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重要知識點複習

  高中地理複習,更應該學會先分類,再背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乾旱

  ⑴溫帶沙漠-----塔克拉瑪干***卡拉庫姆***沙漠形成的原因:深居大陸內部,遠離海洋,降水稀少,蒸發旺盛;

  變式: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亞沙漠的成因:地處溫帶,盛行西風,在安第斯山脈的東側,處於背風坡,降水稀少。

  ⑵熱帶沙漠-----撒哈拉***維多利亞***沙漠沙漠形成的原因:①常年受到副高和信風帶的影響;②大西洋沿岸受加那利寒流的影響,由北往南影響沿岸,大氣穩定。③地中海受相對氣壓影響,冬季為相對低壓,氣壓在此輻合,熱帶大陸性氣團影響地中海,夏季地中海為相對高壓,下沉氣流強盛,使地中海沿岸氣流下沉,加深撒哈拉沙漠氣候的乾燥。④紅海為狹窄水體,東北為阿拉伯沙漠區,東北信風吹來乾燥氣流,處於副熱帶海區,高溫高鹽,大氣穩定。⑤南部的副高可達18??N.

  變式:南亞塔爾沙漠的成因:

  ①塔爾沙漠在夏季形成熱低壓,但高空上受副高控制,下沉氣流盛行,形成高低壓疊置,使得低壓氣流不能進一步上升,而成雲致雨。②西南氣流自阿拉伯和非洲吹來,較乾燥。

  ③西南季風不易到達,

  ④人類活動歷史悠久,原始植被遭到破壞,地面缺乏植被保護。

  ⑶智利沙漠南北狹長的原因:

  ①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熱帶沙漠氣候難以向東擴充套件;

  ②受祕魯寒流影響,使熱帶沙漠氣候向北延伸;

  ⑷東非高原熱帶草原氣候形成的原因:地勢較高,氣溫低,對流弱,降水少,不具備形成熱帶雨林氣候的條件。

  ⑸華北春旱原因: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雨帶未到,降水稀少;農業需水量大。

  ⑹東北無春旱的原因:緯度較高,氣溫較低,蒸發較弱;春季有積雪融水。

  ⑺華北地區缺水問題:

  產生原因:

  ①自然原因:溫帶季風氣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徑流量小;降水變率大;春季蒸發旺盛。

  ②人為原因: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水汙染嚴重;浪費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種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

  ①南水北調;

  ②修建水庫;

  ③控制人口數量,提高素質;

  ④減少水汙染;減少浪費,提高利用率;

  ⑤限制高耗水工業的發展;

  ⑥發展節水農業,採用滴灌、噴灌技術,提高利用率;⑦實行水價調節,樹立節水意識;⑧海水淡化等。

  ⑻死***鹹***海面積縮小的原因:

  ①地處熱帶沙漠氣候區***深居內陸***,降水稀少,蒸發旺盛;下滲多***自然原因***

  ②工農業引用約旦河水***棉田面積擴大,引阿姆河、錫爾河灌溉***,使匯入死***鹹***海的河流徑流量減少。***社會經濟原因***

  ⑼江淮伏旱的原因:鋒面雨帶北移,降水減少;單一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多晴朗乾燥天氣。

  ***二***

  南方地區自然地理特徵

  ***一***位置和範圍

  1.位置:主體部分位於20°N-32°N和100°E-120°E之間;其相對位置位於青藏高原***橫斷山脈***以東,東至東海;南海以北,北至秦嶺、淮河一線。

  2.範圍:長江中下游地區、南部沿海地區和西南地區;包括省級行政區瓊、港、澳、臺、粵、桂、雲***滇***湘、鄂、贛、浙、滬、閩的全部和川、皖、蘇、豫、陝、甘的部分。

  ***二***地形和土壤

  1.地形特徵: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分佈;地勢東西差異大,主要位於第二、三級階梯;東部平原、丘陵面積廣大,西部以高原、盆地為主。

  2.主要地形區:長江中下游平原***我國地勢最低的平原***江南丘陵***我國最大的丘陵***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國”之稱***雲貴高原***地表崎嶇不平,喀斯特地貌廣佈***和橫斷山脈。

