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七課重點知識歸納

  在高二思想政治課新課程《生活與哲學》***必修4***教材中,第三單元第七課 唯物辯證法的聯絡觀處於重要的地位,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七課重點知識

  一、世界是普遍聯絡的

  1、聯絡的含義:所謂聯絡,就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

  2、聯絡的普遍性

  ***1***原理: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絡。任何事物都處在聯絡之中。

  ②每一事物內部各個部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絡的。

  ③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絡的有機整體,其中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注意】並非任意兩個事物都是有聯絡的,聯絡是具體、有條件的。

  ***2***方法論:這要求我們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反對用孤立的觀點。

  3、聯絡的客觀性:

  ***1***原理:聯絡是客觀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2***方法論:

  ①聯絡的客觀性要求我們從事物固有聯絡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

  ②聯絡是客觀的,並不意味著人對事物的聯絡無能為力。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聯絡,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絡,建立新的聯絡。

  4、聯絡的多樣性

  ***1***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絡也是多種多樣的。把握聯絡的多樣性,對於我們正確認識事物具有重要意義。

  ***2***方法論:聯絡的多樣性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二、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

  1、堅持整體和部分的統一

  ***1*** 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係:

  區別:

  ①含義不同。整體是事物的全域性和發展的全過程,從數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區域性和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數量上看它是多。

  ②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體居於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於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於整體。

  聯絡:整體和部分又是相互聯絡、密不可分的。

  ①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到部分。

  ***2***方法論:

  ①我們應當樹立全域性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域性,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於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同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區域性,用區域性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注意】整體和部分的功能不同。

  ①整體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

  ②當部分以有序、優化的結構構成整體時,整體的功能會大於各部分功能之和。

  ③當部分以無序、欠佳的結構構成整體時,整體的功能會小於各部分功能的之和。

  2、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

  ***1***系統的含義和基本特徵:

  ①含義:系統是由相互聯絡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

  ②基本特徵: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2***掌握系統優化方法的要求

  ①內容:要著眼於事物的整體性,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注重系統內部的結構的優化趨向。

  ②要求:用綜合的思維方法來認識事物。既要著眼於事物的整體,從整體出發認識事物和系統,又要把事物和系統的各個部分、各個要素聯絡起來進行考察,統籌考慮,優化組合,最終形成關於這一事物的完整準確的認識。

  【注意】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和要素的關係。但整體和部分與系統和要素並不完全一樣。

  高二政治必修四同步練習

  1.中國古代有許多充滿哲學智慧的寓言故事,如“白馬非馬”、“田忌賽馬”、“刻舟求劍”等,這些寓言故事說明,哲學的智慧***  ***

  A.產生於寓言故事

  B.產生於哲學家充滿智慧的頭腦

  C.源於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D.源於古典文獻的流傳

  2.恩格斯說:“人們遠在知道什麼是辯證法以前,就已經辯證地思考了。”這說明***  ***

  A.辯證法是本來就客觀存在的

  B.哲學思想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

  D.哲學就是辯證法

  3.人們面對人口、資源、環境之間日益加劇的矛盾進行的思考,不可迴避地觸及具有哲學性質的問題。這說明***  ***

  A.哲學的智慧是人努力想象出來的

  B.哲學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實踐中產生的

  C.實踐的發展是為了適應哲學的需要

  D.哲學的任務就是回答人們的思考

  4.哲學與我們生活之間的關係是***  ***

  ①哲學與我們的生活關係不大 ②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學 ③人人都懂哲學 ④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哲學在其本質上並非“概念哲學”或“意識哲學”,而應成為“實踐哲學”或“生活哲學”。這表明***  ***

  A.哲學是一門使人聰明的學問

  B.哲學是高高地懸浮於空中的思想樓閣

  C.哲學的任務在於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D.哲學是生活的基礎

  6.純粹思辨的哲學體系就像不接“地氣”的空中樓閣,是難以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這告訴我們***  ***

  A.哲學源於實踐,離不開實踐

  B.脫離實踐的哲學是可以存在的

  C.哲學給人智慧、使人聰明

  D.哲學是幫助人們思維的科學

  7.人生在平淡中尋找幸福,在細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獨中守望幸福,在遺忘中懷念幸福。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學的指引,這是因為***  ***

  A.哲學是使人聰明、給人智慧的一門科學

  B.哲學是哲學家對自己實踐活動的科學總結

  C.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D.真正的哲學就是生活本身

  8.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學者以繁榮和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為己任,在西方哲學史研究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改革開放為我國西方哲學史研究事業帶來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上述材料表明***  ***

  A.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B.哲學的發展和繁榮離不開人類的實踐活動

  C.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D.哲學的任務在於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9.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人認為只有能夠為人們帶來經濟利益的學問才是真正的學問,哲學則是一種大而無用的學問。這種觀點***  ***

  ①沒有看到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②看到了哲學本身存在的侷限性 ③沒有認識到哲學一定能為人們帶來經濟利益 ④忽視了哲學對社會實踐的指導作用

  A.①②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10.2012年7月,相約倫敦奧運。面對有限資源和無限開發的矛盾,奧運正在尋找確定新的價值取向,《奧林匹克憲章》稱,奧運會是一種“生活的哲學”。這說明***  ***

  A.哲學是一種智慧,是美好生活的嚮導

  B.哲學產生於奧運的價值取向

  C.哲學是我們生活中的疑問

  D.哲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來源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