現這一目標所應採取的教學策略,即為達到預期目標,打算如何進行教學,如何恰當地組織教材和選擇教學方法和場地器材的佈置,課的密度與運動負荷的預計;最後,是為執行這一策略所應採取的具體措施,包括課的組織、講解時機、示範的位置、易出現什麼錯誤,怎樣糾正等等。體育課教學設計常採用兩種型別。

  1.經驗型教學設計。教師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知識水平和教學條件等來設計教學過程,這是一種傳統的教學設計方法,這種設計方法不僅受到教師本身經驗和知識水平的限制,而且要使之達到完善需要長期的工作經驗的積累。

  2.教學過程結構的設計。教師根據體育課的過程結構和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行為等情況進行教學設計。它包括教師主導活動的設計,學生的參與活動設計,教學方法手段的設計,場地、器材運用的設計,運動負荷和課的密度的設計等。

  教學設計是搞好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教師要構思設想出體育教學的最佳方案,並經過教學實踐達到預期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積極動腦思考,對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材、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學手段的運用等等都要經過嚴密的謀略策劃,最終使教學方案達到系統化,最優化。

  體育教學方法的分類:

  一、以語言傳遞資訊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講解法、問答法和討論法。

  運用以語言傳遞資訊為主的方法時要遵循以下幾點基本要求:

  ***1***科學地組織教學內容。學生的知識來自於教材知識結構,教師用語言的方法使學生掌握知識,並發展他們運動能力,最為重要的是要對教學內容進行一番必要的加工,包括使教學內容具有邏輯意義和把處於靜止狀態的知識資訊變為輸出狀態的資訊。因此,體育教師要在課前認真鑽研教材,重新組織教學內容,做到系統性強、概念明確、條理清楚、重點突出、難易適度等。

  ***2***教師的語言要清晰、簡練、準確、生動,並富有感染力。這要求教師有很好的語言素養和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後天訓練的因素。在體育教學中要求教師“精講多練”,這就更要求體育教師善於用清晰、簡練、準確、生動的語言來表達教學內容。在教學中語言還要有啟發性和感染力,在體育教學中就更是如此。體育教師還要注意語言表達時的舉止與神態,善於利用無聲的語言。

  ***3***要多用設問和解疑。無論是體育教學中的講解還是指導,都需要有一些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最好是用“問題串”來串聯,以組織和引導學生解決疑難,使學生思維活動不斷處於積極狀態。體育教師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和教材內容的特點,精心設計富有啟發性和思考價值的問題。

  但要注意:①問題要符合學生知識與能力水平,難易適度;②問題要明確具體;③要善於鼓勵和引導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④要敏感地抓住學生認識中模糊不清的地方或錯誤之處,及時地加以糾正。

  ***4***結合黑板、掛圖等進行講授和討論。這種方法會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提高講解和討論的質量,應該予以重視並加強對教學掛圖和板書內容的開發。

  2、以直接感知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動作示範法、演示法、糾正動作錯誤與幫助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