  3.土壤:以紅壤為主***酸性較強、貧瘠***,平原地區還有水稻土和紫色土。

  ***三***氣候和植被

  1.氣候:以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溼潤***。常出現颱風、風暴潮、伏旱和洪澇等自然災害。

  2.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南部沿海地區有小部分季雨林。

  ***四***河流和湖泊

  1.河流:長江、贛江、湘江、岷江、淮河、京杭運河、珠江、錢塘江等

  2.湖泊:鄱陽湖***中國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巢湖、太湖、日月潭等

  ***五***資源

  1.礦產資源:有色金屬礦產豐富,如:攀枝花鐵礦***煤礦***箇舊錫礦、平果鋁土礦、大餘鎢礦、銅仁汞礦、大冶鐵礦、德興銅礦等

  2.水資源和水能資源:淡水資源豐富;水能資源豐富,水電站較多,如:長江中上游地區的二灘、龔嘴、三峽、葛洲壩、安康等;珠江水系上游也有較多水電站。

  3.化學資源:鶯歌海鹽場***海南***布袋鹽場***臺灣、東南鹽倉***。

  ***三***

  1、晨昏線的結構特徵和判定

  ***1***晨昏線的特徵:晨昏線是一個過地心的大圓,它平分地球,平分赤道,與太陽光線永遠垂直。晨昏線上的太陽高度角是0°。如圖1所示:

  ***2***晨昏線的區分:

  在日照圖上,晨線與昏線的區分判斷方法有:

  ①根據晝、夜半球判斷:位於晝半球西邊緣與夜半球的分界線為晨線,反之為昏線。

  ②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判斷: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晝半球過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線是昏線,昏線上的各點為日落***黃昏***;由夜半球過渡到晝半球的分界線是晨線,晨線上的各點為日出***黎明***。如上圖1中的弧線AB為晨線。

  一般地,在地球側檢視上,晨昏線只表現為晨線或昏線***如圖1***;在俯檢視上,我們所看到的晨昏線是一半晨線和一半昏線。如圖2中弧線AM為昏線,弧線BM為晨線。在有的圖中,還要根據具體要求先判斷晝夜狀況,再判斷圖中的晨昏線是晨線還是昏線。

  2、晨昏線的運動特徵

  由於地球每小時自西向東自轉15°,因此晨昏線不停地由東向西每小時移動15°。由於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且晨昏線始終與太陽光線垂直,因此晨昏線以極點為中心,以一個迴歸年為週期,在極點和極圈之間來回擺動,其移動幅度為46°52′。

  ***1***側檢視中晨昏線的運動過程

  如圖1中,弧線AB為晨昏線,虛線為迴歸線和極圈,陰影部分為黑夜。

  ***2***俯檢視中晨昏線的運動過程

  如上圖2中,弧線AB為晨昏線,虛線為北極圈,大圓為赤道,陰影部分為黑夜。

  ***3***晨昏線的相對運動方向

  由於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因而晨昏線的相對運動方向是由東向西。故向東走人們會感到晝夜更替的週期短於一個太陽日;反之,向西走則大於一個太陽日。

  3、晨昏線與經線、緯線的關係

  一般地,在春、秋分日時,晨昏線與經線重合,即晨昏線要過南北極點。其餘任何時候,晨昏線都與經線斜交***即晨昏線不經過南北極點***,其夾角範圍為0~23°26′。在二至日時,其夾角最大,為23°26′。當晨昏線與經線相交時,其夾角與此時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緯度值相等。

  在春、秋分日,晨昏線與經線重合,故晨昏線與緯線垂直。其餘任何時候,晨昏線都與緯線斜交,但是總可以找到兩條與之相切的緯線,它們分別是剛好出現極晝、極夜的兩條緯線。如6月22日,太陽直射23°26′N,故晨昏線與經線成23°26′的夾角,與66°34′N、66°34′S相切。

  4、晨昏線在解析地球運動問題中的應用

  ***1***確定地球的自轉方向:如右圖3中二至日的晝夜分佈狀況***陰影部分為黑夜***,若弧線AB為昏線,則地球呈逆時針方向自轉,中心為北極點;若AB為昏線,則地球呈順時針方向自轉,中心為南極點。

  ***2***確定東西經度:以0°經線為起點,順地球自轉方向經度數增大的為東經度,反之則為西經度。